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中国美术馆回到写生陈丹青诗蓝诗意东方美伴人生杨辛书法杂谈 |
1.不能不承认,这样的简单风物,能让我们特别心旷神怡。
2.对真实风景的写生,会让我们感觉比记忆中的风景更好。
3.这样的画面,常常让人产生莫名的感动,觉得生活真好,仿佛空气都是甜的。
4.画面似乎比真实更纯净。
5.也许,在记录它们的年代,自然界本身就纯净。
6.尺幅不大的写生,无论如何算不了大作品,但它唤起人们心中的感动,却不亚于鸿篇巨制。
7.《回到写生》策展人陈丹青说:“面对民国画家再普通不过的风景静物画,未曾丧失天真之眼的同行可能会默认:这些画比我们所能记得的印象,更好看,更纯净,仍未丧失魅力。”
8.“倘若愿意进一步承认,则三十年来,繁复庞大、招数百出的新油画,未必超越了这些简单而真挚的写生。”
9.“就再简单不过的绘画立场,我们没有理由说,不用再像前辈那样,去画写生。 ”
10.“写生与色彩、图式、风格化等等问题,亟待反省。”
11.写生“不仅仅是重建与生活的联系,不是磨练技巧,更不是要大家再去画风景。它是一种立场和本分,是对传统之所以是传统的清晰确认,有如信仰。”
12.“事实是,重拾写生未必挽救写实绘画,却可能将我们拖回几乎不会画画的境地。那时我们才会警醒:图式、影像、伪风格,已将我们远远带离绘画。”
13.“诡谲的是,若干实践写生的同行也为风格化影像所左右,而激发写生的氛围,尤其是,一个可资竞技的场域,早已荡然无存。”
14.“写生,开放给永无止境的观看,绝对感性,生猛,千变万化。这样的写生,在西方早已过时,在中国从未拙育。但写生不是观念,不是灵药,不像当代艺术或古典风格等等圈套,提供诱惑,给予方向,预先对艺术家承诺正确与光荣。”
15.“写生是愚蠢而残酷的选择,无望回报。它只负责检验两件无法敷衍、无法伪装的事,绝对无法伪装:
你是否热爱绘画,你是否具有真的才能。 ”
16.“这项展览是刻意悖时的,是写实绘画的自我清理。它将我们带回绘画的起点,提醒我们,前辈,还有我们自己,曾经这样画画。”
17.“请承认我们的边缘。对无限多样的当代艺术视而不见,是怯懦的。幻想传统写实油画的主流位置,尤其怯懦。就权力意识而言,承认边缘是不可忍受的;就艺术而言,接受边缘,是对自己诚实。”
18.“我们已经骄傲不起了。但我们有希望经由写生,寻获绘画的谦逊。”
19.“我看见,参加这次展览的数十位中年画家,资历经已不浅,声誉或有厚薄,居然收起照片,摊开画具,对自己说:放老实一点,回到写生。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