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投资随谈之:有用的“正确”与无害的“错误”

(2010-12-20 08:14:08)
标签:

投资策略

价值投资

投资感悟

杂谈

股票

分类: 投资感悟

前文谈了谈看起来似乎相同,其实非常不同的“溢价与泡沫”的区别。

本次谈谈另一种情况,就是有一些东西乍看起来非常不同,但其实可能结果是一样的,比如判断的“正确和错误”。

 

人都有运气好的时候,有个谚语说:即便是停转的钟表每天也有两次对的时候。同样每个人都会犯错,明智如各位投资大师们也不例外。一些人进入的一个误区是:想逆自然法则的“永远判断正确”并为此进行各种艰苦卓绝的努力。其实关键的问题应该是:怎样让自己判断正确的时候能够锁定到真正的收益,而在错误的时候尽量少的减少由此带来的损失。

 

很多人说,你看我去年说了我看好什么什么,果然涨了很多吧。结果你问他买了多少,却是根本没买或者买的占自己的资产比例很少---这就叫“无意义的正确”。索罗斯说过不听下属说多看好,只问他们一个问题:你打算买多少仓位?原因就在于此。又比如你可能对某一标的的某个重要的判断发生了改变而卖出,但之后其却又走出了延续的很好的行情,但这种“错失”其实并未带来任何实际的损失(但如果这成为一种纯粹为了“波段”而导致的习惯性的、不可克制的行为,则长期的机会成本将极其巨大)。

 

理论上而言,财富增长不是来自于“错失的机会”而是来自于“抓住的机会”,财富的损失也不是来自于“错失的机会”而是取决于“错误的程度”。因此,规避严重的错误是财富的第一保障要素,抓住巨大的机会是财富的第一驱动要素。2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总是不犯致命的错误当然是值得大加称赞的,但若不懂得在关键时刻抓住关键的机会,那么这种“安全的等待”的意义也被大幅的折损了。相反,总是试图抓住大的机会,而却没有在看机会的同时评估“风险”的能力和意识,则很可能多年的积累在一次重大的判断错误后而迅速归零。 

 

这其实回到一个绕不过去的老问题:建立起“风险机会比”的辩证思维模式无比重要。

高风险环境下的判断错误是最容易遭致巨大损失的(比如在6000点的时候望8000点),因此在这种环境中要大大提高纠错的敏感度;相反,在低风险高收益配比环境下过于敏感于一时的判断失误(比如在2000点的时候认为到底了),则可能反而导致与重大机遇擦身而过。

 

因此,什么时候该敏感些,什么时候该迟钝些,这往往也成为投资人绩效差别上的一个重要差异因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