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
在河北赵县新寨店六市庄村,有一位80岁的兰奶奶。
她会做很多家传美食,她用家的味道,拴住了大家的胃,也拴住了大家的心。

▲ 2
她做起美食来,就像变魔术一样。我们先看第一种——煎糕饺子。

▲ 3
这是兰奶奶的女儿端着刚捏好的煎糕饺子,准备油炸。

▲ 4
煎糕饺子要用黄黏面(黍子面)制作,里面包上红糖、芝麻、花生核桃碎、葡萄干制作的馅儿。

▲ 5
这是兰奶奶的妹妹,70多岁了,也是做煎糕饺子的一把好手。

▲ 6
兰奶奶的外孙女也做得很好。

▲ 7
这个时尚小姑娘是兰奶奶的亲孙女,她包的煎糕饺子馅儿特别大。

▲ 8
黄黏面要事先蒸熟,然后擀成饺子皮,把馅儿包进去。当地人农历二月二必须吃这个,油炸有灭虫驱虫的意思。

▲ 9
下锅煎炸,是个技术活,要掌握好火候,既要熟透,还要保证色泽金黄。

▲
10
“蒸苦累”出锅了!这是兰奶奶家的又一道家庭美食。
▲ 11
“蒸苦累”,顾名思义,就是粮食不够吃,用少许的面撒在野菜上,用野菜当粮食充数填肚子。

▲ 12
这是用榆树叶做的 “蒸苦累”,如果在五一前,还可以用榆树上圆圆的榆钱来蒸。

▲
13
这是刚刚从山坡上采来的笤帚苗,很鲜嫩,已经切好,撒点面,就可以蒸了。“蒸苦累”要蘸着醋蒜汁吃。

▲
14
兰奶奶的又一道美食闪亮登场!它是“摊咸食”,用四分之三白面加四分之一豆面,加盐和成面糊。

▲ 15
然后在饼铛上摊成薄薄的饼。

▲
16
把饼摊得又薄又均匀,还要讲究速度,这是有技术含量的。

▲ 17
摊出的饼很薄,很透明,很有弹力。

▲
18
第二天早上吃,“摊咸食”依然柔软弹牙。这里有豆面的功劳,也有搅面糊技术的功劳。

▲ 19
兰奶奶还特别讲究吃当时当令的食品,这是她做的凉拌蒲公英。

▲ 20
这是凉拌野苋菜,都是地里刚长出来的。

▲ 21
准备开饭!兰奶奶的儿孙们全都忙乎起来。

▲ 22
四世同堂一大家子,其乐融融,像过年一样。

▲ 23
这样的饭菜,是兰奶奶家独有。大家熟悉这个味道,想念这个味道,时不时的,就喊着“我馋了”,跑回家来。

▲ 24
兰奶奶孙女的男友借机大献殷勤。

▲ 25
幸福啊!多么舒心、惬意的时刻!

▲ 26
穿情侣衫的兰奶奶孙女和她的男朋友。

▲ 27
漂亮的时尚小姑娘。

▲ 28
让男友背着,去采野菜。多好的日子,想起来心里都是甜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