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英魂可待有后生——为博友mimi而作

(2012-09-07 08:00:53)
标签:

留学日本

梁长喜

阎维文

mimi

文化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这是博友mimi的父亲梁长喜,海军总政歌舞团国家一级演员,曾最早唱响电影《南海风云》主题歌西沙,我可爱的故乡》,系歌唱家阎维文的老师。他突发脑干出血,于2012年9月4日不幸辞世。

 

  与博友mimi神交很久,佩服她,一个个子很小的中国女生,在日本留学,在日本发展,做服装设计师,生了三个孩子,每天玩命工作,参加各种设计比赛,还要给孩子们做好吃的,带他们躲地震、躲辐射,与孩子们一起爬富士山,并挤出丝暇打理中文和日文的博客。

  mimi获悉父亲突然脑溢血,从东瀛赶回,在下飞机后半小时,父亲就走了,此情真是令人扼腕。她一直沉浸在悲痛和遗憾之中。

  我和mimi至今还未曾见面,但冥冥之中有一种同气相求。特编辑转摘mimi的一篇博文,那里布满父女两代人在追求路上的屡屡屐痕。 

 

    父亲很晚才出国深造,在出国时他已经四十三四岁了。那时很不理解他,为什么?国家一级演员,有比谁都好的金饭碗。父亲经常说,人多大岁数都要学习,人活到多大也会有他没见过、听过的新鲜事儿,光听别人说的和形容的是不能满足的,有机会一定要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身体思想去感觉!......后来我终于明白父亲是对的。

  他一个人艰苦打工,四十几岁考上了京都音乐大学,和18岁的孩子们一起上大学。开始很多日本人不明白,笑他,看不起他。但父亲的学习成绩和态度非常好,而且每天不管什么天气或事情都积极地上课,从来不缺课。后来在学校里的大小型歌剧发布会上都是父亲在演男高音主角,所以那些年轻的日本人后来都很崇拜他,尊敬他。 

  大学的老师为成绩优秀的他介绍了升学深造的大阪音乐大学大学院。我们又从京都搬到了大阪。父亲为了租一间大一点儿的住处,还要养我,交我的学杂费,还要时不时的给母亲回国坐船费用,他一直很辛苦的打工还要上学。

  那时的留学生包括父亲都不懂日本的入国管理法律。招聘方的日本人就更不明白还有不可以超时打工挣钱的法律。后来日本1995年开始严谨了留学生的制度,每一家企业和公司都重新教育如何招聘外国人。但还是有很多留学生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吃饭在打工店里吃白给的,睡觉都是在三四平方米大的小窝儿里......几乎每天都是在学校和打工地点这两个地方来回转的拼命活着。

  父亲学满成功后一心想回国报效祖国,所以毕业同时就回国了。我也就一个人留下来了,那时我刚18岁。这是上世纪80年代的第一批赴日留学生的真实记录。

   我是父亲在日本京都留学4年后带出来的。我也是独生子,那时我才13岁,刚刚小学6年级毕业,就突然莫名其妙的被带到了日本。连一句日语都没学。

  我这个70后的独生子女,从小就没有尝过一丁点儿的要什么就有什么的体验,而是在棍棒与唾骂中长大,母亲是个很要面子很要荣誉的人,在她的教育下我没有了自信,没有同龄孩子们可以感受到的母爱。

  我现在做了妈妈,明白了做母亲的辛苦,她经常一个人带着我又要上班又要做家务又要教我学习......她其实一直都没有好好为自己做点儿什么。我没有走和她同样的教育孩子的路线,但我总算现在可以理解她了......

  我刚15岁就在父亲认识的中华料理店老板开的东华菜馆里打工,店就在秀丽的京都河源町河畔。日本的中学每天很早就下课,而我又不会什么日语,也没有钱去参加什么课外活动,回家就看卡通片儿或电视。父亲没有时间管我,但又担心我,就和他认识的这位中国老板商量让我去打工,从那时我第一次步入社会。

  第一次拿工资回家,我兴奋得不得了!为父亲买了一条新裤子,给自己买了一件新衣服,一个书包,还给了刚好来日本的母亲买了化妆品。一会儿就没剩下多少钱了,不用说,回家后被母亲一顿臭骂,从此以后我打工挣的工资就再也不属于我的了。

  刚去大阪也是父母认识了心斋桥的大成格中华料理店老板,下学坐车在那里吃饭后打工。那时的我身边很多很多比我大好多岁数的留学生,什么样的出身都有。有教师,有农民,有当过官的,也有刚大学毕业的,有当兵的复员出来的,还有很多归国孤儿。在他们身上无意中学到了很多知识,也看到了很多不解的问题。发现和很多中国人在一起打工日语不会有什么进展。

  我16岁多,上高中了。开始自己察看招工杂志,自己找工作。找了1个月,打了不下10次的电话都没有回音。只好在打工回家的路上一家店一家店的看有没有招工募集的张贴。很快就看到了,在一家叫龙凤菜馆的中华料理店开始打工。这是我第一次自己找到的工作,但因为不是介绍的,人家不会天天让你来挣钱,一星期只能打3、4天工是不行的,只有再找一份工作。

  有一天又看到了地铁口儿的一座3层楼很大的咖啡店(青山咖啡)的玻璃门口贴着招工募集!如果能在这里打工那该有多好啊!这样想着,就直接进去和门口的门童说想面试。这就是我自己找的第二家打工店。这两家店都做的很长时间。高中和大学都是在这两家工作,认识了很多很多朋友,不光是中国留学生,还有很多很多日本学生和普通日本老百姓。我那些高傲和反日心理也就在这个时候逐渐的消失了,但也会和他们因为历史的问题争论反驳,可我们都还是好朋友。很珍贵的友情。

  在我上高中时,父母没有钱为我交学费,因为我学的专业是美术和设计。要用很多材料用品,要花很多钱。我一直在打工挣学杂费。但我因为没有钱,和同学们一样每年出去春游或修学旅行,这是我最大的遗憾。中学去了很多地方,因为都是国家给出费用不要钱,没有钱买盒饭也是我的班主任和几个老师一起为我凑的钱。但是高中就不是国家包费用了。大家去的冲绳、北海道、巴黎,我都没有能和大家一起去。但很多同学和校长都为我带了土特产,现在还摆放在家里。我很懒惰,也没有信心能坚持到底,当时那些店长经常对我说:日本人都能做到,为什么你们中国人做不好,还为自己辩解又不改?你觉得你很好,那就做出个好结果出来啊!......什么事情都要看结果!你努力了可没有结果是不行的,更不可以老为自己找理由......

  我一直觉得他们看不起我,后来在发现问题在自己身上,懒惰还要赖别人。从那开始我就学日本人一样尽自己所能的去认真工作。有时很不习惯也不理解,但日本人都可以做到我也做。可因为我打工累了,没有好好上学,经常犯懒逃学。在我高二还是高三那年,入国管理局不给我延签了。我的校长西口英男先生60多了,大夏天的与我一起去了入管,他拿着几张我在日本获得的奖状,为我说情并要求给一次机会。他说服了入管给我盖了章。

  校长知道我很不容易,但他对我说:很多日本人都以为中国人是到日本来挣钱的,所以有一部分人看不起也排斥你们,所以你要记住你是为什么在日本学习!不要忘记你来学校的目的,不要忘记你是要学习日本的设计技术,做出好的成绩当一名出名的服装设师! 让那些看不起你的日本人称赞你,那就是你胜利的时候了!你不比日本人差,那就要比他们做得更好!头一回看到校长那样严肃地说我,也是头一次因为要钱而给家里打电话。母亲还是为我凑了50万日元(约3万人民币),就这样我有了改变,好好上学好好做作业,是比赛就参加,也开始学着不乱花钱。

  我很软弱没自信,但我身边有很多帮助我、关心我的日本人和中国人!也有很多欺负过我的日本人和中国人,但我不会记住他们,因为在那些无聊的人身上学不到也得不到什么珍贵的知识!而那些默默的帮助过我的人在金钱上没有援助过我,但在精神上给了我很大很大的支持!教会了我很多学校里学不到的做人的基本。其实每一个人身边都有默默帮助自己的人,只是如果不去珍惜不去理会就会失去比金钱还有珍贵的友情和亲情。我很幸福身边有这样的人,但绝不是我人生很顺利或命很好什么的!

  哪个人都有别人看不到的辛苦和努力,哪个人都不可能一个人去做出什么大事儿,每个人都有在自己背后支持帮助自己的人。首先是生养自己的父母(或是养育自己的人),时刻不能忘记感谢他们,还有就是从小到大教育过自己的人,帮助过自己的人,支持过自己的人,不可以忘记他们的存在,有一颗感谢感激的心,才会真正体会到幸福。

  这就是我和我父亲的留学时代,现在的留学生们你们都太幸福了! 珍惜属于自己的亲情和友情吧!不要追求身外的时髦和美丽,那些东西永远比不完!但属于自己的内在美和内在的东西是别人比不了的。

 

 英魂可待有后生!祭奠在天先人,慰问来日方长的mimi,也以此激励我自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