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海南旅游田园城市幸福琼海新浪海南三亚微生活新浪名博三亚行 |

这是琼海电视台的主持人,谢谢她对“砗磲”的详细介绍。“砗磲”对我来说,是全新的知识。
“砗磲”说白了就是大贝壳,很大很大。“ 南海
有蚌属曰砗磲,形如大蚶,盈三尺许,亦有盈一尺以下者,惟其大者为贵。”据说,贝壳的最宽处可达1.8米,重300公斤以上,一扇大贝壳,可作婴儿浴盆。
砗磲是稀有的有机宝石、白皙如玉,亦是佛教圣物。它不仅可以做工艺品,还有很高的医用价值,踞佛家七宝(砗磲、金银、玛瑙、珊瑚、琉璃、琥珀和珍珠}之首。
如今,在琼海的潭门镇,砗磲的加工已经形成产业。原料从南海采捕而来,不管是采捕还是加工的价格都一直在上涨,已成为当地一个主要的经济增长点。
今天,我们就走进砗磲的世界。
“砗磲”一名始于汉代,因外壳表面有一道道呈放射状沟槽,其状如古代车辙,故称车渠。后人因其坚硬如石,在车渠旁加石字,就成了“砗磲”。
大砗磲,又称库氏砗磲,在我国的台湾、海南、西沙群岛及其他南海岛屿有分布。和大熊猫、金丝猴一样,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历史上,我国人民很早就用砗磲做艺术品和实用器。唐
苏鹗《苏氏演义》卷下记载:“ 魏武帝 以玛瑙石为马勒,砗磲为酒椀。”
“砗磲”是一种沉甸甸的文化,它的相关故事很多。
▲ 5
在潭门,销售砗磲艺术品的店家很多。这个“更路簿”的名字翻译成今天的说法就是“路书”。“更路簿”是当地渔民自古以来自编自用的航海“秘本”,是一种记录航海知识的手抄本小册子,或是一张手绘的航海地图。
砗磲已经玉化,精美的俏雕。
砗磲做成的精细艺术品。
晶莹剔透,栩栩如生。
砗磲与孔雀石配伍制成的项链。
砗磲制成的项链,其中有金丝的更为高贵。
琳琅满目,目不暇接。
多像新疆和田羊脂玉。
明 屠隆
《昙花记·西游净土》记载:“嵌珊瑚砗磲玛瑙,光射月轮孤。”
店里的工作人员忙碌地接待顾客。

▲ 1
6
在古代,佩戴砗磲是要讲究级别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八回这样记载:“洋枪队过完之后,还有一个押队官,戴着砗磲顶子,骑着马。”
▲ 1
7
砗磲是稀有的有机宝石、白皙如玉,亦是佛教圣物,踞佛家七宝(砗磲、金银、玛瑙、珊瑚、琉璃、琥珀和珍珠}之首。
砗磲同时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能凉血、降血压、安神定惊,特别对咽喉肿痛、小孩生疱更有疗效。
砗磲还有辟邪保平安、消灾解厄、除恶聚灵和改变风水的作用。
这是潭门博物馆展示的大师制作的砗磲艺术品。
这是潭门博物馆展示的大师制作的砗磲艺术品。
这是潭门博物馆展示的大师制作的砗磲艺术品。
这是潭门博物馆展示的大师制作的砗磲艺术品。
这是潭门博物馆展示的大师制作的砗磲艺术品。
这是潭门博物馆展示的大师制作的砗磲艺术品。
这是琼海主人送给我们的砗磲项链和手链。怎么样?气质立长不少吧?纯天然的东西就是成就人。
前一篇:街拍:比黑丝更性感的裸色美腿靓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