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亲妈妈研讨会专家精彩演讲二:学前教育学者柴梅
(2009-11-24 11:43:50)
标签:
杂谈 |
泛泛地,就讲几点吧:
1
面临分手的夫妻或者情侣必须演变成敌人,我想这是非常不明智的做法,也就是说,当决定离婚或者分手的时候,女性就须得学会处理好和那个曾经是先生现在已经升级为前夫的你的孩子的父亲的关系,我不以为这不能变通,往白里说,无非利益,有形利益和无形利益。但也总有一部分这样想活得一清而白的,她总喜欢把她一个人的爱情强加在孩子身上,让小孩和她一起承受这份所谓的生活之重,这对于孩子来说,他非常无辜,即便因为种种或可说或不可说的原因导致的离婚或者分手,我们可能有时候会感觉自己很不幸,我们也会觉得自己很冤枉,那么孩子也没有义务和我们来承担因为我们自己的选择和人性的变化而带来的生活的变故,如果处理好了这份关系,那么在我看来就不会存在父爱缺席,即便他们的见面很有局限性,也并不妨碍父亲在孩子心目中的位置。所谓表面更替,我想这是一个非常清晰的概念,既然已经回归单身,那么生活就充满了变数,这个变数就是会恋爱甚至结婚,我并没有想一棍子把中国家长打死,如果是,那么也包括我自己,中国的家长习惯上把自己的所爱所想甚至寄托强加给孩子,那么这里随之产生的称谓就是继父,这里,我不想多说,继父永远是继父,继父是替代不了父亲的,所以,我冠之为表面更替,即便小孩儿碍于一个人带大他的艰辛做出了某种适合我们的爱情口味的选择,千万不要沾沾自喜,对于孩子而言,他们出生的那一刻,身上便刻着某种印记,那就是属于中国家庭的有着我们爱情的印记的文化属性。
2
根据很权威的统计,近年女性提出离婚的比率高出百分之七十甚至到八十。这个数字告诉我们什么呢?这个数字告诉我们现在是更多的所谓的“糟糠之妻”自愿选择下堂的年代,也就是说,我们是正在用行动来修改着那些困扰了我们几前年的男权谚语。对于生活的幸福指数以及饱满度的追求,女性是高于男性的,也就是说,尽管男女有着性别上的巨大差异,但是,在关键时刻女性比男性更勇敢,从这点讲,我确定我相信随着女性经济地位的越来越提高,很多女性在家庭尤其是关于孩子的家庭教育当中占有越来越大的份额,即便我们在坐的有职业家庭主妇,那么我宁愿相信是你具备了做职业家庭主妇的条件。也有这样的一种,女性从恋爱的时候就是依附的姿态,而男士从一开始就是整个家庭的核心,是女人和孩子心目中的太阳,这样的家庭离婚的比率非常之低,但绝不是没有,不过,我从来不喜欢用“抛弃”这个字眼,不是不愿意接受,而是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如果真的是这样的情况,我也不相信我们没有办法面对生活,那也只能是抹抹桌子另调席,那会做出另外一番滋味的,有一个最值得借鉴的例子,那就是写《中国式离婚》的作家王海瓴,当她决定和某位作家分手的时候,她的儿子还在她的肚子里,她几乎是用谎言骗到她的儿子长大懂事,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办法,但我不以为这办法值得借鉴,我更喜欢对孩子实话实说哪怕无论在谁看来都很残酷的方式,王海瓴和她的儿子海鸥和现在的孩子无疑是两个时代,他生活的个时代几乎所有的小孩子的爸爸妈妈是必须生活在一起的,而现在无疑生活实在是太多元化了,比利时作家弗郎兹·海仑斯曾经说:“人的童年提出了整个一生的问题,但找到问题的答案,却需要等到成年。”那么我们也可以添上一句,有些问题也许永远都没有一个完全清晰的答案,这种寻找的过程也许要延续一生。不要低估小孩们的智商。读大学之前我教过一个小孩子,那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可以这么讲吧,那个年代的那个环境之下,他是够特殊的了,是个私生子,从生下的第一天就寄养在他外婆家,妈妈在铁路上班,可以这么讲,在我的印象里,这是个极其好斗的孩子,而那个时候他并不知道他的身世,而我们知道这些信息,是从他外婆嘴里断断续续地拼凑起来,很多年之后发生的事情非常戏剧,他就读了我在的那所大学,我们见面的时候我很感慨,是因为那个时候我们这些做老师的总是对他的身世持一种持续关注的状态而令他耿耿于怀,也就是说,我们大人们的这些无聊做法强化了他的痛苦,也就是说,他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的身世。对于这个问题,我曾经仔细地反思,孩子就是孩子,孩子就应该有一个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童年,这和不低估孩子们的智商并不相悖谬,那是指人格或者现在大家常常提及的人权,而尊重孩子的童年生活就是还生活一个本来的面目。这也就引出了我们要谈的第三个小主题,那就是管理好你的情绪,无论你在独自生活的过程里遇到了什么。因为你的情绪主宰着小孩子的情绪。
3
有一点必须确信,女性是情感动物,这一点呢,我们既应该为荣,也应该为耻,我们必须在不断成长的过程里,学会有限的控制。不管你的情绪是受控于荷尔蒙还是力比多,而事实证明生孩子本身并不需要爱情,他的出生只是取决于一次合理时间的性行为,所以千万不要让那些孩子是爱情的结晶等等等等古老的格言控制并干扰了我们的生活,爱情是有时效性的,而孩子总是出生于爱情之后,那前提也必须是我们曾经拥有的那份生活确定是真的爱情。女性既是情感动物,世上所有的女人都有贪嗔痴之病,没有贪嗔痴的女性她不生活在人间,所以,这一点非常重要,而理性与理智是怎样建立的呢,我想,这与我们本身的学习和修养有很大的关系,且不管我们现在是多么高的学历与学位,我想关键时刻这都是些没用的东西,除了在评职称的时候起到一些作用和令我们生出一些没有根基的骄傲之外,我想顶顶重要的是,生活能力的培养与适合我们自己的生活模式的重新建立。之所以在这里我强调女性情感,看起来与孩子似乎没有关系,但我知道尤其在一个狭小的空间比如两个人的家庭里,这很有关系,影响着孩子的成长与学习,世上所有事情的规律那就是不打碎点什么就不足以缘起新的主题,比如离婚结婚,再比如我们对于孩子的期望,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养儿防老,在我看来,这句话本身有问题,那就是这是一种交换,一种恩典,我养育你,你照顾我,从孩子出生的第一天,父母就是债权人,从出生就是在还债,那么,我们的一生就会背着一个巨大的包袱永远喘不过气来,我不知道,这种旧的观念还会影响我们多久?当然,这和孝顺不孝顺等等中国的传统美德我从来不相信他们就是对立的,我也无意在这里评说中国传统,只是牵扯到对孩子的教育,我引出这几句,希望我们能共同思考,以便于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对症下药。
头上一句,尾上一句,旨在引出大家的主题,有说的不当之处,请大家担待,最后我想,我必须很俗气地感激两个人,一个是活动的发起人吴女士,在今天这样的环境之下搞这样的非盈利性活动,无论活动做得如何,我都会赋予这个活动以非常高尚的内涵,再一个就是我的小朋友王发财先生,他很辛苦,也很热心,即便只看在他古道热肠的份上,我想也值得我们给他献上一份我们应该有的敬意。打住吧。
这样简介可:
作者:柴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