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不上晚自习,家长应该怎么办?(三)
(2009-02-07 21:59:12)
标签:
教育素质教育育儿晚自习家教家长学问 |
素质教育的观念是提出来了,现在,学生是有了很多的能够自由支配的时间了,但这些时间用来干什么?怎么干?这似乎是一个至今尚未很好的解决的问题。
孩子不上晚自习了,有了更多的时间。在这些时间里,他们或者是呆在家里,或者是开始提前进入社会。呆在家里的他们,在没有家长及时有效的监控的情况下,是在自主学习,还是更加迷恋网络?是每天都有进步,还是整日无所事事、想入非非?提前踏入社会的他们,是在以健康的方式加强或者与同学,或者与社会的交往以提高他们的能力,还是会不由自主的接触一些他们本来不应该接触的事情或人员?这些都是不得不担心的事情。
既然初衷是好的,那我们希望相应的措施也应该及时到位。比如:国家和社会应该给他们提供更有利于他们全面的、首先是健康发展的条件和设施。应该政府来投资兴建并负责管理能够提供给学生进行有益的活动的场所,并最好能免费至少低收费运营。政府应该有专门的机构或在现有机构中指定专门的职能部门来指导学校至少是帮助学校对学生的课外活动进行指导或者至少进行跟踪调查,以便能够尽快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说了这么多了,家长到底应该怎么办呢?
当然,有些家长可以不必考虑这个问题:一、有充分的理由再也不会去考虑孩子是否会有出息的;二、已经有充分证据可以确定,不需要你操心,你的孩子一定会有出息的;三、有充分理由可以使你确定,你操再多心,你的孩子也不会比现在更有出息的。除此之外,都需要适当考虑。
第一:家长必须有正确的认识,素质教育的实施对你、对你的孩子到底意味着什么?你打算怎样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帮你的孩子确定自己的方向?当然,如果你也认为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你的孩子不再需要认真学习也随你的便。
第二:根据你的家庭情况和孩子的特点确定你所能做到的事情。比如,你是否有足够的时间和能力来指导你的孩子的日常学习和健康全面的发展。如果没有,你是否已经做好了应对的准备。比如你是打算让孩子完全自主或者放任自流,还是打算宁愿自己再多苦些多累些也要帮助孩子在新形式下先养成好的习惯后再适度放手呢?你是否有与孩子共同进步的打算。你自己觉得是不是也应该多利用空闲时间或者多读些书,或者多和孩子一起到户外走走呢?
第三:如果也你打算借此机会多发展一些孩子的特长的话,你是否已经真正准确的确定了孩子的兴趣点和特长点了呢?如果还没有,你是否已经开始着手准备进行寻找了呢?要知道,孩子发展的黄金时间可只有那么几年呀!一旦错过了,将是永远不可能找回来的。
第四:如果你仍然特别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你是否知道该怎么做?你是否知道你的孩子在学习上是已经全面均衡的发展的很好了,还是有偏科现象?如果他的学习成绩还不能令你满意的话,你有什么具体的打算?是靠他继续自己努力下去,还是应该提供更切实有效的帮助呢?这种帮助是来自于你自己的能力还是借助社会的力量,比如适当的去请家教?在此提醒一句:我还没怎么见过纯粹因为请家教的原因使学生的成绩获得大幅度提升的。
请家教的原则有两个:一是学生自己很想这样做(很遗憾,这种情况很少),二是学生只有极少数学科有所不足。这两个原则缺一不可。如果学生并不想利用周末或寒暑假找家教来补课,只是迫于家长的压力才去补课是基本无效的;如果学生的各门功课的成绩都不理想,需要每门功课都补的话也是基本无效的。我曾经教过这样一个学生,她的成绩本来在班内就是前几名的,而且她的学习能力和综合能力都是比较强的。但在实行双休她之后她发现好多同学都请了家教,担心自己的成绩会被其他同学落下,也向家长提出请家教。当这位家长向我咨询这件事情时,我的答复是:如果这位同学也到了需要请家教这种地步的话,我的班主任也就不用干了。结果是家教没有请,而不到一个学期之后,她的成绩前所未有的到了班内第一名。
这也许只是一个特例,我的意思只是要告诉大家,在家庭教育的问题上,跟风也许不都是愚蠢的,但至少是不明智的。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世界,都是一个不同的个体。家庭教育是一门学问,新形式下的家庭教育更成了一门新的学问。在这门新的学问面前,谁率先开始考虑,谁就不但自己是受益者,谁的孩子也将成为最终的受益者。
一翻絮语,只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更渴望能成为引玉之砖!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