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北京的“追星族”

(2010-02-02 05:23:32)
标签:

老北京

大杂院

京味文化

历史

钩沉

回忆

杂谈

方宝三学徒第三年,一天,掌柜“ 犒劳”这个徒弟,带徒弟到西珠市口大街中间的一个小园子听刘

宝全的京韵大鼓。

这是方宝三人生头回在园子里听玩意儿,别提多新鲜、多开眼、多高兴了。

那天刘宝全出演的是《长坂坡》。他都听明白了。在老家,一个本家爷爷,夏天晚上常给孩子们说

《三国》。他记得刘备、关公、张飞、诸葛亮、曹操、孙权、赵云等一串名字,也记得不少故事。

刘宝全说唱的这段,他都听得懂。这就使他一下子被刘宝全的唱腔、道白、鼓点、眼神儿、抬手、

转身儿的举动迷住了。他也被刘宝全人的模样儿迷住了。他说不出刘宝全到底美在哪儿,是他那高

挑个儿?瘦长又白净的脸儿?一双有神的大眼睛?还是整齐、庄重的长袍马褂儿?都是,全都是。

他从上到下、全身透着的和善、正直、诚实,让人愿意亲近的神采。方宝三从来还没见过刘宝全这

样让人着迷的人。

这年方宝三正二十一岁。出徒后,方宝三自个儿有了点儿进项,除给家里捎几个外,就留着听刘宝

全的京韵大鼓。只要听说刘宝全来北京了,无论在哪个园子登台,收了工,他可以不吃饭,也不能

误了听刘宝全。慢慢听出味儿了,觉得刘宝全在台上,张口、闭口,抬眼、戚眉,举手、转身,总

之,一举一动都透着用心,也就越想听。

从那时起,方宝三更卖力气干活。活干得好,车行的东家就奖赏他一股两股。起初攒几个钱,也就

为听刘宝全。后来家里给他娶了媳妇赵氏,再后来有了儿子,又断续地在家置地。日子越来越好,

他更觉得还是不能少了听刘宝全。

他脑子一闲,会想,看人家刘宝全,往台上一站,掏出叠得方方正正的白手绢儿,擦擦嘴角儿,擦

擦手,然后把手绢儿往鼓架子上一搭,不露齿地冲台下听众微微一笑,鼓点就响了。这时,园子里

原来的一片热闹劲儿,马上刹住了,静得地上掉下根针都能听得见。这叫人多服!

“这不单是刘宝全有真本事,我敢打保票,他做人一定错不了。”他心里别提多敬佩刘宝全了!他

也越来越想结识刘宝全。这愿望在他四十五岁那年才成现实。

一位有名望的香料铺老板,宴请刘宝全,方宝三也被邀。但事先,香料铺老板对方宝三有意掖了一

手。直到被邀请的人都围着大圆桌坐下,他才发现了刘宝全!

这年方宝三虽然已是“远通汽车行”的大股东,心里还有初次听刘宝全大鼓的感觉。他后来和别人

换了座儿,和刘宝全挨肩儿并坐,得知刘宝全小他一岁,是清朝同治五年生人,也是农村穷家儿孩

子,还有从来不抽烟、不喝酒,饮食也很简单。他和刘宝全说话时候,特别觉着人家没一点儿名角

儿的架子,神态和蔼亲切。方宝三忽然感到胸口左边从来没有的大动了一下。他内心对刘宝全的亲

近感,已不是语言可表述得出来的了。他不禁把刘宝全当成同道。后来有次恰巧刘宝全来北京,他

请全车行的人到前门外鲜鱼口的华乐园听了一次刘宝全。再后来,专门买回台留声机,又把百代公

司、高亭公司给刘宝全灌的十多张唱片、全部二十多个段子都淘换齐了。因为刘宝全每回来北京也

就演两三场,有时,又碰上他没空儿。有了这些唱片,什么时候有空儿,坐下来就听,闭上眼,眼

前浮现刘宝全的身影儿,跟在园子里一样。当然,刘宝全来北京出演,他总是尽量去园子见上一面,

叙几句。

……现在,经过这半年多各样儿的磨难,身子和心都太乏了。脑子一空,就念起刘宝全了。方宝三

从里屋里搬出留声机,放在八仙桌上,又从条案下边专放刘宝全唱片的小柜子里拿出唱片。摆弄好,

坐下来,眯着眼听……

白氏也坐下来听。隔会儿,她给老伴儿的小茶壶里添些水,让他润润嗓子。

白氏懂得丈夫,觉出他这会儿听刘宝全,是心里在翻腾哪……

 

老北京的“追星族”

 

                          相关链接:

              告诉您真实的老北京大杂院
                 老北京大杂院怎样过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