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走遍中国----浙江--杭州--往事

(2024-09-23 08:52:27)
标签:

走遍中国

杭州

往事

南屏晚钟

《圣经》

(原创)走遍中国----浙江--杭州--往事(原创)走遍中国----浙江--杭州--往事
(原创)走遍中国----浙江--杭州--往事

2013年4月7日   礼拜天   

乘早8:00的班车离开金沙镇,往玉山县城去。班车每40分钟一趟,两地距离约60公里,走盘山公路得约莫一个小时。
车上就只有我一个游客,再就是几个本地人了。开始还觉得奇怪,昨天下山后,明明看到好多自驾车浩浩荡荡的离开,当时还感觉三清山远比想象的热门……这会儿怎么就一个游客都看不见了呢?而之后一算日子就又想明白了,昨天是清明节假期的最后一天,所以大家就才都急吼吼地往回了。而此刻的他们,该是就都因为之前已经调了休,这就又上上班了。

班车到达玉山汽车站后,出来搭一辆三蹦子去到火车站。原以为途径玉山站往杭州去的车次会很多,却不曾想买到的下午17:46的车票,竟就是当天最早一班的了。那还能怎样,等着呗。可那么干等八、九个小时就也不是个事儿,于是还就老规矩,走出售票厅后先找地方寄存了背包,后找到公交车站随便上一趟公交车,然后就开始在县城里瞎转悠。
玉山县城只指甲盖大小,统共就那么三、五条街道,外加一条穿城而过的信江。所以直到把那趟公交车坐到终点站,就也没能找到个值得下车的地方。这完全没达到耗时间的目的,于是只得就在返程的时候硬找了个站下车,然后朝着火车站的大方向一路往回走,硬来了一段City walk。(原创)走遍中国----浙江--杭州--往事(原创)走遍中国----浙江--杭州--往事(原创)走遍中国----浙江--杭州--往事

期间路过一个小广场时,看到那立有一尊塑像,走近看塑像脚边的简介,发现竟然是陆游。说是陆游曾经路过玉山县,因一路鞍马劳顿得以在这里歇息片刻,于是就发感慨作下了诗一首……好吧。
却是天大晴,让顶着烈日看陆游实在也看不了几分钟,后就继续往前去了。也是真热的不行了,恰在跨过信江上的一座桥后看到桥头有家网吧,于是就直接钻进去避暑了。

还行,干了不少事……订好了杭州的青旅;上传整理了婺源和三清山的照片;还看了一部关于洗钱的电影,等等。期间也没出去吃午饭,之前登三清山时准备了些干粮,却没怎么吃,这会儿正好在随身的包里,就拿来当午饭了。(而且,这一地区吃的是三季稻,就是米下锅时什么样煮成饭后就还什么样的那种米,吃着口感寡寡的,所以前面在三清山的几顿饭都没吃好)(原创)走遍中国----浙江--杭州--往事(原创)走遍中国----浙江--杭州--往事(原创)走遍中国----浙江--杭州--往事

火车到站时晚点了十分钟,但上车过程却很顺利,因为玉山火车站本就冷冷清清,候车室里一共也没有二十个旅客。上车后发现所在硬座车厢里有点小超员,而正好身边就是列车长的工作间,就探头过去随口问了一句……于是就轻松地补到了一张卧铺票。(玉山到杭州仅四个小时左右,要不是列车长正好在身边,本是不打算补卧铺的)

列车于20:00过一点儿到达的杭州站。出站后乘188路公交车到延安路,后再徒步到西湖南岸的南山路,——预订的‘景上南山国际青旅’在这条路上。
青旅果然不负网上的一片好评,极其的干净、整洁、有调调。预定的四人间床位仅45元/位,而且房间还连着个小后院,院子也给布置的清清爽爽的。感觉经营这里的,该是一班很有见识、很有责任心、且很有些小情趣的人们。能在西湖边上找到如此性价比的住处,真该算是一种幸运。(原创)走遍中国----浙江--杭州--往事
(原创)走遍中国----浙江--杭州--往事
(原创)走遍中国----浙江--杭州--往事
(原创)走遍中国----浙江--杭州--往事

之前有提到,杭州来过的……那年15岁【见 (原创)走遍中国----上海--故地】。没记错的话,当时应该是住在西湖东岸的什么地方了有去那边找过。当然是找不到了的,或者连曾经的那条街都已经没有了)
当年,跟老妈很是在杭州呆了几天。现在想想,她当时好像还真是挺下本儿的……所以,我们住的不错,住处有园林似得院子;吃的也不错,去了两次楼外楼和一次龙井饭庄。西湖醋鱼肯定吃过的,却完全不记得了……而老妈喜欢吃鲜鱿鱼(这在当年的新疆根本是见不到的),所以曾就在楼外楼吃过一道玉兰片炒鲜鱿,——纯白上桌的一道菜,味道极鲜!(却之后再就没吃到过了。偶尔跟一些大厨说起时,他们好像也都根本听说过这道菜)
还跟老妈在西湖里划了一次船(当然,期间说的就都是劝我回去继续上学的事儿,说无论如何总得上完个初中吧,云云);我们还去了当时杭州几乎所有的景点,西湖周边的自不必说,更远些的虎跑、龙井什么什么的,就也都去了。(原创)走遍中国----浙江--杭州--往事(原创)走遍中国----浙江--杭州--往事
(原创)走遍中国----浙江--杭州--往事
(原创)走遍中国----浙江--杭州--往事

记得当年有一首叫《南屏晚钟》的歌唱的正火,就还特意跟老妈去了一趟挂那口钟的南屏寺,而且是特意晃到将近黄昏了才去的(晚钟嘛,大白天谁会给你敲晚钟呢?)。岂料去到后一看,那里竟根本就是个大工地,整座寺院处处断壁残垣,连个正经的山门就都没有。
诧异中等老妈决定去留,突然旁边一个正坐在一辆破板车上摇蒲扇的中年僧人,主动跟我们打招呼。那僧人着一套打了补丁的灰布短僧衣,操一口杭州话跟我们说着什么……我听不懂,就跟老妈说想到寺里去看看,老妈同意了。

寺院里果然就是全面施工的场面,只是当时大家该就都下工去吃晚饭休息了,所以寺院里一个人也没有。一圈转下来感觉有意思的,是看到了济公和尚在当年建寺时,让一口水井里往外出木料的那口井……说是木料攒够后济公叫了一声‘停’,那最后一根将出未出的木料就给卡在了井里。——看到那根木料就还井里卡着。只是井口被用一具铁栅罩子罩住了,旁边又给新做了个简介牌(不然我怎么会知道这故事)。

从寺里转出来后,就跟老妈告别那僧人离开路上老妈说那僧人告诉她:寺里的那口钟早已毁于了战火,而整个寺院却是毁于之后次次浩劫……如今得到了方方面面的捐款,这就才又开始重建。也给老妈汇报了寺里到的那口井。后又对她说,很是看那个僧人不顺眼,一是因为他有头发,而且不见头顶上有戒疤;二是他穿的是解放鞋,而不是影视剧里看到的僧鞋;三是他没个坐相,瞅着挺欠揍。(原创)走遍中国----浙江--杭州--往事(原创)走遍中国----浙江--杭州--往事(原创)走遍中国----浙江--杭州--往事(原创)走遍中国----浙江--杭州--往事

还有就是,当年第一次对‘江山如画’有了极直观的认识,而且激动到落了泪……那天计划是上西湖北缘的宝石山,去看保俶塔(当年的塔还是原装的)。却一早天就阴着……雨是开始爬山后才下起来的,不大,雨丝而已。宝石山并不很高,但毕竟是在登山,所以开始时就都只关注脚下了。
那该是在快要登顶的某个位置了,站下歇口气,无意间脑袋往左一偏……那原本满是绿林枝杈的地方,突然露出来一大块空处,且从空处望去正好可以俯瞰整个西湖……

那一刻阴雨,整个天与云、与远山、与静湖,上下同灰。湖中长提一横,堤上有柳;又三潭印月、湖心亭、阮公墩等小岛、及岛上高挑的酒旗,历历清晰;湖中有画舫点点,舫上人影绰绰,隐隐似有乐声……距离太远,于是就感觉这统统一切似都静止着,全如一幅展开的画卷里的内容;而以上的云天即为留白,谁只需随意落款、钤印,便就可成全了这幅——江!山!如!画!
应该就是这个时候热泪盈眶的……然后就非常失态地大声喊老妈‘快来看!’。老妈看到后什么感受不清楚,却是反常的没有被她呵斥失态,只声音平平地来了一句:这样的景致中国多了去了。就紧接她的话豪言壮语道:那长大后我就要去把这个国家看个遍!老妈随口道:行,那你就快点往大了长吧。(原创)走遍中国----浙江--杭州--往事(原创)走遍中国----浙江--杭州--往事(原创)走遍中国----浙江--杭州--往事(原创)走遍中国----浙江--杭州--往事
(原创)走遍中国----浙江--杭州--往事

上世纪六十年代,老爸也曾出差到过杭州。之后他总提起两件事……

一次,老爸跟同去的潘叔正在路边公交,突然旁边有人碰他说,想借他的钢笔用一下,他就从上衣口袋摘下递了过去。老爸说,前后仅一分钟而已,待钢笔再还回来的时候,笔杆上就已被刻画出了极精美的西湖十景之一‘平湖秋月’,于是原本一支普通的钢笔,一下就变成了一件令人爱不释手的工艺体。
然后,之前的那‘借笔人’就问老爸:好看吗?喜欢吗?愿意为此掏点钱吗?——于是老爸就痛快地付上了五毛钱。老爸说,那人收下钱后,感激地跟老爸握了握手,之后就迅速离开了。(当年的五毛钱很值钱的哦,该足够一家人活一天的。关键是那个人不能被人发现他在以此为生,否则他会非常非常的麻烦)(原创)走遍中国----浙江--杭州--往事(原创)走遍中国----浙江--杭州--往事(原创)走遍中国----浙江--杭州--往事(原创)走遍中国----浙江--杭州--往事

还有一次,是老爸跟潘叔上一家著名的卖小笼包的店去吃饭。当时正好是午饭市,所以来就餐的人就排队排的在餐厅里套圈,他俩只得就也那么
老爸说,这期间他看到旁边的一张桌子上,摞着至少四笼小笼包,却只坐着一男一女两个人(感觉应该所有的人都看到了)那男人似对女人很殷勤,一再地劝让多吃点;而女人却矜持,只稍稍吃了几个就不再吃了;之后可能男人就也不好意思再吃了,于是两个人就走了……却没有把剩下的打包。
老爸看着正心中暗道:可惜了……然后突然就被站在身后的潘叔一拽袖子。老爸说,两个人几乎眼神都没碰一下就已然达成了共识,——然后直接就走到那张桌前,坐下来开吃了。老爸说,期间两个人全程无交流,直到吃完后离开到路边才开始狂笑。

忘记了潘叔是教钢琴、还是教小提琴的,潘婶好像是在医院工作的,他们夫妇都是上海人。八十年代后,他们夫妇成了香港的巨商……为什么呢?因为潘婶的伯伯是香港的巨商,却膝下子女意外早逝。而潘婶的整个家族,到大家又能联系上的时候,她这一辈人中就只活下来了她一个人……因为她在新疆。(原创)走遍中国----浙江--杭州--往事(原创)走遍中国----浙江--杭州--往事
(原创)走遍中国----浙江--杭州--往事
(原创)走遍中国----浙江--杭州--往事

《圣经》:
(所罗门的箴言):你看见办事殷勤的人吗?他必站在君王面前,必不站在下贱人面前。
                                        ——《箴言22:29》

也可译为:你看见办事殷勤的人吗?他必侍立在君王面前,而不是在平庸的人面前。‘办事殷勤的人’指的是那些:不为做在人前、而为做在 神面前的人。他们努力工作是主动自愿的、是满有信心的、是能享受其中快乐、且能荣 神益人的。这样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是可堪大任的,因此当然可以侍立于君王面前。(原创)走遍中国----浙江--杭州--往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