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走遍中国----台湾—台中(阿里山)

(2025-06-11 09:22:27)
(原创)走遍中国----台湾—台中(阿里山)(原创)走遍中国----台湾—台中(阿里山)
(原创)走遍中国----台湾—台中(阿里山)

二014年6月24日   礼拜二   阵雨

照导游小洁昨晚交代的,——清晨5:00起床;6:00下楼去吃早餐;6:30准时登车,往阿里山去……

昨天晚饭后,旅游团直接南投来到了嘉义,并住在了此番行程中比较高档的一家酒店:皇品国际。上楼前看了一眼一楼前台示出的牌价,好像最便宜的房间折合RMB就都要7、800元。那么,旅行社为什么会这么大方呢?是因为这家酒店才刚开张没两个月,还正在大酬宾中(也是在聚人气),因此被旅行社捡了漏。
所以,果然房间就比别处大了几乎一倍。并发现床头柜里居然给放了一本用于安神助眠的《圣经》(其实星级国际酒店的房间里大多就都会有的)。翻了一下,是竖版繁体字的,而且是最新翻译的版本,看着有一点点小吃力,但新鲜感满满就也是真的。

再就是,早餐就也有了些星级的水准……却不和谐的是,在快吃完的时候,看到在餐枱附近有别家旅游团的团友居然就打了起来!于是就更加的、非常非常的感恩,遇上了我们的这班团友。大家始终就都彬彬有礼、客客气气的……真正是越看就越觉得个个都那么的顺眼。(原创)走遍中国----台湾—台中(阿里山)(原创)走遍中国----台湾—台中(阿里山)(原创)走遍中国----台湾—台中(阿里山)(原创)走遍中国----台湾—台中(阿里山)

从嘉义到阿里山景区,驱车前往约得近三个小时。期间里程有约超过70公里;但更主要的是,因为途中有雨,且后面的道路多为崎岖险峻的盘山路……巴士走得慢。我应该是最早晕车晕到不省人事的几个人之一,据说之后,可能陆续半车的人就都开始不同程度的晕了……

而在还没有正经晕过去之前,有听小洁给概述了一番关于阿里山……她说:阿里山位于台中的嘉义东北,它不是单独的一座山,而是祝山、大武恋山、尖山等一十八座山的总称;而塔山为其中的主峰,海拔约有2600多米。所以我们的此番行程,等于是在从海拔只几十米往两千多米一路攀升。
此期间,我们于海拔900米以下,可以看到槟榔树;而之后于海拔1200米以上,则就能看到漫山遍野的高山茶园了。大家该就都知道,好茶必是产自高山上的。因此,台湾最上乘的高山乌龙茶当然就都是产自这里的啦。于是等下那沿途,大家就会看到许多的茶厂和售茶的茶店了……

应该就是听到这里时晕得迷糊过去的……于是,正好就躲过了茶叶销售的预热广告时间。(当然,最终并不能躲过还是得进店去,面对人给售茶……但那就都是后话了)(原创)走遍中国----台湾—台中(阿里山)(原创)走遍中国----台湾—台中(阿里山)
(原创)走遍中国----台湾—台中(阿里山)
(原创)走遍中国----台湾—台中(阿里山)
(原创)走遍中国----台湾—台中(阿里山)

到达阿里山景区时雨停了,但天依旧阴着、远近的云雾也依旧厚实着,全不见山影。感到欣慰的是,到底是来到了树木葱翠的林区,环境富氧到似乎只瞬间就脑清目明了。此次的安排是,大家先各自徒步上山,之后在山上的小火车站(神木站)集中,然后一起搭乘小火车下山。

那就走呗……于是,就走进了阿里山那片著名的原始红桧木林区。据说,红桧木需得生长于海拔千米以上的地方,除台湾,全球就仅北美和日本有。其木色淡而红,且富有树脂芳香;更木质细而紧实,能如金石般的耐朽,因此算是顶级的珍稀植物了。
说是至上世纪初,阿里山地区就还有超过30万株,树龄为600~3000年不等的红桧树。却于之后的30年间,日本人不惜自山中铺设森林铁路,并延伸至台南高雄的港口,以能砍伐巨量的红桧木运往日本。他们用这些红桧木建造皇宫、神社等等;更甚至当年的一些战舰和航母的甲板,就都是用红桧木铺就的。因此到二战结束台湾光复后,林区内千年以上的桧木就已只剩下30多株了。(原创)走遍中国----台湾—台中(阿里山)(原创)走遍中国----台湾—台中(阿里山)(原创)走遍中国----台湾—台中(阿里山)(原创)走遍中国----台湾—台中(阿里山)
(原创)走遍中国----台湾—台中(阿里山)(原创)走遍中国----台湾—台中(阿里山)

所谓近水楼台……那么阿里山景区的步道,自然就都是用红桧木架设的了。一句话,——活儿干得真不错,而且绝对没有给偷工减料。其间用到的每一块木料就都足够的粗大结实,并做工足够的精细了;更部分栈道两侧的护栏顶端,居然还给做了碗口粗的圆形扶手,——纯红桧木原木的哦!

但是,好像就也仅此而已了……就是说,沿大氧吧阿里木的桧木栈道上行约一个小时(走快了可能不用一个小时),期间除了能看到桧木、就还是桧木,再就不见其它了!这话得这么说……据传阿里山之美景,包括山中的日出、晚霞、云海、及四时花季等等。但此刻阴天,且山中浓雾弥漫,确实就是啥也没看着呀。
然后,就来到了山上的‘神木’小火车 · 站(火车小、站也小)。然后,就搭乘小火车下山了(仅需七分钟)。然后,点名准备去吃午饭时就才发现,不见了一个人……
(原创)走遍中国----台湾—台中(阿里山)
(原创)走遍中国----台湾—台中(阿里山)
(原创)走遍中国----台湾—台中(阿里山)
(原创)走遍中国----台湾—台中(阿里山)
(原创)走遍中国----台湾—台中(阿里山)
(原创)走遍中国----台湾—台中(阿里山)
(原创)走遍中国----台湾—台中(阿里山)
(原创)走遍中国----台湾—台中(阿里山)
(原创)走遍中国----台湾—台中(阿里山)(原创)走遍中国----台湾—台中(阿里山)
(原创)走遍中国----台湾—台中(阿里山)
(原创)走遍中国----台湾—台中(阿里山)

不见的是一位空姐的妈!这妈坐火车会晕车(该是晕得很严重的那种),所以知道之后要乘火车下山,就主动的连上山就都放弃了。但问题是,她是在大家开始上山后,才从女儿那里知道,等下会乘小火车下山的。于是,小洁就跟她说:你原路返回至停车场即可……然后,现在就不见了,而且身上还没带手机(说是怕电话费贵,就直接关机揣包里了)。

小洁倒也没乱,先让全陪婷婷守着,直接就在停车场附近的一家饭店,安排让大家用午饭;后就赶紧报jing,请jing方帮忙开始寻找……却是到大家吃完午饭,又各自把停车场附近转了好几转,人就都还没找到。
也是到这会儿就才开始留意的……之前以为上下山的路就只一条,又停车场周围一共也不大点,应该很快就能找到。然后,就找了个没人的地方开始祷告……

约又半个小时后(也就是找了将近三个小时后),警方那边终于小洁打电话来,并让空姐通过电话确认……人就才算是找到了。原来那妈路盲,之前在停车场附近转了转,后就再找不到停车场,然后一直沿公路往前去了。说是虽也有感觉不对劲,却总以为前面不远就是了,于是就一个劲的往前走……直到被jing方拦下。(后来有团友说:要是那条路能通到乌鲁木齐,她绝对就把回去的机票钱给省下来)(原创)走遍中国----台湾—台中(阿里山)(原创)走遍中国----台湾—台中(阿里山)(原创)走遍中国----台湾—台中(阿里山)(原创)走遍中国----台湾—台中(阿里山)(原创)走遍中国----台湾—台中(阿里山)(原创)走遍中国----台湾—台中(阿里山)(原创)走遍中国----台湾—台中(阿里山)

空姐哭的稀里哗啦,一个劲的对小洁、对大家说‘对不起’。小洁搂着她不住地劝慰着,表现出了一种极经得起事的担当、以及百般的隐忍。好像正就是在那一刻,天有些开始要放晴的意思了!看见云中被雨洗过的蓝天下,远近的重山被青雾缭绕着,成就了此番阿里山之行中,最美妙而和谐的一派构图。
小洁、空姐和空姐妈都没吃午饭,却又都说吃不下了。尤其是空姐母女俩,说耽误了大家这么久,赶紧往下一站去吧……

下一站很近,就在下山后的某个卖茶叶的地方。但卖场方面不知道怎么想的,却要先把大家领到一间貌似讲金融投资课的小礼堂,要给大家讲一讲:喝过高山乌龙茶后翅膀会从背上的哪个部位长出来……诸如此类。听了没一分钟,直接就假装接电话走出了礼堂。而出来后正好看到,小洁正就着一瓶水在吃一包小饼干。

上去打过招呼后直接问她,提成有多少?她也直接就回答说:三个点(3%)。就给她分析道:你如果长期接的就都是新疆团,那这个场应该就要考虑换一下了。因为新疆人习惯喝的是性热的茯茶,而且在煮茶的过程中,为消食解腻会往茶里加豆蔻、丁香等香料;或也会直接就加脱了脂的奶做奶茶……而乌龙茶性平,完全不适合他们的口味和需求。
小洁却说:这些就都是公司安排的,我个人还真就无所谓……真正好品质的茶,产量极有限,这个大家心里就都清楚;而他们,却是想卖他们的那张嘴。(原创)走遍中国----台湾—台中(阿里山)(原创)走遍中国----台湾—台中(阿里山)(原创)走遍中国----台湾—台中(阿里山)

《圣经》:
(以下也是所罗门的箴言,是犹大王希西家的人所誊录的):麻雀往来,燕子翻飞;这样,无故的咒诅也必不临到。
                                    ——《箴言26:2》

‘麻雀往来,燕子翻飞’,就都只是在空中,而并没有落地。那‘无故的咒诅’无来由、无依据,就也不会有任何伤人的效力,那在乎它做什么?只专心仰望 神的恩典就是了。(原创)走遍中国----台湾—台中(阿里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