江孜:白居寺 白居塔(西藏新疆自驾游之十一)

标签:
江孜宗山城堡白居寺十万佛塔年楚河 |
分类: 旅游 |
在江孜,旅行的人必去的地方大致有两个,一是宗山上的江孜城堡,一是宗山下的白居寺。未来过西藏的人知道江孜大概更多的还是江孜城堡——因为有部好看的夹杂着爱情的血淋淋的电影《红河谷》——讲了20世纪初英国远征军进犯雪域在江孜遇阻,江孜军民依城堡抗争至最后一个人,英军胜利后长驱直入、直捣拉萨。老葫芦以为,其实这段历史是藏人的耻辱史,就象满汉人的甲午海战——很悲壮,但是败了。为什么不让藏人、让汉人、让所有来西藏的人知道些藏民族是如何逼迫大唐的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尼泊尔的尺尊公主、大理国的什么公主嫁给藏王;藏民族是如何把党项人逐出高原;藏民族为何能兵至长安以及藏民族又是如何摆脱历史上曾经强大的尼泊尔人统治呢……如果让江孜城堡那段抗英失败的历史,让《红河谷》成为江孜的名片——就像把被洋人烧毁的圆明园弄成北京的名片,那岂不是江孜人的悲哀。
江孜为藏语音译,有“胜利顶峰;至高无上的王宫……”等意。江孜地处喜马拉雅山和冈底斯山之间,发源于喜马拉雅山汇入雅鲁藏布江的年楚河从境内流过。这里东至山南、拉萨,南达亚东,西接日喀则,一直以来都是连接前、后藏的交通枢纽。江孜平均海拔在四千米左右。这里是西藏主要粮食产地之一,有西藏粮仓之称。在来江孜的夜行路上,我们看到的满拉水电站据说是全藏最大的水电站。
在江孜的楚古酒店美美的睡了一觉,也算犒劳了有些疲乏的身体,如今的四千米海拔对我们来说早已是非常安全的高度了。
早上九点,高原小城开始从寂静中走出,一些人慢悠悠的在街上走着,像是去上班,还有些人在路边的小餐馆中开始吃早点。佩服四川人,他们把麻辣的川味送到了全中国的每一个角落,当然也送到了江孜。不可思议的是似乎每一个角落又都适应了麻辣的川味,在从楚古酒店到白居寺的几百米路上就有好几家川味馆子呢。
我们几人出奇的一致:不登宗山,直奔白居寺。我心里甚至在歪歪的想:倘若不是我早就喊着来江孜要去白居寺,大师们会不会睡醒后直奔日喀则了呢?呵呵!
建于十五世纪初的白居寺在藏传佛教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和影响,那时各教派分庭抗礼,但力量又比较均衡,白居寺居然把各教派很好的捏合在了一起。在寺内各教派有自己的扎仓,措钦大殿共用。在措钦大殿的二层是拉基大殿,各教派共同商讨寺院大事的会议即在此举行(是议会吗?)。因要满足各教派的需求,所以在白居寺的措钦大殿供奉的佛像便也有了不同于其他寺院的特点。三层,又是一些不同的佛殿。
登上白居寺措钦大殿——这座有五百余年历史的三层明代建筑顶层屋面,几百米外记录着江孜人抗英历史的宗山古堡清晰可见,近处白居寺的围墙以及高大的晒佛台更是一览无余,而令人震撼的白居塔就在眼前。
白居寺内措钦大殿旁的白居塔,塔高三十二米,分九层。此塔奇在他居然包容着七十七间小佛殿(堂),每间大小不一的佛堂里供奉着各式各样的佛像,像个造像博物馆,一些佛堂内还有精美的壁画。因此,白居寺便有了“十万佛塔”的美誉。而其在中国建筑史上独一无二的地位,更有了“塔王”之称号。朝拜白居塔,进塔后可盘旋着到达顶层,有趣的是塔的楼梯却不那么明显,有些时候需仔细辨认,因为你不知道那时你是在上楼还是又进了一个佛殿……
正午,我和老秦几乎同时再次来到措钦大殿前,老师早了几步,可遍寻不见鱼鲸,来到寺外停车场,见她在车旁愠怒。原来进寺时,我先去了措钦大殿礼佛看壁画,他们三人去了白居塔,然而在迷宫般的“十万佛塔”中他们却走散了。在塔中,他们各自观赏拍照自己喜欢的东西,老秦甚至与一个佛殿的壁画和绚丽的门头“叫上了劲”。鱼鲸按照我们事前的约定一个半小时后走出寺院,可我们走出寺院时,白居寺的庙门和远处的宗山古堡已经让她足足盯望了一个半小时,怪不得呢……
离开江孜城,驱车向西北方向百公里外的日喀则。笔直的公路,行道树整齐的排列在两侧。走出很远,还可看到江孜城宗山上的城堡。平坦的年楚河谷地上满是金黄的青稞,显然已到了收获的季节,一些人在田间享受着这片富庶的土地带给他们的果实和喜悦。经过村庄时,还能看到阳光大棚,我想里面一定生长着各种各样的蔬菜。高原上的人们如能解决蔬菜种植的问题,而不再需要从内地运来,那他们的生活一定会有很好的改善。祝福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