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散文:亦舒式情感

标签:
一份爱情故事散文白痴亦舒情感 |
分类: 散文 |
博文已登草根名博首页,并同时登于草根大讲坛和情感夜话栏目。感谢清新诗韵和岁月情怀圈子。
在我周围,似乎女生们并不大读她的小说,估计是如今的女生大多有过于丰富的幻想吧。我一个男生就没那么多的顾忌了,只是她的小说里表达的意思多半是岁月里过于深厚的沉淀,所以看的时候一般需要以一种历练红尘之后的眼光,才能在她的文字里读出味儿来。
读她的小说,刚开始是不大喜欢的,那时对小说的阅读还是趋向于激情澎湃那种,而她所叙故事,一般以简洁平淡为主,文字亦是平白精炼,加之以前的我毕竟年龄幼嫩了些,所以读来并不那么有感觉。直到外出求学后所观所感,对于一些事情以及事物有了自己的一份见解,而成长的过程又有了好多纠缠不清的情感故事,才回想起她的小说,其实像极了我前方的一盏心灯。
后来便开始真正走入她的小说世界,而一旦翻开她的小说,一般很难释手。她笔下的人物让我生出一种棋子的感觉,虽然没有“宇为棋盘星作子”的浩瀚主宰之大气,却能于细腻处摆布出不平凡的情感故事,而后在命运中归结,像一个故事的结局,来得不甘又无可奈何。有那么一段日子,我突然很想去寻找一下这样一个女人,她像一个谜让我无法看清。一些灰色的情感,很伤,又很入心。当然,我的想法必定不大现实,我只是沧海中的一粒光,在如雪花般的海浪之下,是没有色泽的,而她已是夜空里的星子,比之乡间的灯火要亮了许多。后来明白,我只能远远地看。
偶尔会在风雨大作的日子,躺在床上翻着她的文字,像翻开一片灰暗的乌云,给烦躁的心境一次安宁的机会。而后像自嘲,对着镜子笑了笑。
也许我算是个多愁善感的男生,虽然我不大喜欢这种感觉,只是实在摆脱不了,便随之任之了,但一向克制着不让自己在多愁善感里沉沦就是。所以,关于她笔下的爱情故事,我是有些痴迷的,当然前提是能够稍微读懂。那些爱情故事大多带着冷色调,比较灰暗。也许是文字简洁而让人有更多的思考空间,加之故事结构有些迂回曲折,读来会有一种酸涩的痛楚,让心中不知不觉间多了一份苦涩,比如爱情。我是最怕那些别离的场面的,无论是亲情,还是爱情,抑或友情,只要是在别离那刻,都是一样的疼痛。所以看到她笔下那些爱情,来来去去如轻风细雨,在一念之间便了无痕迹,只留下皮肤底下的伤痛,从心底散发出抽搐感。
亦舒的爱情故事,虽不大适合男生以及那些多有幻想的女生,但也并非就此一棒打死了,总还是有着不凡的魅力,吸引着一些像我一般年轻的小伙子欣赏品尝。或许茫茫人海中,也有这么一类人,只欣赏,不说话吧。
读这一类的爱情故事,我一般会不由得读起自己的故事,有些自恋了些,不过每次都有不同的感觉,像一杯鸡尾酒,玻璃杯只一个,而味有千千种。虽然我的故事没有她笔下的故事那么有内涵,但平淡里也是真,何况是我初始的心,一份至真至纯的心念。
前些日子看了她笔下一个让我久久无法平静的故事,我几乎以为是现实,而说不定现实中原本就有这样的故事。
Q是个淡雅的女子,存在的意味似乎便只为一份爱。她的爱让我心痛,像个迷失了自己的孩子,在对教授的爱中寻不到自己。虽然后来Q一点也不后悔那次恋爱,并且定义为真爱,但我依然为她感到无法抑制的疼。我之前的恋爱,那个味道可不大好受,毕竟心地还是相当稚嫩的呢。当然啦,我可没那么浪漫,可以爱上一个外国女人。比较了两种爱恋,发现一旦迷失了自己,连我都觉得不可思议,估计不仅是恋爱的女人像白痴,恋爱的男人更像白痴,而这白痴,却是许多人心甘情愿去当的。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看自己看出的一点点东西,于他人而言,是作不得数的。
我想,被爱情重伤的人虽不大愿意再去触碰爱,可是一旦碰到了,一般会更加懂得爱,懂得珍惜,毕竟一份弥足珍贵的真爱,在他(她)看来已算是稀有了。可以说我曾今也碰到过,付出的真爱像泼出去的水,一觉醒来,便再看不到湿润的痕迹,甚至还疑惑是否曾有过这样一件事情,而后碰到了,便真的是更加的爱了。
我说我之前的关于情感的文字,都是一些不成熟的爱恋,只是较之他人多了一份执着而已。而一旦放下了,便如同灰烬,死灰复燃的情况有,但毕竟只是少数。
记得之前有过一段模糊的感情,虽说算是红颜知己,但有时我也分不清自己的情感到底是在那条界限之内还是之外?这一段感情,曾经困扰了我许久,绵长而苦涩。后来虽说搁下了,但心中依旧一如既往的想念。“超越友谊而不越界的情感”,如今想来,觉得浪漫唯美了些。这种情感,应该是属于亦舒式的情感了。所以我喜欢读她笔下的爱情,像读自己的爱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