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什么就是拿不住?--浅谈投资的“知行合一”

(2010-03-13 17:38:42)
标签:

杂谈

投资感悟

价值投资

长期持有

知行合一

分类: 投资感悟

很多人失败不是在于不够聪明,而仅仅是因为看好的东西最终没有拿住。为啥拿一个股票就那么难?我想了想,无非以下几个原因:

 

1,买的时候就不慎重,就没看明白,就没有理性的分析和严密的推演。所以越涨越怕,越跌越没底气,不涨不跌就怀疑自己判断力,基本上属于自虐型投资。

2,买的时候确实很慎重了,但是就是经不起诱惑。买入后自己的就是不涨,别人的就是猛涨---想想算了,人生能有几回搏?爱拼才会赢,拿到的才是真的,10年后的事儿谁说的准,干脆卖了追热点。

3,还没有从认识上意识到长期价值投资的根本利益点是什么,人云亦云,只会“价值投资就是好来就是好”的口号,念了正经走了歪路。一旦现实遭遇挫折,人生观立刻坍塌。

 

我还是认为投资首先需要算计,任何不能落实到一定计算量化范畴内的东西,都只是方向性的“理念”,而不是操作性的“行动”。投资上的“知行合一”,我理解就是:观念理念上的方向性与操作执行上的行动性的有机结合,以理念指导行动,以行动落实理念。只有理念无法行动为“空”,只有操作没有行动指南则为“乱”,都是投资大忌。

 

实际上很多坚定的长期持股者,持有的唯一理由就是一句口号“价值投资必胜”。这类人是很难与“价值投资”沾上太多关系的,这种草率的持有只能带来危险---持有的时间越长,持有量越大,也就越危险,是为“乱”。而另一些人,可能已经熟读各个著名书籍人物传记,但是仅止于谈资的丰富而已。并无法从中提练出一套有效并可复制的方法,也就难以具备信心去真正实施自己的投资计划,是为“空”。

 

但是光有算计就够了吗?恐怕还是不够的。“算计”说到底是个理性范畴,但是决定结果的往往不是理性而是性格。当然,我承认,一个人的执行力和坚定的韧性还是与他对于事物的认识深度和思考的宽广度密切相关的。“行”不到位,往往是因为“知”没到水准----举个极端的例子,比如我们知道地球是圆的,才敢于一直的走下去而相信一定会回到原点。如果你不知道呢?自然会越走越心生狐疑,胆战心惊。

 

所谓守股比守寡还难,难就难“捂与悟”是守股这枚硬币的两面。“悟”是知识,智力乃至思维方式层面的要求,也算是大楼的地基。地基不稳,再漂亮的建筑物也会不堪一击;而“捂”则是行动、性格层面的要求,有了坚实的地基,并不代表高楼万丈会自行生成,去不去做才是决定性的东西。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巴菲特的伟大,不在于年老时拥有的几百亿的财富,而在于在他年轻的时候就悟到了一个道理,并用一辈子的时间去实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