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海底两万里配套练习及参考答案

(2009-05-07 13:58:16)
标签:

八下语文

海底两万里

名著阅读

练习

参考答案

教育

分类: 测试试题

               【海底两万里配套练习及参考答案】

1.《海底两万里》的作者是_____ 国小说家______,他一生写了60多部大大小小的科幻小说,总题目为《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里漫游》被誉为 ___________。
2.《海底两万里》是一部_________,写于一八七0年,是三部曲中的第二部作品,第一部是《            》,第三部是《             》。
3.读《鲁滨孙漂流记》,我们认识到它是一部谱写“一位孤独而顽强的冒险者” 诗篇;读《昆虫记》我们认识到它是一部“谱写昆虫生命的诗篇”;读《海底两万里》,我们认识到它是一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写出小说《海底两万里》中的四个主要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人公是__________。他们在海底全球航行是所凭借的交通工具是_________,大家称它_________________。

5.读完这部小说,你有什么启示和感受?

                                                                                              

                                                                                              

6.小说中有四个 主要人物,请你从中悬着一个你最青睐的,结合生动的事例分析形象.

                                                                                              

                                                                                              

7.《海底两万里》是一部纯虚构的科幻小说,你觉得这部书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据你的了解,书中那些想象事物如今已经变成了现实,通过这些事例你能看出科幻小说与科技发展的某些关系吗?

                                                                                              

                                                                                              

8.爱因斯坦说过,人的想象力比只是更重要.阅读这部小说,人们往往惠被作者巨大的想象力吸引.关于想象力的神奇魅力与想象力的作用,你有什么看法?

                                                                                              

                                                                                    

【精彩文段阅读】

(一)

    轰的一声炮响了,这时船员们的欢呼声混杂在一起。炮弹打中了,正打在动物身上,但是并没有给它致命的打击,而是从它圆圆的身上滑过去落在二海里远的海中。“真怪!”老炮手暴跳如雷,说,“这混蛋的身上一定有一层六英寸厚的铁甲!”“该死的东西!”法拉古舰长喊。追逐又开始了,法拉古舰长弯身对我说道:“我要一直追到我们的船爆炸为止!”“对,您对!”我答。人们只指望这动物筋疲力尽,它总不能跟蒸汽机一样,永远不感到疲倦。然而它一点也不疲倦。这么多时间过去了,它并没有显出一点疲劳的样子。再说,我们是应该表扬林肯号的,它用不屈不挠的精神进行了这次恶斗。我估计,在11月6日这倒霉的一天里,它所跑的路程不下五百公里!黑夜降临了,阴影笼罩了波涛汹涌的海洋。这时候,我以为我们的远征结束了,我们永远不能再见到这个古怪的动物了。可是我错了。晚上十点五十分,电光又在战舰前面三海里的海面上亮起来,还是跟昨天夜里一样辉煌,一样强烈。那条独角鲸好像是停着不动。也许白天跑得累了。它睡着了,它随着海水荡漾。这是一个好机会,法拉古舰长决定利用这次机会。他发出命令。为了不至把敌方惊醒,林肯号减低速度,小心谨慎地前进。在大海中碰到睡着了的鲸鱼,因而胜利地攻击它们,这并不是希奇的事情,尼德•兰也不止一次在鲸鱼昏睡的时候叉中了它们。加拿大人又到了船头斜桅下,走上了他原来的岗位。战舰慢慢地前进着,一点声息也没有,离这动物三百七十米左右的时候关了气门,船现在只凭本身余下的气力走动。船上连呼吸声也听不到。甲板上绝对沉寂。人们距白热的焦点不到一百英尺了,光度更强起来,照得我们的眼睛发昏。这时候,我伏在船头前面的栏杆上,看见尼德•兰在我下面,一手拉着帆索,一手挥动他锋利的鱼叉。就和这睡着的动物距离不过二十英尺了。忽然,他的胳膊使劲地一伸,鱼叉投了出去。我听到鱼叉发出响亮的声音,像是碰上了坚硬的躯壳。对面的电光突然熄灭,两团巨大的水猛扑到战舰甲板上来,像急流一般从船头冲至船尾,冲倒船上的人,打断了护墙桅的绳索。接着船被狠狠撞了一下,我没来得及站稳,从船栏杆被抛掷到海中去了。

1、以上文字出自《海底两万里》,作者是        国的                      

2、为什么说那条独角鲸是“古怪的动物”?

                                                                               

3、“在11月6日这倒霉的一天里”,为什么说这一天是倒霉的?

                                                                               

4、“接着船被狠狠撞了一下,我没来得及站稳,从船栏杆被抛掷到海中去了。”后来,“我”怎么了?请简要概述。

                                                                                

                                                                               

(二)

    明天,11月5日正午,规定的期限便满期了。中午一过,法拉古舰长就要履行他的诺言,使战舰离开太平洋的北部海面,向东南方开行。

    船这时正在北纬31度15分,东经136度42分。日本本土就在高我们不及两百英里左右的下方。黑夜快到了。

    船上正敲八点钟。一片片的乌云掩盖了上弦的新月。大海波纹在船后面平静地舒展着。这时候,我倚在船头右舷围板上。康塞尔站在我的旁边,眼睛向前看着。全体船员,爬在缆素梯绳上面,细心考察渐渐缩小和沉黑了的天边。军官们拿着夜间用的望远镜,向渐次黑暗的各方搜索。月亮有时从朵朵的云间吐出一线光芒,使沉黑的海面闪耀着光辉;一会儿又消逝在黑暗中了。

1、  这艘船的名字叫            ,他们要去干什么?

                                                                                 

2、  文中“期限”是多久?“诺言”又是指什么?反映了船上人员什么样的心理?

                                                                               

                                                                                 

3、  在叙述紧张曲折的故事时融入生动的描写是这部小说的一大特色。请从选文中举一两句作简要分析。

                                                                                

                                                                                 

(三)

   我们一进去,上面狭小的盖板立即关上了,四周是漆黑的一团。从光亮的地方,突然进入黑暗中,我的眼睛什么也看不见。我感到我的光脚是紧紧地踩在一架铁梯上。尼德·兰和康塞尔,被人们抓得紧紧的,跟在我后面。铁梯下面一扇门打开了,我们走进去以后,门就立即关上,发出很响亮的声音。

  关在里面的,现在单单剩下我们了。在什么地方呢?

  我说不出来,甚至也猜不出来。只见一片漆黑,竟黑到这么一种程度:在几分钟后,就是通常在最黑暗的夜间浮来浮去的那种模糊光线,我的眼睛也一点没碰到。

  尼德·兰对人家给我们的这种款待方式非常愤慨,他尽情地发泄他的愤怒。

  “混蛋!”他喊,“这儿的人待客不亚于喀里多尼亚人!他们只差吃人肉罢了!我才不奇怪呢,不过我要声明,我不会不反抗就让他们吃我!”“安静些,尼德·兰好朋友,安静些,”康塞尔平心静气地说,“没到时候,您用不着冒火。我们还没有被放在烤盘里呢!”

  “对,还没有放在烤盘里,”加拿大人答,“但是毫无疑问,我们已经在烤炉里了。这么黑。哼!好在我的尖板刀还带在身边,用得着它的时候,我是会看得清楚的。这些海盗,看他们谁敢先来向我下手吧……”

“尼德·兰,您不用发脾气,”我于是对鱼叉手说,“暴躁没有什么用,只会把事情搞坏了,谁知道有没有人在偷听我们说话呢!我们倒不如先想法知道我们是在什么地方。”我摸索着慢慢地走。走了五步,我碰到一堵铁墙,墙是用螺丝钉铆住的铁板。然后,我转回来,撞上一张木头桌子,桌子边放有几张方板凳。这间监狱的地板上铺着很厚的麻垫子,走起来没有一点脚步声。光光的墙壁摸不出有门窗的痕迹。康塞尔从相反的方向走过来,碰着我,我们回到这舱房的中间。这舱房大约长二十英尺,宽十英尺。至于高度,尼德·兰身材虽高,也没有能衡量出来。

1、“我们一进去,上面狭小的盖板立即关上了”,这里的“我们”包括几个人?他们分别是谁?

                                                                   

                                                                     

2、他们被关在什么地方?为什么会被关?

                                                                   

                                                                    

3、通过对人物语言的描写,可以展示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试选择一个人物形象,就文段中的语言描写,简要分析其性格特征。

                                                                   

                                                                    

海底两万里练习答案

1.法国 凡尔纳" 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2.科幻小说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神秘岛》;

3、"贯彻现实与虚幻的篇章";

4、阿隆纳斯教授,尼摩船长,仆人康塞尔,捕鱼手尼德·兰 鹦鹉螺号

5、在我们的地球上,还有很多未知的也可能是即将发生的事件,需要人们保持一种求知的态度去看待.
6、(例)仆人康塞尔康塞尔是叙述人阿隆纳斯教授忠实的仆人,他年轻,健壮,规矩,热情,脾气好,而且懂得处变不惊和适时的沉没.而最为难得的是对主人的一片忠心.当阿隆纳斯教授被意外地抛到海里,生命危在旦夕时,是康塞尔勇敢地跳入海里,陪他一起游,直到获救;当鹦鹉螺号遇上冰山撞击,无法换气时,是康塞尔忍受同样的痛苦,却把仅剩的一点氧气留给主人.。
7、这部小说将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悬念迭起的情节一气呵成地串联起整个故事,而科学知识则为情节的树干提供着独特而美丽的花朵。
8、想象往往是在现实之外,但又在情理之中.只要是比较切实际的,合理的想象,就是正确的,也是好的想象,但是如果不切实际,不修边幅地胡乱想象,就是错误的,坏的想象.总之,是看与实际符合与否的程度。

(一)1、  科幻是  法    儒勒·凡尔纳 

2、因为它不怕炮弹,不知疲倦,其实,它是一艘不为人所知的潜艇.  

3、因为他们搜寻了几个月的目标终于出现,但追逐了一整天却一无所获。 

4、后来,“我”被潜艇俘虏,跟着潜水艇周游各大洋。十个月之后,在极其险恶的情况下逃脱,并把这件海底秘密公诸于世。

(二)1、  林肯号,他们要去寻找一个出现在海洋上的怪物并把它清除掉。   

2、期限是三天,诺言是指:如果三天期满,怪物还不出现,掌舵的人把舵轮转三次,林肯号就向欧洲海岸进发。几个月的搜寻一无所获,船员们因失望而产生怀疑的心理。           

3、如:月亮有时从朵朵的云间吐出一线光芒,使沉黑的海面闪耀着光辉;一会儿又消逝在黑暗中了。这句话写出了海上变幻莫测的瑰丽景色,也为下文的突变渲染了气氛。

(三)1、共 3个人,他们分别是“我”(博物学家阿龙纳斯)、仆人康塞尔和捕鲸叉手尼德·兰

2、他们被关在一艘不为人所知的潜水艇上。他们应邀参与“把那个怪物从海洋中清除出去 ”的活动。经过千辛万苦,“怪物”未被清除,驱逐舰反被“怪物”重创,他们都成了 “怪物”的俘虏!而这“怪物”原来是一艘尚不为世人所知的潜水艇。                                

3、提示:就选文而言,尼德·兰的喊叫表现了他的直率、暴躁,康塞尔平心静气的劝慰体现出沉着与幽默,而“我”不多的语言则显示出教授的理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