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边熊市反弹,一边牛市调整

(2010-10-01 21:00:36)
标签:

杂谈

大势研判

投资策略

投资感悟

投资战略

市场策略

市场分析

股票

分类: 大势研判

过去2年多市场的运行格局不能简单的认为是又一次无理的炒作,虽然市场无时不刻存在盲目炒作的氛围,但透过现象看本质,其内在的逻辑性其实并不复杂:这真的是一个经济结构正式开始大规模转换的信号,真的指明了未来很多年主要的投资机会的方向性所在,那就是“新经济”的权重将进入一个长期的上升通道,其中既包括了泛消费、低碳经济、大农业等结构因子上的转换,也包括了国家经济版图的区域势力上的一次国家级别的“资产重组”。

 

对于过去10年行业景气度特别辉煌,相关公司赚钱曾经特别容易,给一般民众感觉他们特别不可能失败的企业,作为投资者就需要特别的小心-----由此对于地产类企业和与其直接且深度关联类企业的长期看淡也是非常容易理解的,这我2009年从头说到尾,现在依然坚定不移。

 

简单的说,当前占据市场权重越大且过去景气度极其高又持续了很多年的行业,他们在未来股市中的影响力将是以个长期向下转弱的过程。虽然中期来看,大盘类股票的某种反弹和估值小幅修正的概率很大,但是长期来看最佳的机会依然出现在中小规模+民营+新经济结构受益+强个体竞争优势的品种上---但这只是泛泛的方向性侧重,真正的选股依然需要围绕“高价值特征企业”的个体基本面进行。

 

不太确定的一点是,上述中小板新经济型企业的这次调整的方式和程度如何,这里的变数比较大;但比较确定的一点,是地产银行为主的2们的反弹将不过是他们熊市中的一次反弹而已,其至少在未来1-2内里还面临着太多的基本面压力未得到释放和确认,这也许不妨碍其获得阶段性的估值小幅修正(反弹),但远得不到估值大幅溢价的基本面支撑更难出现业绩持续飞升的向上双击态势(与他们不同,中小板新经济类股票更多面临的是短期估值过高这一较为单纯的问题)。

 

但发展到今天的行情,在参与中小型新经济概念企业的时候不得不格外的谨慎。2年的热烈追捧和市场偏好,已经将整个这类股票分为了3类:

1,根本就是概念,借一个支点闹个鸡犬升天---这类所占数量最多

2,确实具备极好的发展空间,但是个体的相对竞争优势说服力不足,不确定性其实远比市场预期的要高---这类为数也不少

3,行业发展空间非常广阔,且个体的竞争优势证据确切且牢靠---这类最为稀少

在当前这个估值水准上,继续参与第一类股票,无疑会使账户在某一日犹如车祸现场般惨不忍睹;参与第二类企业的经济性很不佳,这类企业实际上只适宜在很低的估值水平背景下去“赌一把明天”;第三类企业则依然值得介入,与他们未来的海拔相比,现在的一切还是微不足道的。

 

这无疑是考验投资者智慧和综合能力的时刻。为了赢得胜出,需要较长期的能力准备,再花费很多的时间精力具体分析,还不可避免的需要一些运气的帮助。但所有的这一切付出,都很值得:20年前,中国普通民众的那次巨大财富分野主要来自于是否“下海”了;最近10年,这种财富的另一次巨大分野主要变为了是否买房了;而未来10年,财富又一次巨大分野将再次出现,这次的标准则正是取决于谁真正运用好了证券市场的能量。

 

最后,我个人认为,对于所谓市场风格的转换或者版块的轮动,基本上不需要操什么心。预判可以作为一种思维验证,但真正的实操是否需要闻风而动?我想是完全不必的。我个人对于大盘态势预判的着眼点,不过是在资金进一步布局中考虑如何更好的利用市场的角度----这一方面是指看好但没有下手的东西什么时候介入比较合算,另一方面也是指整体的持仓配置中如何达到一个攻防有度并在保持整体向上弹性的同时平抑一些短期的波动风险的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