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走遍中国澳门黑沙滩露营《圣经》 |


如今的澳门,包括了澳门半岛和一个离岛两部分;而过去,则是有两个离岛的,即氹仔岛和路环岛。直至上世纪中叶,两个离岛之间开始做填海工程,之后方才被连接成了如今的一个大离岛。却这个大离岛之后没有再另外命名,于是此刻的它,就自北而南的被默认成了三部分:即从前的氹仔岛部分,仍称氹仔(氹:dang,发‘荡’音;有农家化粪池、或哄骗人的意思);从前的路环岛部分,仍称路环;而后来填海填出来的连接部分,则被称为了‘路氹城’。
搭乘公交车自半岛的新马路,过西湾跨海大桥,往离岛最南段的黑沙海滩去。行程等于将纵穿整个离岛(也等于将跨越整个澳门面积的2/3),期间还将经行一段路环山的山路,因此就还是很得花点时间的。
车窗外的景致在不断变换着……先是过海后,氹仔的葡式风情老街区;后是路氹城中汇聚的,那一系列全球最顶级的酒店(du场);再到深于绿野丛林中的路环山区等等。不得不说,弹丸之地澳门,跟相邻的内地珠海、及隔海相望的香港,其味道和调调都不同;仿佛这里就还更有能以螺蛳壳里做道场的意思。





久在广东生活,常就能听到有老人说起,
曾经抗战期间,随父母逃难澳门投亲的往事……最初听时就还会觉得奇怪,想当年整个东亚、及东南亚,统统就都被日本人祸害了,怎么会小小的澳门独能幸免?
后看过了些资料就才知晓……当年向清政府租借澳门的葡萄牙,还曾经长达三个世纪的殖民过南美洲的巴西。虽彼时巴西早已独立,但仍于方方面面长久依赖葡萄牙,因此葡萄牙即对其仍具有着相当的影响力。
而曾经百多年前巴西刚独立的时候,因为本国人口稀少,严重缺乏劳动力,就先后遣使往大清、日本等国游说,希望能获得些移民。却清政府以为,对外移民有损国家尊严,随即就断然拒绝了。而日本政府,却是很快就跟他们达成了协议……因此至百多年后的抗战前夕,在巴西的日裔移民即已有超过300万之众了。
于是,当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葡政府就通过巴西政府警告日本人:别去搞澳门!你们胆敢搞澳门,巴西就将驱逐你们的300万侨民!而这些人一旦回到日本,别其它了,光是吃饭就能成你们国家的噩梦!——于是迫于压力,日本人只得就就范了。因此,澳门在当年就才成了整个东亚、及东南亚,唯一一块没有直接受到战争侵扰的净土。感觉也是好神奇……



其实,此次的黑沙滩露营非常的不成功!因为它整个营地正在改造中……为什么被改造呢?因为这处原本被辟为民众免费休闲娱乐的所在,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竟渐渐就变成了一处容闲杂人等宿栖的地方。
而这些人中的大多数,是已然输光了所有,却仍不甘下牌桌,——还继续要每天在各大du场间流连、找机会的人。而这等人自然是没有任何保障可言的了,他们似也已认命将彻底以赌为生,因此运气好赢钱时,他们就会去住酒店;而多数运气不好的时候,则就会回到黑沙滩来露营栖身。
期间这个走了那个来……久之,营地里就莫名的多出了好些无主的帐篷。而这些帐篷长时间地占据着公共空间,非但造成了资源浪费,也因为无人打理而有碍观瞻了。因此就使得整个营地,等于完全背离了其原本存在的意义……遂就才有了此次改造。







面对着施工现场有点不知所措……看见不远处有个保安,就走过去用粤语问,这是怎么回事?不想保安却用普通话都不是的河南话回道:我刚来不长时间,还听不懂广东话……后开始跟他讲普通话,他就才给做了上述解释。
后问他:附近还有别处可露营吗?他一指山上说:山坡上有块小空地,最近他们有几个都住那。问他,那里安全吗?他说:应该没事,那几个人在这住好长时间了,有广东人、广西人,还有个e罗斯人、跟他的菲律宾女朋友……笑道:还有女朋友?保安却一脸正经地说:你可不要小看这些人,这些人曾经应该就也都是有钱人,穷人谁敢到澳门来玩……只不过这些人后来可能输得太狠了,完了就回不去了。
保安当时正好也要往山上去,顺便就给领路带到了那块在一个小山坳里的空地处(走上去约得7、8分钟)。这会儿的空地里就只搭着一顶帐篷,且还不见有人。于是保安离开后,就自行找地方卸下装备,支起了帐篷。



因为完全没有情形有变的预判,所以原本设想五星级营地露营的惬意,一下就变成了此刻似乎落难于工地、或野山坳的憋屈。于是原想的什么还要下海戏水、以及野炊等等,自然是就也兴致全无了。因此之后一切就都成了勉为其难……
先是原路下到营地,四处去转了转;后再继续下到海滩,去细看了一下那些黑色的海沙。据说这种海沙是由一种叫‘海绿石’的海矿生成的,海绿石在特定的海洋环境里形成后,受海流影响,聚集至澳门近海;后经海浪没完没了地推积成堆,遂就形成了此刻这少见的黑沙海滩。
眼前的黑沙海滩据说延绵足有一公里多长……其间滩面宽阔,滩坡平缓,又海滩上沙粒绵细柔软,该算是一处极优质、且容量可观的海滨浴场了。




沿海滩,可以直接从露营地走到黑沙滩公园。之后上到公园入口处,可以看见园外附近,有好几家士多店和小餐馆。
时已黄昏,已正在寻思该怎么打发晚饭。在经过一家士多店时,恰看到店门口的烧烤摊前,一个父亲跟他的四个女儿们,正在一边吃、一边催促掌柜,让继续再烤鸡腿做多几个鸡腿堡。遂就感觉,这家的鸡腿堡该是得到认可的了。那行,就也凑个热闹呗,上前对掌柜说,让应付完了这家人也给做一个。
鸡腿堡40澳门元/个,感觉味道也就一般般。许是那家人都饿了,才显得那么的不择食。







这父亲和他的四个女儿,一看就是澳门的土生葡人。他们长着明显葡萄牙人的面孔,彼此间也讲的是葡萄牙语,但跟士多店的掌柜却讲的是粤语,而且讲的非常流利;还女儿们的粤语发音,比内地广东省内一些地方人讲的更要好听、更要咬字刻意的清晰。
好多年前早有在香港,见过白人、黑人、及东南亚各国人讲流利的粤语。所以对葡人父女会讲粤语,并不会觉得特别惊奇。但看着这班最大不过十二三岁的四个小洋娃娃,用葡语、粤语流畅转换着在那叽叽喳喳,感觉还确就是蛮别致的一景了……
这些人也真是挺有意思的,明明是葡萄牙人,却可能家族已在澳门生活百多年了。期间虽然他们努力保持着属于自己民族的各种习俗,但于异乡生活的方方面面,却难免会受到本土人文的影响;以至于可能只到第二代时,澳门就已然是他们的第二故乡了。
据说澳门回归前后,这些土生葡人中的很多人,一方面会向葡萄牙政府,申请获得葡萄牙国籍;又一方面会向zhong国政府,申请继续在澳门工作、生活。而zhong、葡双方则就都给他们开了绿灯!毕竟这是于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一个特殊的族裔群体,并还衍生出了一系列zhong葡文化交融的独特习俗,因此包容他们就还是蛮有意义的。




——转过年的八月底,就又有到黑沙滩来露营。而之前的改造工程即早已结束,营地也已完全纳入了有序的管理。此刻的营区露营地,被用隔网网成了相邻的一溜儿三个区;而每个区内,都有特意搭建防雨、且青草铺地的帐篷位若干,看似合计百来个位置应该没问题。而且,此刻的营地已设了专人看护,人员进入营地得出示发放的营地证。
那么就也当然了,此刻入住营地是需要登记有效证件的(非当地人需得出示护照或港澳通行证),以及需支付一定费用的。对非当地人的收费为:50澳门币/天。入住时间为:中午12:00,至次日上午11:00。
营地里本来就有卫生间和冲凉房(只是冲凉房里没有热水);而营地深处也本来就有一个专门的烧烤区。烧烤区依山脚搭造有若干套石桌、石凳、石烤炉,以及配套的洗菜池、厨余收纳处等等。而最特别是,他们不知道从哪里引来了一支优质的山水,所以这边水龙头里的水是可以直接饮用的。
烧烤区旁边有个不算小的排球、篮球场;再旁边往下,有个让大家堆沙子、荡秋千等等,玩各种娱乐设施的地方;而再再旁边,则就是那不断被海浪冲刷着的黑沙海滩了……总之就是,作为一个让人休闲放松的海滨露营地,这里该算是应有尽有了。



再之后每次,就都会选在周一去、周五回。因为到每周末时,营地里的人就会多出好多来,而每周一至周四则会几乎没人。
届时每天早晨醒来后,会先拎了炊具到烧烤区那边去煮早餐(露营地里不能见明火),后就直接在那看会儿书;完了就把东西收了,出来营区随便乘公共巴士去到某一站,下车后开始City
walk(四处瞎逛)……
之后走到累了、饿了,就随便在附近找地方吃不知道哪一餐;完了继续逛……期间在沿途果店买几个进口水果当晚餐(港澳的进口水果比内地便宜、且新鲜,因为进口的手续简便);后再累了,就找车站乘巴士返回营地。而这个时间段,营地一边的海滩上是没人的(游客都在黑沙公园的海滩那边),于是就可以独自下海去泡一会儿……直到黄昏。





黄昏后的营地里,几乎每天就都会有人来玩,且来时有男有女、成群结队。他们多会每两人搭手提着一个泡沫箱,直接往烧烤区那边去。不用问,女生们提的轻些的泡沫箱里,一定装的是各种小零食;而男生们提的重些的泡沫箱里,则一定装的是被雪藏的啤酒饮料、和等下要烧烤的各种冰鲜。
从没过去观摩过,但他们打球的欢呼声、和欢宴中的嬉笑声,却能因为营区内的无打扰而阵阵传来……但通过好多次的观察却发现,这当中最多的是土生葡人,其次是东南亚人和欧洲人,——竟一次都没有见过成群结队来玩的华人。
其实早早进帐篷后也是睡不着的,一是永远会感觉闷热;二是帐篷里无论怎么搞,就都会有一只蚊子需要对付!好在当时的手机有收音机的功能,就总调频到澳门的各波段,听他们的新闻、时评、以及音乐节目。而那些电台DJ的声音又全都像是含了蜜糖的,于是那么听着听着就能睡着了……





《圣经》:
(以下也是所罗门的箴言,是犹大王希西家的人所誊录的):作假见证陷害邻舍的,就是大槌,是利刀,是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