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与瓷的区别在于是否上釉。
陶器的光泽不是挂釉挂出来的,而是靠烧制,所以更真切,更具技术挑战性。
陶坯不挂釉的裸体烧制,还带来入窑之前和之后的艺术机会,这就是烧制前的软刻和烧制后的硬刻。
这两道工序很是奇绝,而且,除了德州梁子黑陶机构,在其他地方你几乎看不到。
我拍下了这两道奇绝工序的精彩画面,供您一开眼界。
▲
1
这是软刻工序。毛坯是刚刚拉坯成型的光溜溜的素胎,所有花纹、镂空都要用刀刻出来。
▲
2
美女们个个都是艺术家。
▲
3
刻好的毛坯继续上架晾干,然后就可以进窑烧制了。
▲
4
里里外外,精益求精。
▲
5
里里外外,精益求精。
▲
5
这个工序的年轻人很多,大家经常在一起切磋技艺。
▲
6
不少人已经有六七年的雕刻经验,进厂时是豆蔻年华小姑娘,现在孩子都两三岁了。
▲
7
不少人已经有六七年的雕刻经验,他们在实践中迅速成长。
▲
8
检视带着自己的心血和手部温度的艺术品。
▲
9
全神贯注。
▲
1 0
一丝不苟。
▲
1 1
这个黑陶艺术品,既有软刻,也有硬刻。黑色部分细腻的花纹是烧制前软刻的,道德经是出窑后硬刻的。
▲
1 2
硬刻艺术大师是其他陶瓷行业没有的。这是硬刻大师毛军。
▲
1 3
硬刻的字迹就是自己的手写体,很多人都有书法界的多枚奖章,这是硬刻大师张振斌 。
▲
1 4
硬刻大师张振斌还可以治印 。
▲
1 5
硬刻大师徐继垒 。
▲
1 6
徐继垒把自己的像片影刻在黑陶上。黑陶的黑,只是“熏烟渗碳”表层黑,内里还是陶土本色。
▲
1 7
只要用针头一样的锤子在黑陶表面琢刻,就有深深浅浅的影雕效果,这是硬刻大师在投入地工作。
▲ 1 8
这是雕刻鸵鸟蛋,雕刻之后进行彩绘。
▲
1 9
张振斌大师手指上的老茧。
▲
2 0
精细的微雕,那粒黄色的东西是一颗小米,相比较,单个文字只是小米的六分之一。
▲
2 1
这是影调对虾,无需着色,只是用针尖一样的锤子凿出不同深浅、不同疏密的小坑。
▲
2 2
影调牡丹,无需着色,只是用针尖一样的锤子凿出不同深浅、不同疏密的小坑。

▲
2 3
影调三羊开泰,无需着色,只是用针尖一样的锤子凿出不同深浅、不同疏密的小坑。
▲
2 4
这个聚宝盆有牡丹百合的花卉彩雕,还有“道德经”的书法硬雕,寓意德财兼备、幸福康宁。
▲
2 5
德州梁子黑陶机构为大师出书立传。
▲
2 6
德州梁子黑陶机构为大师出书立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