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之下,广场以远------从天上看北京

标签:
航拍鸟瞰国际图书博览会天安门广场午门新航站楼马文晓杂谈 |
自从读了村上春树的《太阳之西,国境之南》,好喜欢这个书名,总想在什么地方也套用一下。
看了马文晓的航拍展览,我终于找到涉及太阳、涉及疆域的事情了。于是,欣然用了《太阳之下,广场以远------从天上看北京》这样的标题。
我最先看到的是马文晓的画册,那是在刚刚闭幕的国际图书博览会上。
他的书很贵。卖2万多元一本。
真的太贵了。
但是,以一个出版业内人士的角度,我知道这类画册的制作成本有多高,知道拍这类片子的难度有多大,同时, 我也知道航拍的拍摄者有怎样的付出。
我曾经采访过中央电视台的一个摄影记者。他姓亓(qi),很怪的一个姓,很多人都不知怎么念。他逢人就说,孔夫子的亲戚就姓这个姓,发音不怪,字有点怪。
他航拍时,特别玩命,他让驾驶员把他绑在飞机肚子下边,在机外操作。
“那风得多大呀,皮肤很受伤吧?头发全吹乱了吧?发动机的噪音大吧?耳朵受得了吗?照相机拿不稳怎么办?”我自以为问得很细很专业。
后来才知道,我担心的问题都太小儿科,小到连九牛一毛都算不上。
“在飞机的地板上凿几个洞,安几个透明小窗,不就行了吗?”我又自作聪明。
“要不,直接绑个摄像机在飞机肚皮上,不停地拍,总有好的。不能让人太遭罪啊!”我不仅聪明,还善良。
“您什么时候知道全视野的重要,您什么时候就能理解我们的空中摄影了。”
“画面全是人的思想,人的感觉,人不在上面掌控怎么行?”
像鸟一样,真实地飞翔在空中,没有阻隔,没有视觉障碍-----
可能跳伞的瞬间是这样的,但那毕竟时间太短。
除此之外,只能是绑在飞机肚皮下边了。
这样的视角,是不是太珍贵?
前门南大街以北。
午门以内。
北海公园湖面以东南。
颐和园昆明湖以北。
水立方、鸟巢以东。
西长安街沿线以东。
北京新航站楼。
人民英雄纪念碑以北。
立交桥之上。
东三环沿线以北。
顺义新城。
北京郊区的湿地。
长城之上。
空中拍摄者马文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