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走遍中国----江西--上饶--婺源--李坑

标签:
走遍中国婺源李坑古村落《圣经》 |



2013年4月2日
礼拜二
晴
今天得跟阿伟分手了,因为他要去雁荡山,我则要去婺源。泪千行不至于,但相对无言却是有点点的。阿伟说:真不敢想你已经走了那么多年。对他说:你不是也已经出来转过了吗?就这么回事儿……差不多就回吧。阿伟听了不吭声。【阿伟
见 (原创)走遍中国----江西--九江--庐山--结伴】
主要是阿伟的那句‘我或者会从三山五岳的什么地方跳下去……’让人想到就头皮发麻。他要是那种咋咋呼呼的人,就完全不必去搭理他;可他却是那种很不会主动跟人交流的人,而偏是这种人的心思是最难叫人琢磨的。但不管怎么说吧,至少是没见他从庐山上往下跳……
实话说,除了有点小任性,阿伟实在算得是个好孩子了!他为人大方、善良、不计较、也不多话……优点一大堆。他心里其实什么都明白,就仅是阅历浅,难做取舍。可有些事情还偏得他自己来做决定,别人没权利、也没义务参合。这应该就是那所谓‘人生重大选择’的时候了。
——大约一周后,就是到西塘的第二天,突然接到阿伟从黄山打来的电话,问说住望秀楼的新楼好还是旧楼好?听语气兴致好像还是不错的。再就是,之后因为换手机了要倒号码,看到他的号码想起来就试着打过去……那边却已经停机了。深愿是阿伟老板换了社交圈,顺便就把号码也换了。





景德镇的里村短途汽车站,每天自早晨6:30到下午16:20,频繁有发往婺源的班车。两地相距不足90公里,车程不到两小时,票价32元/位。
中国‘四大名砚’指的是:甘肃洮州的洮河砚、广东肇庆的端砚、山西绛州的澄泥砚,以及江西婺源的歙(shè)砚。按说其中的歙砚该是跟安徽省歙县相关联的,——没错,婺源和歙县紧挨着。而且古时候的婺源,根本就是归歙县管辖的,被划归江西上饶才是近代的事情。
既然曾经长久归属古徽州,那这一方土地上的方方面面,如百姓的生活方式、文化传统、及民居建筑风格等等,也就可想而知的都属徽派了。如此便可知,到婺源来能赏到什么、能品到什么了……当然就是如她北临黄山脚下的宏村般的徽派建筑村落,和村落周遭那如画的田园风光,以及品味他们近古徽州的文化传统和饮食传统了。当然,还有近十来年被一再推崇的,那数十万亩的油菜花海……




‘到婺源赏油菜花’其实只是个概念,而非特定的某个点。因为花期的整个婺源县内,到处都有赏花的地方。网上给出的现成攻略,清晰地捋出了以县城
· 紫阳镇为起点的三条赏花路线,分别为:
东线:紫阳镇——徽州人家
· 李坑;——古埠头 · 汪口;——江‘伟人’故里 · 江湾;——原生家园 ·
晓起;以及最重头的,——江岭花海梯田;
西线:紫阳镇——朱熹家族祖坟 · 文公山;——亚洲最大的野生鸳鸯栖息地
· 鸳鸯湖;
北线:紫阳镇上的婺源博物馆——儒商第一村 · 思溪延村;——宋代廊桥
· 彩虹桥;——深山进士村 · 理坑;——丛林幽水 · 卧龙谷;——别有洞天
· 灵岩洞。
那么就问题来了,这么多景点的门票怎么算?在这个伟大的时代,谁也不敢想他们能给人免门票不是吗?答案是,门票可分为两种:一、去到哪买哪的门票(其中除江湾得120元/位,其它各点就都是60元/位);二、买210元/位、五天内有效的通票。
无需精算都该能知道,当然是买通票更划算些了。但之后玩下来的经验却表明,除非是像我这样专门出来玩的、又咬牙切齿一定要玩够门票本儿的,再大多数人其实玩不了几个景点。体力不允许是普遍的原因;而玩着玩着就赏花疲劳了,也是个原因(这就是所谓‘浅酌好怡情、泛滥必成灾’的道理)……所以该怎么玩,各人就还是得掂量掂量。




正午前,班车到达婺源县城。出站看到门口停着好些跑营运的私家车,直接就上了其中往李坑去的那辆。李坑是东线上的第一个景点,而东线又是景点最多的一条线,属于必往的。
随着婺源旅游业的持续火爆,各主要景点间的公路已然基本畅通。却是配套的公共交通设施还不见得完备,班车有数、也有时。所以,景点间的行程最好就还是选择跟人拼车、或直接见车就上。而这期间的捡人或被人捡最好就都态度积极点,可以分担车费还是次要;主要是可测试,‘捡人’说明你善良,‘被人捡’说明你还不算招人厌。
县城到李坑只12公里,很近……却是疑惑路上没怎么看到油菜花,就问司机师傅。司机回说:往年的此刻正值花期,却是今年早春,花期提前了近一周,所以此刻的大面上,花就都已经谢的差不多了。
后就又说:你现在可以赶紧往‘官坑’去……山里冷,那边的花期一贯是要晚些的。不过那里就不是景点了,可能山路会不好走,你能不能去自己可要想好了。(要一路都看不到花,也就只能往那去了)








车至李坑,下车去买了通票后验票入闸……李坑是个村子,始建于北宋年间,迄今已千余年了。不用问,这里肯定族居着‘李’姓人家;至于那个‘坑’字,是因为这里的人称‘河道’为‘坑’,而这个村子正就散在一条小河两岸。却那小河,经由村外不远处的两条溪水汇聚,后不急不缓的流淌穿过了整个村庄,方便着李坑人家的一切。
宋‘澶渊之盟’后,中原各地得到长期的休养生息,使民间渐渐富庶安宁。而那样的大好形势,又自然会广泛、且持久地促进文教昌盛。于是李坑亦受惠,且蔚然成风,之后亦果然人才辈出,于朝中为官、又著书立说者时有;更南宋年间出过一位名李知诚的武状元。
李坑村四面环山,村头有溪、有田、有石坊、有古樟、有亭榭,——却就是不见油菜花!那本该的花田里已然被收割殆尽,地上空余着枯秸乱茬。几步临了那条穿村的溪河,见其中的河水并不如想象的清澈,且面上还时能看到漂浮着杂物,于是心就开始往下沉了。(敢肯定,十年前的这里绝不可能是这个样子的)
可即使如此,那进村的小路上依旧往来着成群结队的旅游团。只是看大家脸上的表情却又极一致,仿佛都在自问着:没花、没景、也不见赏心,这是让来看什么呢?可来都来了,只得就随大溜往前去。










客观地说,李坑还是有些东西的……溪河穿村而过流经了每户人家;各家用石、木、砖等材质在河上搭建起了数十座小桥,方便了彼此联络,也成全了江南一贯小桥流水人家的体统;又村里存有诸多徽派的明、清古建,其中或为民居宅院,如咸丰年建的‘大夫第’、同治年建的‘李书龄故居’、以及更早些时候的‘铜绿第’等等;或为宗族公产,比如供聚会的‘申明亭’、供娱乐的古戏台等等;还村里一切的路、径、巷、道,皆为已然光滑了的青石铺就……总之,也满满都是曾经富庶过的排场。
难得是这些古建保存的也还都不错!因此就能让人清晰地看到那些:砌了门罩的门楼,水磨青砖的墙体,以及屋顶上铺盖的重瓦、和四面的飞檐翘角;又室内外各处装饰的那些,工艺繁复的木雕,砖雕、石雕,等等。尤其是那座配套完整的古戏台,其前后有天井,又门厅、游廊、享堂、寝堂、厢房等等,样样齐全。看就是精心设计建造的。














但是,花大约两个小时把古村转过一圈后,感觉却又极为异样……先就是可惜了那些古建,村民们是绝没有能力去修缮维护它们的,于是之破败、斑驳也就可想而知了;再就是,既然已经是开始售门票的景区了,那么使景区保持整洁就总该要做一下的!不该仍然让随处胡乱堆放杂物,仍然让到处都是垃圾。
看着最头疼是,有在河边洗衣服的,直接就把有皂液的污水倒进了河里;而有开农家乐的,也直接就在河边杀鱼宰鸡,直接就把那些污血内脏丢进了河里去……(我一个外地人看着揪心,村民们好像反而可以无动于衷)
大家都想赚钱,这个完全可以理解。但总该要把‘守住这份千年基业’放在首位,像这么不管不顾的开发,无疑是在杀鸡取卵。李坑一共就这么个小地方,生态之脆弱是明摆的,若不呵护着往前走,不久的将来古村消失掉就都是有可能的。












《圣经》:
(所罗门的箴言):愚蒙迷住孩童的心,用管教的杖可以远远赶除。
孩子的内心充满了需要被赶除的‘愚蒙’,这种‘愚蒙’会玷污一切所该学的真知识,所以若不先‘用管教的杖’赶除,将来所学越多,反而就作恶的能力越大了。所以就才有‘启蒙’之说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