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包袱皮的艺术------双层手提包

(2009-08-14 00:15:29)
标签:

包袱皮的艺术

曹作兰

日本

魔术

环保

diy

审美

手提包

杂谈

最近,"風呂敷"在日本热起来。                                                             

我有机会学习了日本"風呂敷"的艺术创意。

風呂敷(furoshiki),就是日本人使用的“包袱皮”。

包袱皮最早从奈良时代就开始了。

人们在澡堂沐浴时,为防止拿错各自的东西,就将个人的衣物裹在一块印有各家家徽的

布里,这就是最早的“風呂敷”。

后来,随着纸袋、塑料袋的兴起,包袱皮逐渐被淡忘。

近几年环境保护观念升温,包袱皮因其可重复利用的特点,在日本又重新热起来,而且成为时尚。

除了环保因素外, 包袱皮的创意还是很好的 DIY 项目, 可以锻炼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包袱皮的艺术体现了时尚混搭,它已经成为人的整体造型的一部分。

 

                 今天学习如何用包袱皮制作双层手提包

 

包袱皮的艺术------双层手提包

先看看效果图,老师手拿的,就是双层手提包。

 

包袱皮的艺术------双层手提包 

样 品 一

 

包袱皮的艺术------双层手提包

样 品 二

 

包袱皮的艺术------双层手提包

制作方法1:包袱皮反面朝上,菱形摆放,把两本书放在上下左右最居中的地方。

 

包袱皮的艺术------双层手提包 

制作方法2: 把书分别向各自的外侧翻个身。

 

包袱皮的艺术------双层手提包

制作方法3:用左右两个角分别包裹书。

 

包袱皮的艺术------双层手提包

制作方法4:一边包裹一边往里折包袱皮,此图右边的一侧已经折倒中心线了。

 

包袱皮的艺术------双层手提包

制作方法5:两边都折到中心线位置。

 

包袱皮的艺术------双层手提包

制作方法6:把上下两边的角分别向对边拉,此图是上边的角向下拉。

 

包袱皮的艺术------双层手提包

制作方法7:双角基本拉到位。

 

包袱皮的艺术------双层手提包

制作方法8:把两本书叠起来。

 

包袱皮的艺术------双层手提包

制作方法9:把刚才向对边拉的角使劲拉出来。

 

包袱皮的艺术------双层手提包

制作方法10:把两个角拉到中间打一个死结,形成提包的提梁。

 

包袱皮的艺术------双层手提包

这个结是受力结,一定要打结实。 

 

包袱皮的艺术------双层手提包

大功告成啦!成品样式。 

 

包袱皮的艺术------双层手提包

这是老师做的样品。

 

包袱皮的艺术------双层手提包

再看看包袱皮的图案和色彩。图 案 1

 

包袱皮的艺术------双层手提包

图 案 2

 

 包袱皮的艺术------双层手提包

色 彩 1

 

包袱皮的艺术------双层手提包

 色彩 2

 

 附录:关于包袱皮的博文 

  连续发了几篇日本包袱皮制作的文章,心里一直惦记关于中国包袱皮的有关记载。

今天,浏览林少华教授的博文,发现这位翻译了30多本村上春树作品的翻译家,

竟然有着深深的包袱皮情结。

现转载于下,以飨读者。

 

 

母亲的包袱皮

                                             林少华

清明,清明节,母亲离世后的第二个清明节。

我点燃三炷香,默默跪下去,跪在母亲遗像前,跪在母亲面前。窗已经打开,一缕青烟朝窗口缓缓飘移,飘向远在一千多公里外的故乡荒凉的山坡,飘去母亲寂寞的墓前……

良久,我站起身,从壁橱深处小心捧出一个长方形浅底纸盒,慢慢打开,凝视和抚摸里面的一块布。我把脸贴了上去,泪水从心底涌起。

那是极普通的布,是母亲生前用了几十年的一方包袱皮。大约一米见方。白底,仿佛五线谱的五条绿色细线交织出小小的方格,上面等距缀满手指肚大小的树叶和谷粒般的小樱桃。整块布基本完好,只是四个角明显拉长,而且破了,有不规则的小洞和豁口——数十年间,四个角不知在母亲手里拉了多少次,系了多少次,解了多少次,摩挲了多少次……

一般说来,北方乡亲们大多喜欢红色粉色等更艳更花的布料,而母亲却选择了较为素朴的图案。这是为什么呢?不错,肯定是樱桃,无论锯齿形叶片还是细柄顶端那楚楚可怜的小小的圆果,都显然是家乡最常见的本土樱桃。我想起来了,老屋前后就有这样的樱桃树。前面菜园东南角有一棵,后窗有一棵。樱桃是家乡最先熟的水果。端午节前后,一点点由绿变白,由白变黄,再由黄变红。由黄变红是最让人嘴馋的阶段。忽然某天早上,去园里割韮菜回来的母亲喊我们吃樱桃。但见樱桃用一片向日葵叶子托着,圆圆的,滴溜溜地圆,红红的,娇滴滴地红。张口投到嘴里,甜甜的汁液立刻在舌尖炸开。母亲只是站在旁边笑眯眯地看着。记忆中,母亲从不曾把樱桃放到自己嘴里。我陡然明白了母亲选择这樱桃图案的理由:几十年前那一时刻站在农村供销社柜台前的母亲,眼前一定闪出了自家房前屋后那两棵樱桃树,闪出了樱桃树下她的六个孩子:樱桃脸蛋,樱桃嘴唇,樱桃眼珠……

我把嘴唇和鼻端慢慢贴在缀满樱桃的包袱皮上。一股久违而又熟悉的母亲身上特有的气味和温馨。恍惚之间,好像钻进了五十多年前漫漫冬夜里讲故事的母亲的被窝,坐在了在炕上低头纳鞋底或缝棉衣的母亲的身旁,穿上了母亲一针一线做的棉衣和棉鞋……。

父亲和大妹告诉我,这方包袱皮包过所有六个子女的衣服。相继包了几十年,冬天的,夏天的,新的,旧的,破的。但几乎没包过母亲自己的衣服。日子过得最艰难的时候,母亲甚至没有去外婆家穿的单裤,没有冬天穿的棉裤。

而今,母亲去了,包袱皮空了。一方空了的包袱皮,不再包的包袱皮……

  这是见证吗?是的,这也是见证,母爱的见证。而这是人世间最不需要见证的爱和最为充满爱的见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