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帽峰山农耕 |
分类: 嘟嘟游记 |
五一节的第一天,我参加工作坊,儿子独自一个人去参加了亲子游。儿子每次到广州都喜欢去坐无人驾驶的APM,这次的工作坊地址在珠江新城的丽思卡尔顿酒店,我们住在南方医院,刚好可以坐地铁到林和西,然后从林和西坐APM到大剧院下,所以这三天都可以让儿子享受一下无人驾驶的感觉!
中午他们在农村享用自己带的午餐,因为头一天太累,这一天的午餐还是aivy阿姨和叔叔一起带着嘟嘟去买的。下午课程本来有一个小时的静心时间,我没有参加,我想着如果儿子在下车的第一时间能看到妈妈,一定会很开心。儿子一下车就给了我一个狠狠的拥抱,并把他下午亲自做的酵素送给了我。一路上都在跟我分享,他上午拿着锄头去除草、播种和浇水的感受。因为同行来的轩怡姐姐8岁了,参加的是大孩子组,而我当时想让嘟嘟和姐姐在一个组,所以嘟嘟参加的也是大孩子组。而大孩子组用的是大锄头,嘟嘟这一天也是用的大锄头,但整个活动嘟嘟都坚持下来,没有喊累!
孩子们抡起锄头,耙子在田间除草,抱怨连连“早知道这么辛苦我就不来了!”“要锄到什么时候才干完啊?”
我听着,笑着,也想看看接下来发什么?
结果是,半小时在烈日下除草,孩子们的抱怨慢慢少了。有的孩子默默无言地沉浸在挥锄之间,有的孩子总找那种长得高根很深的野草来锄,有的孩子选择和同伴合作锄一个地方的杂草,有的孩子蹲下来观察泥土里的小生物……
更有趣的是,有两个被分到小组的孩子自动跑到大组来,主动要求使用锄头除草。其中一个乐呵呵地帮大哥哥除草以显示他有能力挤身进大组,另一个则着迷于体验使用锄头这个工具。
当孩子们抱怨的时候,我们做老师的,只需要倾听孩子的情绪,在一旁默默关注着。等孩子们情绪流淌过后,孩子们体验到了在土地上劳动的滋养和成就感。在这过程中,有的孩子在体验如何使用工具,有的体验与同伴合作,有的体验认识泥土里的小生物……这是个尊重每个孩子独立探索的过程。
在田间劳作时,不时听到孩子们大呼小叫的声音。
比如一只癞蛤蟆跳到某个孩子的脚边[惊讶]旁边的一个孩子因为紧身随手拿起一根枝条抽打了一下癞蛤蟆,癞蛤蟆受了点伤。所有的孩子瞬间都紧张得怵在那里不知如何是好。小何老师很淡定地走过来,说:“它是大地的朋友,我们请它离开就可以了,不必伤害它。”我正拿起小铲准备“请”它离开,一个大孩子说“我来!”一场小惊吓就平静了。
另一个画面:在田间忽然传来惊恐的哭声,一个小女孩因为有小虫爬上她的鞋子而吓哭了。雪怡老师来到她身边,蹲下来,帮她赶走虫子,然后陪她站在田里,一直到她慢慢渡过了害怕的情绪,收起了泪水。
回程的车上我问她“你现在还害怕吗?”她笑得可灿烂了,说小虫子嘛……
这让我想起一个外国小女孩,从小跟父母在野生丛林里长大,大象,猎豹,蜥蜴……是她的玩伴。而城市长大的孩子因缺乏与大地的连接,对自然中的小生物因陌生而害怕。
倾听孩子的情绪,和孩子一起亲近土地吧!
这一天,嘟嘟真的很开心,嘟嘟对我说“妈妈,轩怡姐姐说很累,不好玩,我也觉得很累,但我觉得很好玩!”孩子在这个过程真正的用心去体验了,听老师讲,嘟嘟在整个活动的状态都很好,很快就融入了整个活动中,很愿意和小朋友分享,而且对环境的保护应该是在所有孩子中做得比较好的!喜欢这样的亲子活动,教育,学习,成长,乐趣,都在这样的体验过程中发生着…..
2015年5月7日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