搓板河, 女人河 (艺术感悟1)

标签:
原创艺术感悟女人河搓板河形象发声面孔主人肖像杂谈 |
周日,照例又走进美术馆。
这次,不仅看了海峡两岸当代艺术展《讲述》,而且听了策展人徐虹女士的讲座。
非常震撼。
我惊异于当代艺术在艺术观念和表现手法上的出新和多元。
无论是在艺术媒介、艺术语言还是艺术手段上,都不拘一格,飞流翻转,体现了
艺术家独特新颖的感知与体验,用大大出乎人们想象的样式,演绎了当代社会文化
的视觉文本。
展览让人思绪飞扬,颇生心得。
从今天开始,和大家分享几件艺术作品。
64块老旧搓衣板,以4x16的排序,被细细的尼龙丝悬吊起来,组成一条波浪起伏的河。
在灯光的映照下,河水流动起来。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有百分之五十是女人的河。
河中满是女人的面孔、女人的肖像。
作品的创作者陶艾民早在2005年就不断深入田间农舍,收集老旧搓衣板。
同时,也收集这些搓衣板主人的形象和故事。
她把她们的形象画在她们自己的搓衣板上。给她们制作了一份份特别的肖像档案。
这些搓衣板是它的主人平凡一生的见证,也成为过去一个时代的见证。
搓衣板都磨损得非常厉害,中间的木棱已经变平,泡浸水中的一端已经腐蚀残缺。
它浸透它的主人的汗水,至今留有主人双手的余温,是主人勤劳付出的镜像。
斑驳的搓衣板,使女人的面孔严重变形。
但谁能否认,这些面孔也曾经年轻?
搓衣板的不断损毁和面孔的不断变形,才有了历史的更迭,才把我们托举到如今。
在她们生活的年代,她们默默劳作,不曾发声。
今天,她们那尚留人间的搓衣板,帮助她们记录了历史,也帮助她们发出了她们以及她们
的上溯若干代不曾发出的声音。
我们该做点什么?
(由于展览不让拍照,只能借用展览宣传品,效果不佳,敬请原谅)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