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走遍中国----江西--上饶--婺源--虹关古道

标签:
走遍中国婺源官坑虹关古道《圣经》 |


2013年4月4日
礼拜四
小雨
8:30下楼去吃面时,终于看到了昨天晚饭时候都还没回家的男主人,而且看样子是又打算要出门了。见我下楼,男主人点头打了声招呼,临出门又突然回头蹦了一句:过第二个亭子后,记住要先左后右地走……说完就才走的。
完全没搞清楚男主人在说什么,甚至都没搞清楚他在跟谁说?却是本来要进厨房去给煮面的女掌柜,见丈夫说的话没得到该有的回应,就才又解释到:他是说你等一下走古道的时候,在山上经过第二个亭子后会前后碰到两个岔路,在第一个岔路时你要走左边的那条,在第二个岔路时要走右边的那条……
之后她就又笑着接了一句:家里住过的客人大多都是来走古道的,所以这句提醒一说好几年,说的都没感觉了。——百分百理解,并诚恳道谢。







饭后告别了女掌柜,出门沿溪河畔的小路往村西头去,——从那里进山,算是‘虹关古道’的起点。早晨的溪河畔居然已经就很热闹了,看到因为有好几个大妈一字排开的在那里洗衣服,于是,两个明明家住上游的大姑就被大妈们各种轰着,提着墩布往下游的地方去了……而再看大妈们,没近前去看她们在用什么东西洗衣服,反正是水里确实没见有皂沫。
而也就这个时候,突然见前面有个老人在用手指指点点的,好像是在对我说什么。心头一惊,脑子一通飞转,努力回忆着上一分钟,有没有什么类似随手扔东西等等的不妥行为?应该没有……于是就迎着老人走前去。走近,却听到是老人在叮嘱:记住啊,你走过第二个亭子的时候,要先走左,再走右……





至村西头,进山……这会儿的天上飘起了雨沙,雨沙和着晨露即弄湿了山里的一切,——杉树林、野草地、山花丛、青石铺就的山路,等等等等。而凝在山林中的夜寒,似也受了雨沙的蛊惑,使空气变的愈发清冷了。
之前有提到过,婺源古时候属徽州管辖,这里位于皖、赣、浙三省的交汇处;其东北部横着‘浙岭’,古时候算为一处要冲,于是就有了一条从此经过的驿道,——即后世所谓的‘徽饶古道’(徽州至上饶)。曾经的徽商往来三省,走的就正是这条官道了。
而如今所说的‘虹关古道’,实则仅就是这条官道上的其中一段。其两端的起、终点,各为一边的官坑村、和另一边的岭脚村。却是又这两个村子都太小,实在也是担当不起为一段古道命名,于是人们就拉长了古道,选择以更往前些、也更大了些的虹关村为其命名了。












虹关古道,是整个‘婺源游’东线转北线的方式之一(乘车走公路才是主流嘛)。这里是什么时候被呼响为‘中国最美徒步路线’的,不明;反正从此的每年三、四月间,古道上就人流不息了却是事实(我虽本无心,却此刻不到底是也在这古道上走着了吗)。
其实这条古道可能一共也没有十公里,只是因为都是山路,一会儿爬上、一会儿下爬,得成倍的耗力气,所以一趟走下来就得将近四个小时了。途中的情形大致是这样的……
自官坑村上山,至山顶附近的上坳亭……这一段走着会比较耗时耗力,因为整体是在上行,且路会很长。却是好在这期间的坡都很缓,因此它就只是在消耗体力,却并不具有攀爬的难度。
而且这一段多临山谷,又谷中自下而上有小片的油菜花田、有层层的茶林、有涓涓瀑落的山溪、有漫山的野草狂花、有一览群山的激荡、有本可望至更远,却遭雨雾模糊了的不甘……而统统这一切,就时时都会令人驻步流连,所以这么走走停停,途步的疲惫或也就不那么明显了。









而自山顶下到岭脚村的一段路,情形却跟来路正相反,路虽短,却多陡坡……而且这一段属山的阳面,虽也处处翠绿,却景致极单一;又因为位置的缘故,等于就又回到了婺源今年早春的光景,远近能看到的油菜花,又就都仅成了点缀。
再有就是一种心态了……因为开始下山不久,就已经可以望见山下的岭脚村了,于是疲惫感骤升!而早已被汗水浸透的内衣贴在身体上,之前不觉,此刻却就渐成了一种令人抓狂的折磨……
因此,路陡使必须关注脚下,再无暇观景;而此间也确实再无景可观,又因为是下行,渐就没有了临高眺远的惬意;而再望见渐行将近的终点,再身体的疲惫已达到了一个地步,等等。于是,此刻的下山绝对就成了一门心思
+ 心无旁骛。
整个古道沿途,会经过好几处用石片垒筑的亭子。亭子都很简陋,却也都足能让行人避一时日晒雨淋、缓解一阵旅途的劳顿。但猜它更重要的功能,应该就还是做了一处路标,让不熟悉路的旅人不至于迷路。
但现如今的这些亭子,却让人看了就直冒火!因为那里外里仿佛就都成了垃圾堆,什么饮料瓶、速食包装袋等等的垃圾被扔的遍地都是(国内凡短途的热门徒步路线,情形也大都如此)。本地人是绝对绝对不会这么干的!而且曾几何时,该就还常会有人在亭子里挂些草鞋,免费给过路的行人替换。









下山穿过农田,走到岭脚村的村口。这里有一家集小士多、小餐馆和小客栈为一体的‘徽饶客栈’。客栈门口沿一侧墙根,用木头和水泥长长地搭了一条供人歇坐的长凳,看到的瞬间人直接就软了……翻山的将近四个小时里完全没坐过,途中休息也都是站着的。一是因为到处都湿漉漉的,本能的不想坐;二是因为其它凡能坐一下的地方,或垃圾成堆、或就已经都有人坐了(对,他们就都坐在垃圾旁边……继续造垃圾)。
把背包卸下来靠在那条长凳上,然后进店去买了一听可乐,出来坐在长凳上歇着。一会儿,见一位婆婆端着碗出来给孙女喂饭。就问婆婆,在哪等往县城去的班车?婆婆抬头看了一下天,之后说:这会儿怕是没有了吧……但每天早晨的班车是就停在这门口的;不然你就到外面的大路上去试着拦一下过路车嘛,只是我们这里有些偏僻,一天里也看不到有几辆过路车。







歇过一会儿后,气力是恢复了,却身上里外里被汗水湿透了的衣服还都半湿不干着。想想反正是不用赶时间,也实在没兴趣去碰那拦车的运气,于是就起来一转身进店去开了房。
午后的天大晴了一阵儿……就把洗澡时随手洗了的贴身衣服,拿到客栈楼顶上去晾晒。却刚晾上,看天好像就又打算要阴,于是就进屋去泡杯茶,端着回来坐在楼顶的一把竹椅上守着了。不想却只几分钟后,人就给眯着了……
应该也没过多一会儿,很快就被雨点激醒,起来赶紧就收了衣服回到房间。可回房间后躺在床上还没给电视调好台,那热烈的阳光就又透过窗户瞬间映满了房间,于是就提着湿衣服又上了楼顶……之后是回来看了不几分钟电视就又睡着了,然后不知过了多久,就再又被雨声吵醒……





《圣经》:
(所罗门的箴言): 贫穷人,你不可因他贫穷就抢夺他的物,也不可在城门口欺压困苦人;因
耶和华(神)必为他辨屈;抢夺他的, 耶和华(神)必夺取那人的命。
城门口,是西亚古代集会、买卖、审判的场所。 神不会偏袒穷人,却必会为他伸张正义。得不义之财的,终必会付出惨痛的代价!这从没有例外的,拉长时间轴自然就看明白了,而且还更能看懂他们的痛点…… 这样就才更显明了
神公义的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