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11月,我以《柿子很红,白雪很白》介绍过河北唐县军城镇花盆村,那里有十几公里的柿子沟,柿子终年不摘,那里还有石头垒砌的老房子。
今年又在河北一带行走,发现新房子越来越多。我住宿的一户,房子高3.8米,里外都贴瓷砖,村里清一色的大铁门,都是三四米高,连门里的影壁也是统一购买的。
农村的商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小卖部里,光是主食就有十几种,不仅有馒头、火烧、烧饼、手抓饼,而且连炒饼的饼丝都切好了,农村人也不正规做饭了。
看到这种情景,我越发想念花盆村那些可以称为“石头村”的老房子。
上次去时,看到村里有人在拆老房子,看到一些房子在坍塌。
于是,禁不住心中的惦念,又跑去花盆村。

▲
1
春天的花盆村,层层叠叠的石头垒砌的小村庄。

▲ 2
刚进村,就碰到用麻绳纳鞋底的妇女,原来是给人外加工的,纳一双,十元钱,鞋底大一号,加两毛。

▲ 3
老石墙上续了红砖墙。

▲
4
半壁老房,半壁新房。

▲ 5
年久失修,已经坍塌的老房子。

▲ 6
这个房子,肯定扛不起今年夏天的大雨 。

▲ 7
小院里,还有一盘石碾子。

▲ 8
这户人家,常年没人,门框都成鼓形了。

▲ 9
如果能保持这个模样,有那么一些温馨,有那么一些缱绻,小村庄多有味道。

▲
10
墙垛上面还有小龛呢!
▲
11
这样的房子,少说也有100多年了。

▲
12
结实的石头房,也出现裂缝。

▲
13
夕阳像镀金一样照在老房子上面。

▲
14
不仅房子残破,连院墙也有很多残破。

▲
15
曾经很考究的外飘窗。

▲
16
沿着山坡垒起的虎皮石。

▲
17
这一带的房子比较整齐。

▲
18
又见残破。

▲
19
这是一家保存比较好的院落。我进去以后,听见一个老爷子在屋里说:“又来了,一天不知来多少拨。”

▲ 20
磨盘、柴禾、瓦片。

▲
21
村里有很多这样的羊肠小道。

▲ 22
那时盖房真是很讲究呢!

▲ 23
这里的人们很擅长垒石头。

▲ 24
有原始风貌的地方。
▲ 25
山墙开始裂缝了。

▲ 26
这样的感觉,肯定能唤起我们心中曾经的温暖。

▲ 27
如果没有后面的红砖房,这个画面可以打5分。

▲ 28
这是我们记忆中的家园,这里可以牵出我们的童年。

▲ 29
这条弯弯曲曲的小路,通向我们记忆的深处。

▲ 30
窗棂已经不复完整。

▲
31
这条路上,铭刻着几代人的足迹,延伸着几代人的苦辣酸甜,真不是说断就能断的。
▲ 32
村里妇女很闲在,她们围在一起热热闹闹地打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