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听画家伉俪讲创作故事

(2010-09-27 05:54:08)
标签:

中国美术馆

建构之维

当代艺术展览

徐冰

地书

天书

罗中立

戴卫

杂谈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在美术馆,除了观看展览,如果还能与著名画家晤面,听他们讲自己创作的故事,是非常幸福的事。前不久就在中国美术馆听了画家杨力舟、王迎春夫妻二人的讲述。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杨力舟、王迎春采用夫妻二人同讲的形式,与听众畅谈他们创作的史诗性大题材作品《太行铁壁》。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这是他们共同创作的史诗性作品《太行铁壁》(局部)。这个标志性作品曾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金奖,是他们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也是他们艺术语言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力作。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此前,他们还曾成功地为朱总司令造像。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他们夫妻二人都是山西人,与太行山血脉相连。他们都在中央美院学习国画和雕塑,兼具中西绘画学养和扎实的造型能力,在创作中主要关注史诗性的革命历史题材。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始,他们长年深入太行山调查研究,从事抗战题材的美术创作。他们构思的《太行铁壁》画面,就是受益于这种地形地貌的启发。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他们画了大量的写生。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他们的笔触已经突破了传统国画。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在突破中形成新的艺术理念和语言。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在突破中形成新的艺术理念和语言。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由于学过雕塑,所以他们造型的人物特别有雕塑感。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这在用国画表现人物方面是个很大突破。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他们的素描功底非常深厚,所以能创作出几十个栩栩如生的人物。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衣服的纹理早已不是衣纹笔所能,而是采用了中国画画山水的笔法。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长期的艺术积累使得作品表达酣畅淋漓。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每个人物都有写生原形。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太行铁壁》成为中国美术馆“胜利属于人民——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美术作品展览”的标志。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太行铁壁》成为标志性作品。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到处都有《太行铁壁》。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年轻人集体参观抗战美展,观赏《太行铁壁》。

 

画家简介:

杨力舟,1942年生于山西临猗。1978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研究生班。毕业后参与筹建中国画研究院。历任文化部艺术局美术处处长,文化部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中国美术馆常务副馆长、馆长,中国美协常务理事、副主席、顾问,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王迎春,1942年生于山西太原。198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研究生班。现为中国国家画院专业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协理事,中国美协国画艺委会委员,文化部高级职称评审委员,北京女美术家联谊会会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