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凡高的向日葵是苦的” ?

(2009-09-02 05:54:17)
标签:

常秀峰

凡高奶奶

向日葵

凤凰卫视

世贸天阶

印象派

杂谈

博客真是抬举人的地方。

最近,河南的一个75岁的农民老奶奶常秀峰就被抬举了。

她给小孙子画的画,被她的儿子贴到博客上,结果,她红了。

而且,不是一般的红,是红得发紫。

她在香港办了个展,在中信出版社出了书,两度走进凤凰卫视,接受陈鲁豫的采访,作品还被台湾的马英九和世界著名摄影师收藏。

常奶奶还对世界著名美术大师凡高出语不凡:“这个叫凡高的人一定很不开心,他的向日葵不伸展,画得苦。”

这话是在凤凰卫视说的。当时,凤凰卫视把她画的向日葵和凡高的向日葵摆在一起,常奶奶经过比较,于是,口出如上惊人之语。

凡高的向日葵一共13幅,也不知当时凤凰卫视摆了哪幅,也不知哪幅能看出苦来。

但这不重要。

重要的是,常奶奶真的有艺术感觉,而且她敢于把这种感觉说出来。

对于很多人来说,欣赏名作是特别痛苦的事。明明看不懂,还得装着,撑着,憋着,生怕别人说自己没品位。明明觉得不值,怎么一张不大点的向日葵就值7000多万美金,折合5亿多人民币?但还要唯唯诺诺、口是心非地说“物有所值!物有所值!”

常奶奶却敢于说出不一样的话,显示她的与众不同。

更为重要的是,常奶奶的表述方法很“雷人”:

她用了中国人最惯常用的“味觉描述法”,一个“苦”字,既形象又通俗,特别适合口头传播。一时间,“凡高的向日葵是苦的”与她常秀峰的大名“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她还因此得到了“凡高奶奶”的美誉。

相比之下,那些专业的艺术评论家,说得很专业,也说了很多,但是他们的一万句不顶常奶奶的一句,他们也远没有常奶奶风光。

其实,我倒觉得常奶奶的作品《石榴树》(见图一)更有说道。

在这幅画中,她把金秋十月的石榴咧嘴绽放与五月榴花红胜火的景象合并一处,来了个时空大挪移,很用了些当代艺术的手法,很有当代范儿,紧紧扣住时代脉象,把人们鱼与熊掌兼得、集天下美好于一身的心理诉求表达得淋漓尽致。难怪该作品被世界著名摄影师斯鲁本收藏了。

现在是概念时代。刷新一个概念,可能就推动历史车轮前进一大步,造成天也新、地也新的新格局。

凡高的贡献,更在于他开了印象派艺术的先河,成为印象派绘画的代表。在向日葵作品中,他的用光,用色,表现的与命运抗争的深刻内涵,更要站在历史长河之外去评价。

记得我有一次去世贸天阶,看到人造天空里正播放一部特震撼的作品, 那是宇宙间星球互相撞击的场面。我们生活的地球,我们是多么敬畏啊! 但是,在别的星球撞击下,它只腾起一缕尘埃,转瞬灰飞烟灭。我觉得它的创作者特了不起,多么大的大思维啊!

跳出来看,角度不一样,风景不一样,连你自己也不一样了。

常奶奶的画,与现在学美术的大学生相比,也许没什么可说的。

但是,有可说的是,她不是一个普通的大学生,她已经75岁高龄了,她生活在相对闭塞的农村,她没有文化,她不会写字,她生平从来没有画过画,她第一次画,就能画成这样,于是,她就很不简单、很有的可说了。

常奶奶的事例还启发我们,每个人都是有天分的,每个人都能放射璀璨的光芒。她这颗金子被埋在土里70多年,直到有了博客才发光。

那么,在我们广袤的土地上,是不是还掩埋着大量的金子呢?我们是不是也在被掩埋之中呢?

让千千万万的人觉醒,赶快抖掉身上被掩埋的厚土,冒出来绽放、发光,这也许是常奶奶的更大功德所在。

 

“凡高的向日葵是苦的” <wbr>?

作品一  石 榴 树       (该作品被世界著名摄影师斯鲁本收藏)

 

“凡高的向日葵是苦的” <wbr>?

作品二   向 日 葵

 

“凡高的向日葵是苦的” <wbr>?

作品三  三 头 牛

 

“凡高的向日葵是苦的” <wbr>?

作品四      不 忘 农 民 的 家

 

 “凡高的向日葵是苦的” <wbr>?

作品五     春 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