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脑卒中局部脑血流量与CT检查
(2012-02-03 21:18:30)
标签:
苏北人民医院扬州黄显健康幸福健康 |
我院脑卒中局部脑血流量与CT检查
及临床防治的分析研究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
我院是国家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医院,近十年来使用TCD三维像彩色经颅多普勒血液分析是目前国内外常用的脑血流量(rCBF)测定方法,属功能性检查,能及时反应脑部的血供情况,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治有重要指导意义,为探讨脑梗病人rCBF复化与CT及临床防治的分析研究,我院对2009年1月以来部分脑卒中病人的rCBF、CT及临床防治的关系总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能有病例符合脑卒中临床诊断,发病后至少2次头颅CT或MR检查证实有脑卒中改变者,对照组62例,为我院门诊及住院的非脑病,无心血管病病人,其中男比例中女16例,年龄49-82赚钱,平均67.8岁,其年龄、性别与病例组比较无差异。
1.2检查方法,本组所有脑卒中病人按第二届全国脑面管病会议制定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平分标准》,分为轻(0-15分)、中(16-30分)重(31-45分)3型,所有病例均接受头颅CT和MR检查,初次检查时间在发病后1小时-9天,初次检查阴性者复查时间在发病后3-15天。以三维影像彩色经颅多普勒测定方法,采用以色列RIMEND公司、新型全数字经颅全数字,经颅多普勒仪Digi-Lite,融入了周围血管超声影像技术。rCBF值以ml, 100g-1、min-1表示,同时显示彩色脑血流分布。CRBF与CT检查时间间隔3-18天,平13.5天。
2、结果
2.1临床表现,神经功能拉出度缺损36例(53.59%)中度及重度缺损各16例(23.78%)。伴有不同程失失语24例,智力障碍(2例,吞咽困难8例、锥体系症状4例,精神症状比例癫痫发作1例,闲锁综合征2例。
2.2 CT与MR表现初次头颅CT扫描发现低密度灶者40例(56.98%),第2交阳性者18例(26.19%),CT总阳性率82.96%),2例复查阳性。梗塞部位:一侧基底节还梗塞者10例,枕叶及顶叶有梗塞者10例,枕时及顶叶有梗塞灶者各10例,额叶6例,颞叶、丘脑及脑干梗塞各2例。为多发性脑梗塞者26例。梗塞面积最小0.35cmX0.37cm,最大6X8.5 cm,平均(1.64±0.89)x2.4±1.5)cm。
2.3rCBF检次性况,本文60例正常对照组不同年龄段测定的VCBF值,4-55岁(63.5±12.1)ml、l100g-1、min-1,61-65岁,(61.2±10.3)ml、100g-1、min-1,66-80岁,(59.1±11)ml、100g-1,对照组个体左右大脑半球及各脑时间VCBF无显著差别,相同年龄段男女之间rCBF低于正常对照者52例,(75.14%)均值(50.11±9.12)ml、100g-1、min-1,其中10例(15.12%)低于30ml、100g-1、min-1,24例(35.01%)40ml、100g-1.min-1,36例(53.92%)低于50ml、100g-1、min-1.病灶对侧 VCBF低于对照组者40例(57.12%)均值(55.01±9.61)ml、100g-1、min-1。病灶侧 ,病灶对侧,正常对照间rCBF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
2.4 rCBF与CT,临床表现的关系,CT扫描基底节梗塞者VCBF降低主要反应在同侧颞叶的中央后因中部,颞上回后部,颞中回中部、及额中回后部,其均值(41.01±8.01)ml、100g-1,min-1,与对侧相应部位48.01±8.71)ml、100g-1、min-1比较差异显著,P<0.01,其它部位梗塞rCBF的减少基础反应在梗塞灶对应的皮层,rCBF与CT检查的部分符合情况见表1.,梗塞灶大小与VCBF之间呈岁相关,但无系统学意义,相关系数V=-0.318, P>0.05。梗塞灶越多日rCBF
降低越明显。临床神经功能轻度缺损者rCBF两侧均值(59.17±9.79)ml,100g-1,min-1,中度缺损者均值(53.17±9.01)ml、100g-1、min-1,重度缺损者均值(47.16±7.95)ml。100g-1、min-1。rCBF值低者临床意识障碍,智能减退,失语、偏音。球,球麻痺及植物神经症状发和班级高,临床症状体征与对应半球(脑干)rCBF降低(低于对照组10ml,100g-1 min-1以上)符合情况见表2
rCBF
异常
正常
合计
rCBF
异常
正常
合计
3讨论
本组病例中,病灶侧rCBF普遍低于对侧及正常对照组,说明梗塞侧存在持续血供不足,预料在梗塞早期更低。本组病人病灶对侧的局部或半球血流量亦较其他部位或正常对照组降低,其机理可能有:(1)与梗塞远隔效应有关;(2)神
对脑卒中的预防与干预,我院是国家卫生部重点研究中心。我院脑卒中健康管理研究认为:
我院“健康管理研究”结果显示影响中老年脑卒中产生的相关原因较多,涉及到:脂肪肝、高脂血症、高血压、等代谢性疾病高发,而且以男性为主。我市中老年人员体检报告显示:参加体验的218人中,患高脂血症为40.76%,患脂肪肝为39.81%,患高粘滞血症为26.07%,患高尿酸血症为11.37%,血糖增高为6.63%,代谢疾病阳性率超过60%,多数为男性。以“代谢综合症”为特点的富贵病已成为威胁我们健康的最大杀手!
代谢性疾病
代谢性疾病指的是代谢异常引起的疾病,同时代谢疾病也多伴有肥胖。代谢性疾病包括:血脂紊乱、血脂增高、高尿酸血症等。黄显认为,代谢性疾病与人的生活方式有关,如饮食、运动等。热量摄入多,不运动,加之精神紧张,压力过大会促成代谢性疾病的发生。代谢性疾病会引起系列疾病的发生,可以发生动脉硬化,进而伴发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和脑血管病。严重的脂肪肝可导致肝功能异常,甚至肝硬化。所以说,代谢性疾病是万恶之源。同时代谢性疾病早期是可逆的,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是可以预防上述一系列疾病的发生发展。
可能的发病原因
黄显认为,在这些患病的人群中,大多数人的单位福利待遇比较好,“免费餐”中油炸食品较多,职工在用餐中营养搭配不合理,是导致代谢性疾病高发的诱因。但最主要的是,一些白领男士经常出去应酬,不注意控制自己的饮食又缺乏运动,最终导致血脂、血粘度异常,脂肪肝,高血压,甚至血糖增高,严重者患糖尿病。另外,必须一提的是,有的人在拿到体检报告后,发现自己的血脂、血压高了,完全不当回事,有的人头一星期注意一下饮食或做锻炼,但以后就放弃了。可见,一大部分人对代谢性疾病没有明确的认识或不注意。
黄显建议:
1.注意心理调节。目前研究表明压力与代谢有一定的关系,所以要注意劳逸结合,做好心理调节,避免高度紧张和压力过大。
2.热量比例要搭配好。总热量根据人的身高、体重、运动量来确定,以相关专家或营养师建议为准。其中淀粉占总热量的60% 65%,蛋白质占总热量的10% 15%,脂肪不得超过总热量的30%。
3.戒烟限酒。要戒烟,高血压患者要戒酒。其他人要注意限酒,白酒每天不超过25ml,啤酒每天不超过356ml,红葡萄酒每天不超过150ml,糖尿病患者最好喝干红。
4.循序渐进做运动。以有氧运动为主,每天40分钟以上,但不主张大运动量。关键是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并循序渐进,坚持到底。
5.定期体检。代谢性疾病除了肥胖外,其他病症没有明显的临床体征,必须经过生化学指标来诊断。所以,人们要定期体检,有高血压、糖尿病家族史的,或40岁以后的人每年要体检一次。
饮食疗法:
1.减少主食的摄入。主食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过多的碳水化合物很容易在肝脏内转化成脂肪。每天主食不要超过6 7两,每天至少吃1次玉米、小米等粗杂粮。
2.多吃蔬菜和水果。蔬菜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后者在脂肪的吸收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每天蔬菜不少于1斤,水果不少于2两。
3.适当吃肉。其实营养不良(主要是蛋白质不足)也可以引起脂肪肝,这种营养不良性的脂肪肝其实并不少见。因此,每天吃适当的富含蛋白质的肉类、奶和鸡蛋也是非常必要的,完全吃素对脂肪肝病无好处。每天肉类2两、鸡蛋1个,牛奶(最好是脱脂奶)半斤是比较合适的。
4.经常吃豆制品和木耳、蘑菇等菌类食物对脂肪肝有好处。
5.不宜吃夜宵,不宜在睡觉前吃东西(水果例外),睡觉前摄入的能量非常容易转化为脂肪。
6.以下一些补充品可以改善体内脂肪的代谢,对脂肪肝是有利的:卵磷脂、鱼油、维生素 E、维生素 B族等,最好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服用。
黄显的健康处方:
我院进行了“健康管理健康管理”将对每个人的各种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预测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预防和控制。帮助您远离致病危险因素,改写您年轻时用健康换财富,现在用财富换健康的人生历程。全国“健康管理研究”大会上,众多发言的专家们都指出,不能忽视亚健康,亚健康如不加重视,就会发展成为疾病。专家们特别强调,每年至少要保证一次定期体检。南京市中医院的周相教授指出,体检能让你及时了解肌体的功能衰减老化及体内垃圾是否过多。如体检心电超声能了解心脑的冠状动脉改变等,查血可了解血脂、血尿酸是否过高等。
在体检的基础上,医生们应该加强健康管理,对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的管理,提供科学的健康指导,进行健康生活方式的干预,防治疾病。有研究表明,合理的膳食、适当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加上充足的睡眠,可以使肿瘤得病几率下降35%,糖尿病减少50%,高血压下降55%,冠心病下降75%,使平均寿命延长10年。
摆脱亚健康注意四大平衡
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的黄显教授为摆脱亚健康开出“健康处方”。他指出,生活中要注意四大平衡:一是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功能的平衡。按照巴甫洛夫学说,白天人处于兴奋状态,精力旺盛,晚上就要处于抑制状态,睡得更香。二是膳食结构的平衡。要按营养学的比例,科学合理地配比“糖、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电解质、水”七大营养要素,50多种营养物质的摄入是防止肥胖、代谢紊乱综合征的最佳调节方法。三是脑力劳动与体能活动的平衡。现代脑疲劳的人多了,体力活动越来越少,华佗的“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正说明了生命在于运动,每天散步或慢跑应达到1.5-2万步,以身体舒适为宜。四是人的情志平衡。每天要达到情志流畅,这样才能身心健康,对学习、工作、生活充满信心与希望,否则容易积郁成疾,产生不良后果。
黄显教授还介绍了八种“吃掉”亚健康的办法:失眠健忘时,多吃富含钙、磷的食物。含钙多的如大豆、牛奶,含磷多的如菠菜、栗子、葡萄、鸡、土豆、蛋类。神经敏感时,可以适当地吃蒸鱼,但要加点绿叶蔬菜。筋疲力尽时,可以在口中嚼些花生、杏仁、腰果、胡桃等干果,对恢复身体有神奇功效。眼睛疲劳时,可在午餐时点一份鳗鱼,因为它含有丰富的人体所需的维生素,另外吃些韭菜炒猪肝也有些功效。大脑疲劳时,花生、瓜子、核桃、松子、榛子等坚果对健脑、增加记忆力有很好的效果。压力过大时,维生素C具有平衡心理压力的作用。脾气不好时,钙具有安定情绪的效果,牛奶、乳酸、奶酪等乳制品以及小鱼干等,都含有极其丰富的钙质,有利于消除火气。丢三落四时,应补充维生素C及维生素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