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香门第专刊》2023第1期现代诗嘉宾点评
(2023-02-01 10:00:41)
【诗友原作】
闲话无缘
曹玉双
我无法行走在
幽长的雨巷
更无缘认识
那个结着愁怨姑娘
我没为一棵
开花的树存照
也无缘去验证
春风十里不如你
我没有去
观赏过月芽泉
但同情它
瘦弱孤独的样子
我没有行走在
九寨沟区域
但人间仙境
印在我心底
无缘去康桥体会
当年才子的感受
却可在仰望彩虹时
怒发心花
我在已无父无母的人世
独自体味着
这所谓的美好年代
了无牵挂
是活得何等无趣
在这辽阔的云泥之间
体会一个
渺小之人是如何
与风雨炎凉
做着持久的无谓之战……
【宋曙春老师点评:】
情绪是诗歌的生命。情绪的独特性决定了作品的独特性。
曹玉双在《闲话无缘》中所表达的,显然是一种孤寂、沉郁、怀伤。隐隐可见汉武帝刘彻《悼李夫人赋》“惨郁郁其芜秽兮,隐处幽而怀伤”,唐元稹《酬乐天叹穷愁》“老去心情随日减,远来书信隔年闻”之中那种悲忧和无奈。且不论这样的情绪与节庆之喜是否相适,只就作品本身而言,确有其独到之处。
开篇即以数个无法企及的场景,表达与新春佳节的“无缘”,以至“无奈”。这里用了大家熟悉意象,“雨巷”中“结着愁怨的姑娘”、现代诗人冯唐的作品《春》中的名句或影视或现代歌曲“春风十里不如你”、敦煌鸣沙山几乎被黄沙掩埋的瘦弱的月牙泉、美丽的九寨沟、英格兰那座以剑桥大学和徐志摩而闻名的康桥……以“典”入诗,是古今写诗之常法。引用历史或古今文学作品中的人或事或情感或涵义,强化作者自身某种愿望或情感,词句凝练,生动形象,意蕴丰富,简洁含蓄,言近旨远,引发读者联想和思考,从而理解内藏其中的意图。
读到这里,似乎以为作者是在节日里感慨,不能前往如此美妙之地。接下来,却突然带入与双亲隔世之痛,以及有此而生的无牵挂、无趣、无谓和自我的渺小与挣扎。强烈的反差,反衬作者心理,柔弱地、幽幽地道出情感的曲折变化,在节日特定时间,渲染了悲凉气氛。翻手即是一幅“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黑白水墨孤身羁旅图。寓情于景的手法,渲染冷落凄凉的气氛,突出地表现了无尽的幽思孤怨。
但我以为,诗中的情绪过于低迷,让人不免压抑。何必“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且应“青山遮不往,毕竟东流去”!若能如此,便是“观鱼胜过富春江”了。
【诗友原作】
舞 台
李梦山
春天款款走来
春节的大幕
也徐徐拉开
生旦净末丑
都跃跃欲试
想登上历史舞台
伏羲施粉黛
文王插金钗
秦皇汉武英姿
豪气放异彩
千年古国新春新时代
叩拜老祖宗
敢问您们属于啥流派
落叶总要寻根脉
游子乡愁
久久撞胸怀
苦寒熬过花自开
万里长征
华夏子孙容颜改
历代君王
汗颜问苍天
下里巴人登舞台
“球霸”施尽阴招都无奈
汉奸污吏更是蚁撼槐
春风扫阴霾
鞭炮声中
大红灯笼挂起来
【宋曙春老师点评:】
第一感觉是手法阔大。纵横运笔,远古至今,伏羲文王、秦皇汉武、新的时代。几句之内,跨越千年,让历史的和春天同在大舞台上,叩问何许人也?略输文采,稍逊风骚,弯弓射雕,俱往矣!看今朝,尽是风流人物……
第二感觉是意气豪迈。无论这个大舞台谁曾粉墨登场,与新的时代相比,都会汗颜!无论曾经多少阴霾,都在轰响的爆竹声中,都在高高升起的大红灯笼中,化作乌有!被称为“下里巴人”的人民,新时代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中国人民,豪迈地跨入新的一年。正是“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热闹欢乐、万象更新,前景光辉灿烂,未来无限光明,改革进取,除旧布新,强国富民。这是多么乐观自信豪迈的新春之喜。
第三感觉是余音绕梁。作品结尾,并无激昂口号或泛泛抒情,只是一个节日常见之景,“鞭炮声中/大红灯笼挂起来”。除了节日,胜利和成功,不也是有鞭炮灯笼么?我们这三年盼的是什么?即将收获的是什么?未来还将是什么?“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作者寓寄美好向往,尽在这余音袅袅的深长意味和深远意境之中了。
本期编辑:常青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