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
南朝隐士陶弘景对齐高帝萧道成劝谏他弃隐出仕的书信的答诗,简洁淡泊,浑然天成,如行云流水,很符合师父的心态和意境。
http://i0/dy/slidenews/13_img/2011_15/17291_312229_330214.jpg
我进入了完全辟谷状态,早晨天刚蒙蒙亮就起床,跟师父师兄一起站桩走圈,然后打坐。
他们吃早饭时,我只喝一两杯白开水,5点过后,开始爬山。
从最低洼的地点出发时,我心里直发愁,那么远那么难走的山路,每天爬一趟,比登天还难。
可是,师父和师兄们放下了一切陪着我,我没有理由放弃。
沿着崎岖曲折的山路,匍匐着向上攀爬。汗不停地往下流,两三个小时不休息,没有饿的感觉。
起初的半个小时很艰难,举步维艰,心慌气喘,大汗淋漓,胸口堵得要命,几乎要断气,真想一屁股坐下去再不起来。
身体过了极限之后,腿脚忽然不再沉重,身体也变轻了,心情各外舒爽,凶险的山路不再难走。
看着一颗颗青松,或扎根于山崖,或舞蹈于乱石,有的把身子扭的像盘龙柱子,伸长了脖子张望,似乎在盼着你的到来。
有的像一顶墨绿大伞,支开了等着你,虬骨嶙峋,傲霜斗雪,铮铮铁骨,置身其中,觉得自己也有了铁铸的硬气,“吸翠霞而娇娆的”的青松,每天第一个沐浴阳光,最后一个送走夕阳。
举首北望,群山苍茫,起伏连着起伏,连绵压着连绵,整个大地像一块五彩斑斓的绿锦,绿出了生气,绿出了希望。
村庄就像宝珠镶嵌其上,红砖绿瓦,慈祥宁静,孕育出了农家人的朴实和善良,一块块麦田,绿中浮黄,麦浪滚滚,又是一个丰收年,汗水换来希望。
回首南望,晴空万里,太阳驱赶了阴霾,云朵镶上了金边,轻快自在的腾挪翻滚,把自己的倩影映照在平静的湖面上,湖水波光粼粼,没有了大海的咆哮,多了一份少女的柔情,水随天去碧空尽,天也辽阔,水也辽阔,天在胸中,水在胸中。
身轻气爽,心胸开阔。
在我眼里,高山的矗立是一种虔诚的信仰,它们以亘古不变的姿态守护大自然的奥秘沧桑。因此,山深沉、厚重。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道法自然原来如此!
登山让我有了向上的动力;有了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坚忍不拔的毅志;有了成功的喜悦感和成就感。
登上山顶,极目远眺,一切美好风景尽收眼底,尽情享受这份美好与静谧,它带给我的不仅是心旷神怡,而是一种收获的喜悦,一种历尽艰辛后的享受,一种激烈竞争后的平静。
我命由我不由天,伫立山头,看红日喷薄,看群峰耸立,看湖水辽阔。回归自然,呼吸新鲜空气,摆脱尘世的滞讷,顿有"荡胸生层云"的壮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