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开在哈尔滨老洋房里的那些咖啡馆(二)

标签:
转载 |
分类: 诗情画意与其他 |
原文地址:开在哈尔滨老洋房里的那些咖啡馆(二)作者:冰城馨子
露西亚咖啡馆
![[转载]开在哈尔滨老洋房里的那些咖啡馆(二) [转载]开在哈尔滨老洋房里的那些咖啡馆(二)](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老俄侨家庭咖啡
开在哈尔滨老洋房里的那些咖啡馆(二)
冰城馨子
“咖啡是哈尔滨城市的与生俱来,它是婉约的浪漫也是不懂干涸的河流。”
在写《开在哈尔滨老洋房的那些咖啡馆》的系列介绍中,在查找历史资料时,发现了这句对哈尔滨与咖啡的描写。我一个字一个字的咀嚼,深感它们的内在和份量。
哈尔滨特殊的历史形成,不但俄式西餐普及,也是中国最早传入咖啡的城市之一。咖啡和红茶很早就被侨民带入了哈尔滨的生活,三十年代的哈尔滨就有260多家西餐厅和咖啡馆了。节克坦斯剧院
、米尼阿久尔、马尔斯、桑托斯等茶食店,都是哈尔滨当时非常有名气的咖啡店,有人描写当年的哈尔滨“在侨民的客厅里、在繁华街道上的西餐厅、咖啡馆里,都飘散着咖啡的香味。”
华俄后裔胡泓老师的露西亚咖啡西餐厅,是我接触哈尔滨老房子咖啡厅的第一家,想追寻现在开在哈尔滨老洋房里的咖啡故事,便是缘于胡泓老师描写俄侨在哈尔滨生活的小说集《哈尔滨的忧伤》中的《小咖啡店靠窗子的餐桌》。
![[转载]开在哈尔滨老洋房里的那些咖啡馆(二) [转载]开在哈尔滨老洋房里的那些咖啡馆(二)](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晚秋一个风和日丽的周末,我开始了在自己生活的城市里的老洋房咖啡馆游。一个人,穿着薄呢大衣,走在秋叶纷飞的晚秋。再次坐在露西亚咖啡厅,恍惚之间,看到了当年自己坐在靠窗子的小桌前......
![[转载]开在哈尔滨老洋房里的那些咖啡馆(二) [转载]开在哈尔滨老洋房里的那些咖啡馆(二)](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西头道街57号:露西亚咖啡西餐
从南岗公司街78号老洋房咖啡店打车,来到中央大街上这幛老洋房里的露西亚咖啡馆。第一次遇见露西亚是2007年的晚秋,当时看到这门窗前爬满藤蔓的咖啡屋时,带着惊喜推门而入,看到的这似曾相识的俄罗斯人家,让我思绪万千。
第一次来我就喜欢上了靠窗子的小桌子,就是胡泓老师写的《小咖啡店靠窗子的餐桌》的位置,虽然我比这个故事中的女人要从容一些,但她的那第一次局促的感觉我能懂。
这里还是哈尔滨老俄桥纪念馆。墙上的照片中有一个漂亮的俄罗斯女人,这是一个生在中国小镇横道河子、在哈尔滨生活了九十一年的俄罗斯女人。房间里的这些家俱、照片及一些物件,都是她留下来的,它们仿佛在告诉后人,曾经在这个城市生活过的俄侨对这片土地的眷恋,对这个城市生活方式带来的影响。
我曾多次和朋友、或者陪来哈尔滨的朋友到过这里喝咖啡,吃西餐,那厚厚的一大叠留言薄上,有着我们写下的留言,每次来都会找到以为前的看看,恍如昨世。这里不但成了哈尔滨的网红店,还被美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最好的五十家餐厅”。据说电视剧《悬崖》有一集都是在这里拍摄的。
后来朋友介绍我认识了这个咖啡店的老板、也就是《哈尔滨的忧伤》的作者湖泓老师,一个有着华俄血统、多才多艺老帅哥,我被他的故事他的情怀打动,曾用大篇幅拍写过《露西亚的雕刻花园和她背后的故事》。
一晃大约有八、九年没来了,还好,依然如故。我要了杯薄荷味的俄式红茶,对我来说,这份清香就是露西亚的味道。与店主美女思娇聊天,巧的是她说刚在平台上给我留过言。她还说坐在窗前的两个客人还提起过我,才发现原来是一位网上神交的姐姐。姐姐说看到我发的老俄侨私房菜就来了,结果错进了露西亚,但有缘的是我们在这里邂逅。
思娇说胡泓老师晚上会过来,让我多呆一会儿。因为时间不早了还要走两个地方,我便匆匆告辞。晚上接到胡老师的电话,邀我哪天再去尝尝他做的俄侨餐,盛情之间我似乎已经嗅到了那别样的菜香。
![[转载]开在哈尔滨老洋房里的那些咖啡馆(二) [转载]开在哈尔滨老洋房里的那些咖啡馆(二)](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开在哈尔滨老洋房里的那些咖啡馆(二) [转载]开在哈尔滨老洋房里的那些咖啡馆(二)](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开在哈尔滨老洋房里的那些咖啡馆(二) [转载]开在哈尔滨老洋房里的那些咖啡馆(二)](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开在哈尔滨老洋房里的那些咖啡馆(二) [转载]开在哈尔滨老洋房里的那些咖啡馆(二)](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开在哈尔滨老洋房里的那些咖啡馆(二) [转载]开在哈尔滨老洋房里的那些咖啡馆(二)](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开在哈尔滨老洋房里的那些咖啡馆(二) [转载]开在哈尔滨老洋房里的那些咖啡馆(二)](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开在哈尔滨老洋房里的那些咖啡馆(二) [转载]开在哈尔滨老洋房里的那些咖啡馆(二)](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端街4号:老俄侨家庭咖啡馆
中央大街的附近的老俄侨家庭咖啡馆,前段时间我刚介绍过,上午看朋友圈那里已经开始排队等桌了。这个今年春天才诞生的家庭咖啡馆,可以让我们更深更多的了解和体验当年的俄侨生活。
进门穿过一楼俄侨餐馆,经过后院的博物馆上二楼,就是典型的老哈人家——老俄侨家庭咖啡馆。顾名思议,走进家庭咖啡馆,就像来到了当年的俄侨人家。一条幽长的走廊,分别有大客厅和小套间、中客厅、小客厅,还有面包、咖啡间,卫生间。
高高的举架,油黄的门和窗子,飘逸的窗纱,拉桌、茶几、柜子、油画、花瓶、台灯、钩织台布、咖啡杯、老唱机等,是那么的熟悉,沙发上随手放着的毛衣、大披肩,仿佛是主人匆忙离开,那看似的凌乱中却透着一份精心布置的匠心。
从那些摆放的照片、雕塑、花儿、手帕、茶盘、形形色色杯子,甚至是过去的一个老衣架上挂着的刺绣中,你都可以感受到岁月的气息。精致的生活方式,温馨的生活态度,浪漫的生活格调,如梦般的老俄侨人家。
老宋说傍晚的时候宝蓝色的天空透进来特别好看,所以我从上午一直在这里坐到黄昏。室内鹅黄色温暖的灯光,与室外宝蓝色的天空映照,有位佳人站在阳台上喝着咖啡,望着街景,一幅唯美浪漫的画面。
这里不能只来一次,需要慢慢仔细的观察、感受,这里不同于后期打造出来的民俗风情,那墙那门那窗那桌那椅那摆设杯子,都是来自上个世纪中期前后,有着太多的故事刻在了它们的身上。
老俄侨的生活方式,潜移默化地对影响了那个年代的哈尔滨人,哈尔滨人现在的很多生活习惯和方式都留有俄侨生活的印迹,这也是很多人喜欢并怀旧的情感所在。
通江街82号:老会堂音乐厅爱乐咖啡屋
漫步来到通江街的老会堂音乐厅,遗憾的是老会堂音乐厅修复开业有几年了,我只是在前年参加过一个朋友的音乐会。对这幢老建筑最深的记忆,是改造前的傲古雅咖啡馆,这个开在老洋房里的咖啡馆是当年绝对的网红,《萧红》、《黄金时代》、《哈尔滨记忆》等电影电视剧都在这个老教堂咖啡馆里找到过老哈尔滨的影子。
2013年老会堂改造前夕,我曾经写过一篇《致逝去的开在老会堂里的咖啡馆》,曾经写道:“我和许多热爱着这个开在老教堂的咖啡馆人们一样,一次次来到这里,与它道别。与其是送别在这里静默与热闹了八年的傲古雅,还不如说是道别一段内心的故事。因为傲古雅咖啡馆永远都会在,我们告别的是那个有着妙曼的彩玻璃的圆窗,那叫作科林斯柱撑起穹拱的、开在老会堂里的傲古雅咖啡馆,还有它曾经带给我们的那些微妙的怀旧感。”
哈尔滨老会堂音乐厅,史称"哈尔滨犹太总会堂"、"哈尔滨犹太老会堂",1909年1月15日落成并启用,是哈尔滨犹太人宗教、文化、经济和社会的管理中心。2013年2月,哈尔滨市政府斥资1亿多对犹太老会堂区域进行了全面的改造。改造后的犹太老会堂,一二层为音乐厅,每天精彩的表演,再现着哈尔滨西洋室内音乐的辉煌。
去年我在朋友圈里看到老会堂音乐厅的三楼开了咖啡厅,这个傍晚来到这里不是为了听音乐,而是专程看看咖啡厅。
推开老会堂的大门,便发现两旁有着古铜色大门的咖啡屋。我看到了曾经熟悉的细长的圆顶的窗子,这让我非常惊讶,还有点疑惑,我原来分别看到的是宽宽大大的现代咖啡厅的情景啊?!因为这一天走了数个咖啡馆,实大是不能再喝咖啡了,不坐下来就无法从容,所以只是匆匆拍了几张照片便离开了。此时,音乐厅里传来袅袅的钢琴声。
回来查找资料介绍我才恍然大悟,真是太孤陋寡闻了,原来老会堂的三楼上开的是“音乐书吧”,我竟然没发现指示牌,所以错过了。这个音乐书吧的规模不小,可以同时容纳上百人,除了阅读,这里还举办小型演出、音乐主题沙龙讲座等,当然读书还有咖啡陪伴,是个不可我多得的好去处。
一楼这个咖啡厅叫老会堂音乐厅爱乐咖啡,应该是新开不久。当咖啡馆遇到老洋房、音乐、书,仅这几个元素就足以给人美好愉悦的想象,需要的是花时间来坐下来感受一番。
从老会堂音乐厅爱乐咖啡屋出来,穿过几条街,看到路边有好多灯火通明的特色小店。好久没这么出来慢慢地走走了,发现我们的城市还真是很美的。
看到教堂广场的街角有一个咖啡店,想着坐在里面喝着咖啡,望着夜色里教堂的感觉便推门进去。不巧的是,刚刚打烊了。我看了下表,晚六时。好好,走了一天,两万多步,腰隐隐作痛,该回去了。不过竟然不太累,因为这天的探店收获很大。
![[转载]开在哈尔滨老洋房里的那些咖啡馆(二) [转载]开在哈尔滨老洋房里的那些咖啡馆(二)](//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开在哈尔滨老洋房里的那些咖啡馆(二) [转载]开在哈尔滨老洋房里的那些咖啡馆(二)](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咖啡馆对于我来说,就像是与一个不一定常见面的朋友。你在那,我就心生温暖,就有一份浪漫的企盼。
老洋房里的咖啡馆,更像是一个能够穿越时空的隧道,能够让你触摸到时光流逝的痕迹,听到自己一路走来的声音。
![[转载]开在哈尔滨老洋房里的那些咖啡馆(二) [转载]开在哈尔滨老洋房里的那些咖啡馆(二)](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前一篇:[转载]蓝凤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