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德望:农巴南山 农沙帕山(柬埔寨自由行之十五)

标签:
马德望省农巴南山农沙帕山地球人 |
分类: 旅游 |
Phnom Banan Temple(中文称农巴南山寺):位于马德望市区南28公里处。
这里是座寺庙山。爬过358级陡峭的台阶,在山顶看到五座快要倒塌的塔时,让我想起了吴哥窟。有人说,吴哥窟建造的灵感就来源于此。中心塔内供奉着新造的佛像,几棵树围绕在塔的四周,一株巨大的仙人掌在中心塔的左侧,右侧一座塔前的两棵树间挂着两个吊床,上面一块塑料布挡着风雨,一对看庙的老人躺在吊床上,看到有人来时会起身微笑着和游客打招呼。
用砂岩堆起的五座塔很残破,我看随时都有可能倒塌,塔身上的雕刻也已残缺不全。
如果你喜欢安静的看庙,那么在这里你不用担心谁会影响到你;如果你喜欢摄影喜欢品味柬埔寨富庶的平原,那么这里一定也是个好地方,放眼望去,柬埔寨“粮仓”清幽的美景一览无余。在山顶还可以清楚地看到我的下一个目的地——农沙帕山。
Phnom Sampeau (农沙帕山):马德望市区西南12公里处。从远处的稻田中望去,山顶峭壁之上金色的庙塔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来到山脚下的小村庄,稍事休整,拾级而上,宗教气氛渐渐浓起来。及至山顶,看到几座近几年由海外柬埔寨人捐款修建的庙宇。那金碧辉煌的庙宇,高耸的尖顶插入天空,很壮观、漂亮。
从农巴南山到农沙帕山要穿过一条近十公里长坑洼不平的乡间土路,。蓝天白云下,大片平整的稻田一望无际。不时出现的小村庄家家户户的吊脚楼旁,椰子树香蕉树上挂满果实,水牛拴在木桩上啃吃着青草,大人们忙碌着手中的活计,孩子们则撒着欢儿的到处跑着。这情景不由得让我想起上世纪八十年代在西双版纳旅游的日子——那水汪汪晶莹剔透的世界和淳朴的傣家人。那时只要你愿意,便可随意走进竹楼讨口水喝、混口饭吃甚至在吊脚楼住上一晚,至于香蕉、椰子吊脚楼的主人一定会让你吃饱喝好的。可后来我听说,傣家的竹楼已被钢筋混凝土房子取代,傣家人和游人也都变得谨慎多疑了。
诚然,过上更好的生活是所有人的祈盼,可“现代文明”一定要用牺牲淳朴的民风和古老的历史作代价吗?
现在的柬埔寨有些像我们十几年前,只是他们的改变会比我们要剧烈和快速的多(例如两年前出的旅游指南上还说柬埔寨中北部的柏威夏省几乎没有公路,可今年当我走进丛林时,一条像样的柏油路早已贯通,丛林中生活的人们走出丛林早已成了一件很容易的事)。因为毕竟这十几年地球文明在诸多技术上又有了长足的进步,因为国际社会已认同柬埔寨是地球村人。
其实,世界上很多贫穷国家只要远离战争,人民的生活便会很快得到改善,因为国际大家庭中会有许多国家来进行援助(当然,我们不需要,也没人会帮我们,因为我们“不穷”),尽管援助国的目的不尽相同。例如美国人想做世界霸主、想出售军火;日本人要资源、要廉价劳动力、要出售汽车、出售电子产品;中国人勒紧腰带然后把脸挤肿为了显示我们是大国、强国,哪怕我们的西部还有许多地方一贫如洗,哪怕我们的许多孩子还在泪汪汪的盼着一本书、一间可以挡风的简陋教室……
旅行时常想,何时我们中国人可以成为地球村人而不在像可怜的穷苦的外星人寄居在地球呢?吓人的十四亿人口,会有十分之一的人会说地球人都听得懂语言(英语)吗?出外旅行的中国人何时才能变成公款消费不是主体呢……
农巴南山寺
通向山顶的石阶
游人寥寥
山顶上五座摇摇欲坠的塔
从山上看柬埔寨平原
农沙帕山及山顶寺庙
山顶上有条路通向一个深邃的峡谷
从农沙帕山上看柬埔寨平原
公路的远端是马德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