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看世界(126)
(2010-06-29 08:24:46)
标签:
杂谈 |
几个星期没有明显效果,我没有对信中所述的内容产生任何疑问,直觉告诉我,坚持下去不会有错.
我给未曾谋面的师傅写了很多封信,信中述说了我的境遇和苦难,每次总会及时收到回信,师傅的一封封耐心细致的回信,纠正了我一直以来对道教的偏见,我终于真正接触到了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的道家思想。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不仅是做人做事的法则,更是修真证道的法则,是太上千古不易的密语.
师傅引用《易经》给我解释了这句话的内涵.大地永远顺道而行、直道而行,包容一切,不改其德。
人效法大地,要学习地母勤奋不息的精神。
地球一刻不停地在运转。人类效法地球,就应该像《易经》所说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天地永远是健在地前进,所以人要效法它的勇往直前的“德行”,像地球母亲那样博大的胸怀,以宽厚的仁爱,赐予人类与万物以生存的环境和养命的条件。
人在大地母亲的怀抱中,完成自己生命的历程,地球母亲的恩德大无边 地道之德,安静而柔和,广博而宽厚,种之得五谷,掘之得甘泉,负载万物,养育群生,劳而不怨。有功而不恃,慈养万物而不图报。
人顶天立地,得天之恩赐而立命,受地母灵气的滋养而立身, 天道浩瀚无际,湛泊不动,施於天下而不求报,生长万物而不求取。
天之德轻清,穹窿而高明,湛寂而虚妙,所以三光常耀,四时顺序。
地法天德,玄黄相抱,阴阳交泰。所以能成就万物之形,实万物之质,都是地道顺乎天道的变化,成全天之生育。
这些理论我闻所未闻,人生于天地间,应该学地的包容与勤恳,天的广大与无私!这对我的心灵触动特别大.
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重新燃起了我对生的渴望,人活着应该放弃自我,不应该狭隘。
人生往往退一步是为了进十步而积蓄力量,今天的艰苦磨难是为了得到明天更加幸福的生活。
苦难只是暂时的,一定会在困境中寻机崛起.
师傅教育我,要大气做人,小细作事。立身淳厚,抛弃虚华。
他引用了很多老子道德经的内容,虽然当时我似懂非懂,但这些内容句句刻在我的心里。
“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要受得住委曲,经得起冤枉。受得住委曲,才能保全自己;经得起冤枉,事理才能得到伸直、纠正。(“曲则全,枉则正”。)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这些话让我重新思考人生。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耳熟能详的经典出自老子的道家思想,看到这些话,我嘲笑自己,自诩为天才,居然发现自己一无所知,十几年学到的东西,放在这里不值一提,舍本逐末,此前我根本不了解自己!
朝闻道夕可死,我真正理解了这句话的内涵。
老子的思想引领着我重新认识、规划人生,“强行者有志”,成功的事业离不开周密的计划与不懈的奋斗,做事不要凭心血来潮和胡思乱想,更不要恒心毅力短暂,虎头蛇尾,丢三落四,而要把自己的力量集中起来,坚持下去。
告诉自己做事要持之以恒,强烈的进取心,吃苦耐劳的干劲,尤其是持之以恒的毅力和善始善终的精神。从小事作起,认真对待一切。
前一篇:天眼看世界(125)
后一篇:天眼看世界(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