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教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

(2021-04-07 18:37:46)

人教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

1 学会尊重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在学习和生活中,知道怎样尊重他人。  

2.能力目标:培养尊重他人的品德,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自觉尊重他人,以赢得他人的尊重。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尊重他人,自觉遵守道德规范。

  教学重点:

1. 知道怎样尊重他人。

 2.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自觉尊重他人,以赢得他人的尊重。

 教学难点:  使学生懂得尊重他人的重要性,掌握尊重他人的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教具使用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看动画故事,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学习。我们先来看一个动画短片《问路》。看的时候要认真,看完后,我要请同学回答问题。  (播放视频频)。

  2、你们看懂了吗?是司机师傅欺负人吗?找同学回答。

 3、看来,不懂得尊重别人,是得不到别人的帮助的。在人与人交往中,尊重他人是最基本的礼貌。只有尊重他人,才能被大家喜欢,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板书尊重他人)。

 二、看图片,了解什么是尊重

 1、什么是尊重呢?同学们来看这几张图片,(课件展示)看看图上都画了什么?这些行为都是对谁的尊重呢?

 2、第一幅,扶盲人过马路,这是对残疾人的尊重。第二幅,给老人让座,这是对老人的尊重。第三幅,关心父母这是对父母的尊重。第四幅,见到老师问好,这是对老师的尊重。     3、图片上这些行为都对别人的尊重,那什么是尊重呢?其实很简单。尊重就是见面时的一句问候,给妈妈的一杯热茶,就是给老人让座,扶盲人过马路。尊重就体现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

 三、做游戏,体会尊重他人的意义

 1、那为什么要尊重他人呢?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游戏,这个游戏叫“照镜子”。游戏规则是这样的:两人一组面对面,一位同学做照镜子的人,根据提示做表情,另一位就当镜子,跟着模仿表情。

2、好,准备好了吗?现在开始游戏:  1)微笑(2)友好地打招呼(3)夸赞(4)生气皱眉(5)指责对方(6)大喊大叫

 3、好,游戏做完了,请同学们坐好。想一想,当你微笑时,镜子里的人怎么样?-当你友好的打招呼时,镜子里的人怎样?当你生气皱眉时,镜子里的人怎样?当你大喊大叫时,镜子里的人怎样?也就是说,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会怎样?你还从这个游戏中明白了什么道理?(因此,要想获得别人的尊重,你首先要尊重别人)。

 四、联系生活,了解尊重

 1、观看情景剧《好朋友》  、在我们的生活中,时时刻刻都需要尊重他人。要尊重我们的家人,朋友,同学,尊重我们身边的每个人。因为尊重他人,能使我们得到友谊和帮助。一起来看情景剧《好朋友》.  、观看情景剧《好朋友》.看后提问:美玲和小霞为什么能成为好朋友?

 2、观看情景剧《争吵》  、同学之间相互帮助,相互尊重,这样才能交到好朋友。可是有的同学却不懂得尊重他人,因为一点小事就争吵了起来。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观看情景剧《争吵》。看后提问:小明和李文为什么会争吵起来?他们应该怎么做?

  3、教师小结:从刚才的事例中,同学们看到了不懂得尊重他人,会失去朋友,不能与别人友好的相处。懂得尊重他人,会收获友谊,甚至能帮助别人获得成功。

 五、听故事,感受尊重的力量。

 1、一起来听故事,来感受一下尊重的力量。听完思考:推销铅笔的乞丐为什么能成为一个成功的推销商?假如没有商人这句鼓励的话,结果可能是怎样的?同学们猜测一下。

  2、教师小结:一句简简单单的话帮助年轻重拾自信心,使他获得成功,这就是尊重的力量。

 六、讨论交流,怎样尊重他人

 1、尊重他人在生活中很重要,每个人都需要。那么我们该如何尊重他人呢?尊重父母应该怎么做?和老师同学相处应该怎么做?怎样尊重各行各业的人?在公共场所要做到什么?下面小组同学一起讨论,每个小组讨论一个题(把题发下去)。讨论之后,把你们的想法写在题纸上。

 2、小组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好,同学们讨论好了。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你们的看法。  •尊重父母应该怎么做?  •和老师同学相处应该怎么做?  •怎样尊重各行各业的人?  •在公共场所要做到什么?   

  4、教师小结:同学们说的都很好,我们以后就要像我们刚才说的那样去尊重别人。(课件展示)。

 七、写心声卡,升华尊重

 1、同学们,通过刚才的讨论交流,我们知道了该怎样尊重他人。那么对我们的爸爸妈妈,老师同学,或者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你们有什么想说的?你可以感谢他们对我们的尊重关爱,也可以想表达对他们的歉意,下面就让我们把自己的心声写下来吧。

  2、学生写心声卡。学生交流后贴在黑板上。

  八、谈收获,明确尊重的含义  

1、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回答。看来同学们都懂得了要尊重他人。那到底什么是尊重呢?一首小诗告诉了我们答案。一起来读。学生齐读诗歌。

 2、教师寄语: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孟子曾说过“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一个人在与别人交往中,如果能很好地尊重别人,那么他一定会得到别人百倍的尊重。希望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都能做到尊重他人,尊重自己。  教学反思  本堂课围绕“学会尊重”这条主线,设计了“什么是尊重”,“为什么要尊重”,“怎样尊重”“制作心声卡”几个主要环节,设计科学恰当,结构严谨,逐层递进,各环节间关系密切,过渡自然。教学形式丰富多样,采用了做游戏,看故事,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其次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交流,体现了心理课的生活化和实效性,较好地的落实了教学目标。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教学环节虽然多,可是都没有展开,学生交流合作不够深入,没有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探究式的课堂教学。采取的游戏,体验活动太少,学生没有真正参与进来,没能从内心深处认识到尊重他人的重要。  

 

2. 学会宽容

 教学目标

2.懂得宽容的意义,养成友爱宽容的品质,进一步完善自我,促进健康成长。

 2.学会如何拥有一颗宽容的心,明白宽容但和而不同。

 3.能运用恰当的方法分析说明问题。

  教学重点:懂得宽容的意义,学会如何宽容。

  教学难点:明白宽容但和而不同。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讨论、自主学习法    

 教学准备:教师课前制作课件、搜集资料,学生课前收集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1.播放校园剧视频。生认真欣赏。  师:这个视频片段反映了校园里发生的什么事?怎么解决的?  生:自由回答。师:像这种情景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经常遇到。如何解决这类问题呢?那就是要学会宽容。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宽容他人的话题。  

2.板书课题:学会宽容

 二、讲授新课。

  活动一:宽容让生活更美好

(一)读读,想想,说说。

 1.p12活动园案例:“感谢他们的宽容”

 2.照样子,想一想:  谢谢这位妈妈的宽容,如果这位妈妈不宽容,而是指责小楠,甚至和小楠的爸爸妈妈吵起来,很有可能损害两个小伙伴的友谊。  谢谢邻居的宽容,如果邻居不宽容……  谢谢车主的宽容,他的宽容让……

 3.说说:结合生活事例,谈谈你如何看待事例中人物的宽容做法。

 4.交流:你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请和同学交流一下,谈谈宽容对生活的意义。

(二)游览“宽容城”。

 1.依次欣赏p13“宽容城”三个特别的文化景点。

  2.想一想,交流:想象一下,“宽容城”中三处特别的文化景点对“宽容城”生活的作用。假如“宽容城”中没有了“宽容”,人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呢?

(三)阅读感悟。

 1.p13“阅读角”:宽容一一健康的维生素

 2.感悟:宽容让我们生活得健康、愉快。

 活动二:拥有一颗宽容心  

(一)案例分析。  

1.p14活动园案例:“公交车上拥挤”。

1. 想一想:  在生活中,你有宽容大度地对待他人的经历吗?当时你心里是怎么想的?

(二)  p15内容缺  

(三)阅读感悟。

 1.p16名言。  2.感悟。  

(四)看医生,治疗心“病”。  1.啄木鸟医生帮助大家找出了隐藏在心中的三条“虫子”。     2.治病方法:我们怎样才能消灭这些虫子,真正做到宽容他人呢?  假如因为有第1条虫子,让我愤怒而无法宽容他人,我会……  假如因为有第2条虫子,让我想要报复他人,我会……  假如因为有第3条虫子,让我不愿意原谅他人,我会……

 (五)读一读,想一想。

 1.p17案例。

2.想一想:  案例1中,班主任的做法是否过于严厉,你认为冒犯他人人格和尊严的行为,  可以宽容吗?  案例2中,如果小明的家人不严格要求小明,而是纵容他的玩火行为,可能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讲授新课。

 活动三:和而不同

(一)读案例,谈体会。

1. 阅读p18情景,分析原因。  分析:六2班的战火因为什么而烧起来,这时班级的和谐有什么影响?

 2.谈体会。  

(二)(二)召开主题班会。  1.召开班会:针对六2班出现的问题,班主任设计了“营建和谐宽容的班级生活”  的主题班队活动,让我们一起参加吧。  2.劝说:  对于那些不宽容的观点,我们该怎么说服他们呢?教材p18  3.感悟:通过学习结合实践,谈谈你对宽容的理解。  三、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2.学会宽容  宽容让生活更美好  拥有一颗宽容心  和而不同  教学反思

 

 

3.学会反思

 【教学目标】  1.懂得反思的意义,养成反思的行为习惯,进一步完善自我,促进健康成长。  2.学习从不同的角度反思自己。  3.初步掌握收集、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懂得反思的意义,养成反思的行为习惯。  2.难点:学习从不同的角度反思自己。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讨论、自主学习法、探究式  

【教学准备】教师课前制作课件、搜集资料,学生课前收集资料。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 谈话。  师:反思,听起来似乎是一个很抽象的话题。我们考试成绩不理想时,老师常让我们找一下自己的原因,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我们找原因的过程就是一种反思。生活中,反思的时候是很多的,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如何反思。  2.板书课题:学会反思

二、讲授新课。

 活动一:生活离不开反思  (一)回忆与思考。  1.回忆:小学阶段你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什么?  小学阶段你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  ……  2.思考:为什么这件事给你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  3.感受:这样的过程就是反思。

(三)交流与分享。  1.想一想:你反思过什么事情?进行了怎样的思考?  2.交流与分享:  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说说你的反思经验。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讲授新课。  

活动二:养成反思好习惯  (一)经验交流会,读一读,谈体会。  1.想一想:总结一下你反思的方法。  2.阅读P24“日记”。     思考:你能像这个同学一样反思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吗?  3.感悟:如何掌握反思的方法。

(二)选一选,说一说。  1.选一选:  这是毛毛同学的一份生活记录表,选择你认为特别需要反思的一项,在相应的方框内打“√”  2.说一说:  你这样选择的原因是什么?3.交流:看看其他同学的选择,他们的理由是什么?

三、课堂总结。

四、板书设计。  3.学会反思

 生活离不开反思  养成反思好习惯

 

 

4     地球——我们的家园

  一、学习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环保意识,珍惜我们生存的家园——地球。

2、能力目标:能够通过对环境问题的分析,懂得环境问题最终会危及人类自身的道理。

3、知识目标:认识我们生存的家园——地球,并了解环境问题的危害。

 二、重点:通过对环境问题的分析,懂得环境问题最终会危及人类自身的道理。

 三、难点:通过对环境问题的分析,懂得环境问题最终会危及人类自身的道理。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猜谜语:说它像球不是球,肚子里面啥都有。人物、动物和植物,  全都生活在里头。高山、森林处处见,江河、湖水向海流。天天围  着太阳转,猜猜它是什么球?

  一、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我们生存的家园】

1、找一找:我们的星球。

 2、我们的家园:请你描述一下你所生存的这颗地球是什么样子的!

 3、介绍:美丽的蔚蓝色星球。

 4、太空探险家:请阅读课本第28页活动园中的对话,思考并回答  下列问题:  1)假如离开地球,我们人类能生存吗?  

2)宇宙中是否能够寻找到人类的第二家园?

 5、相关资讯:  

1)还在幻想把火星当作人类的第二个家园吗?科学家告诉你不可能。  

2)和地球相似度最高的星球终被放弃!科学家:它在走下坡路。

 6、思考:目前,我们在宇宙中无法寻找到合适的第二家园,那么,我们能否自己创造出一个适宜人类生存的“第二家园”呢?

 7、介绍:“生物圈2号”

8、总结:地球是我们唯一能生存的家园。   

 9、我爱我的家园摄影展:地球孕育了人类,提供了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而自古以来,人类也在用自己特有的方式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请你分享一张照片,能让大家直观地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充分认识到地球的重要性,从而培养珍惜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环境问题敲响了警钟】

 1、思考:

 1)为什么科学家们那么急迫地想要找到人类的“第二家园”呢?

2)人类的活动带来了哪些环境问题?

 2、视频:环境污染、人口暴涨、人类还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

3、过渡语:近百年来,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人类需求的增加,地球越来越不堪重负。生物赖以生存的森林、湖泊、湿地等正以惊人的速  度减少;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因过度开采而面临枯竭;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大量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地球出  现了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

4、活动园:下面图片分别反映了哪些方面的环境问题?查找相关资  料,说说这些环境问题会带来哪些危害?(课本第30页)

 5、活动园:日本水俣病。

 6、讨论:  

1)日本的水俣病事件告诉我们什么?     

2)请你选择某个方面的环境问题,查阅资料,说说其带来的危害。然后,仿照水俁病的案例,试着也画出类似的关系图。深刻认识到环境问题最终将会危及人类自身。

(三) 课堂小结

如果人类不能尊重自然,对默默奉献的地球不去珍惜而是随意破坏,  必然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