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眼看世界(420)

(2013-10-22 15:44:20)

    人的先天真性,本与太虚同体,清静洁白,空洞虚无。降生之后,产生种种后天妄心,如云遮月,蒙蔽真性,造成修道障碍,念想难除,妨害道修。修德的目的,从静修的角度来讲,是要培养个人谦虚、柔和、忘我、不争的坦荡胸怀,净化心灵,去妄归真,再去做功,则入静易而进功深,所谓:“德正则心安,心安则炁顺。”如无修德之熔炼,则心神不清,性地不纯,如此心态,去做修炼功夫,无异沙地造厦。

 

天眼看世界(420)

 

    修道强调修德,“无德不养道”,这与个人的经历、心性息息相关,有德就有道,无德即失道,道以德为基,德高道更高。

    修德,人与人之间形成团结、互助、真诚、和睦的关系,有益于社会风气的好转和生活环境的安定。

    道家修德,进一步还要求推诚万物,“昆虫草木犹不可伤”,提倡以好生之德,保护赖以生存的环境。

    道家修炼所提倡的修德,并不局限于狭隘的个人修炼,这种广义的道德观,是真实的道德价值,既有社会价值,又有个人价值,个人修德有益于社会,利济他人升华自己。“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出世的修真之学,与入世的为人之道,“独善其身”与“兼善天下”,二者并不抵触,而是互补协调的统一。


    人往往在生死线徘徊才知道之前所执着的一些并不值得,如果未然时能想明白,一开始就有泰然的平和,或许就是另外一种和和美美的幸福。

    濒死是生命里宝贵的恩赐,可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大难不死,想起以前屡次走在鬼门关前,就在生命悬于发丝时,就在失去生存的希望,求生欲望湮灭在死神的狰狞中,都逢凶化吉或者被抢救过来。每一次在鬼门关前,生平记忆都像快进的镜头在眼前呈现,要是能再见到明天的太阳,一定要去干最喜欢干的事情。

 

    经历了灵魂的黑夜,学会了简单的把它看成是需要尽快克服的障碍物,更学会了尊重这些黑夜,把它看作是孕育期和挖掘灵魂深层需求的机会,创伤在一次又一次静坐中愈合,从而对生活拥有一种全新的理解。

  

    “随之而行”,在黑夜中学习到了我所要的东西,最重要的是绝不否认它的存在。因为否认只能是自欺欺人,让自己陷入更深的痛苦和挣扎之中。

  

    现在的任务是使黑夜变得完整,把它和光明合二为一。我真正要做的就是融入黑夜,与黑夜相伴,欣赏它无法实现的价值,热爱它不可颠覆的品性。建立一个能够容纳黑夜的生活观。

    经历了风寒阴霾的苦砺,才会破茧在阳光明媚的日子。繁华落尽是平淡,喧嚣之后,依旧安详。

 

    做一件事情,不管有多难,会不会有结果,都不重要,一无所获也无可厚非,关键是有没有勇气解脱束缚的手脚,有没有胆量勇敢地面对。很多时候,我们不缺方法,缺的是一往无前的决心和魄力。
  生命是一种缘,你刻意追求的东西也许终生得不到,而你不期待的灿烂反而会在淡泊从容中不期而至。生活只是一个过程,让生命力不断的冲击着我。
  就像一只裹在茧内的幼虫,经过垂死挣扎,在偶然间变成蝴蝶,自由飞舞。

 

    心净、意诚、气静。静、诚是不能分离的。

    静坐是为调身、调心、调气,要调得身心一如,动静一致。

    静坐深思,聚精凝神、蓄精养睿,反观内心。集中精神,一心不乱。行兹在兹、念兹在兹,使心住于一境。

 

    忽然意识到,之所以有那么多的痛苦,是因为人是把自己的一生当作赌注,或者是不停地和别人竞争的战场来面对的,看自己的价值也是建立在要高过别人的基础上的。

 

    所以在生活里自觉不自觉的一直都在拿自己和别人做比较。在比较之下,生活始终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让人对自己的生命轨迹无法坦然的接受。不安、嫉妒、沮丧、不平,人心没有片刻宁静。没有心情去品尝自然的恩赐,没有时间去品尝那属于你的人生。

 

    我理解了师父说的入世修炼,要经历更多的苦难,要比常人,、比出世修炼的和尚、道士付出更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