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走遍中国----广东--广州--西关小姐

(2024-07-17 13:00:33)
标签:

走遍中国

广州

西关小姐

东山少爷

《圣经》

(原创)走遍中国----广东--广州--西关小姐
(原创)走遍中国----广东--广州--西关小姐

2013年1月2日   礼拜三   多云

广州友谊剧院,最近正在上演一出大型的音乐舞台剧《西关小姐》。演出单位的能量很强,居然能令一众企事业单位去包场观演,云他们的研究所就也在其中……正元旦假期,闲着也是闲着,就做为可以携带的家属也去看了一下。

怎么说呢……反正是看得出来,这出剧无论是取材、编剧、舞美等等,都是很下了一番工夫的;且演员们在台上也都很卖力。观演期间甚至在想,这出剧应该可以优化了再优化,然后一方面考虑全国巡演,一方面设法让它成为介绍‘老广州印象’的内容之一。
——但这个想法立马就又被自我否定了。因为‘粤剧’才是广州的文化符号,它已经历过那么久的积淀,生命力足够顽强了。由它来表现‘老广州’效果必然会事半功倍,现在要考虑的只是该怎么有效推广让年轻人们也能喜欢上而‘音乐剧’说到底也只是个现代的小众产出,生命力几何不好说,也很难想象会得到老广们的普遍喜欢;
再就是,即使做为一个在非老广的外地人,因为长时间生活在广州,时不时就能听到一些关于‘老西关’的讲古,所以就也能觉出剧中的西关元素明显过少了,而且还都浮于了表面……如此,就更难应付老广们了。
(原创)走遍中国----广东--广州--西关小姐
(原创)走遍中国----广东--广州--西关小姐
(原创)走遍中国----广东--广州--西关小姐

凡中国‘老城’里的民居分布,大多就都是‘东贵西富、北贫南贱’的模式。据说这是按着‘五行说’来的,比如东属木,为阳升方,可令万物生,位贵;西属金,为日落方,可令万物归息,位富,等等。所以,一般若有人家在老城东、西已居有五代以上的,大概率这家曾大富大贵过。
更早以前的老广州什么样不知道。但近代以来的一贯说法就是:东山少爷,西关小姐,河南就多寒仔(广州人把珠江南岸称‘河南’;‘寒仔’即孤寒仔,指穷人家的孩子;这就是说,广州珠江南岸住的都是穷人)。

广州市曾经有个‘东山区’,是直至2005年才撤销并入越秀区的。清末时的东山区一带,还是广州城东以外的一片沼泽荒地。最初是基 督 教 浸 信 会为开展宣教工作,联合本地教众,在这一带兴办起了学校、医院、救助所等场所以惠民,因而就渐聚起了人气。
之后,就有外国的传教士、商人、各类的公干人员等等,都到这里扎堆儿。他们在这里建起了教堂、各种的洋房、并娱乐场所,又完备了各样的公共设施。久之,这里就跟那个时代大多的沿海城市一样,变成了一个满有异域风情的洋人社区。再之后,是有大批衣锦还乡的归国华侨也都选择了在此定居。因为他们的做派和生活习惯也都与洋人无异,所以很容易融入。

那么,如此花园洋房遍地、又可与洋人或通洋务的人士为邻、还有‘紫气东来’好意头……这样的社区,自然就吸引来了大批思想进步、意识趋向维新的官家。于是,就把曾经单纯的‘洋人区’,变成了兼有华人精英落户的‘高尚区’。
然后主角就要登场了……所谓的东山少爷,就是这些官家的子弟们。说他们有什么非常的特别之处似也不见得,不过就是些有钱有势的权贵家少爷而已,其间优秀的自然优秀,纨绔的也照旧纨绔。(原创)走遍中国----广东--广州--西关小姐
(原创)走遍中国----广东--广州--西关小姐
(原创)走遍中国----广东--广州--西关小姐
(原创)走遍中国----广东--广州--西关小姐

再来说西关小姐……清中晚期时,清政府的对外贸易施行广州一口通商,即由广州西关十三行专营。也就是说,无论是国内预走海路销往域外去的商品;还是全球由海路而来,预销往中国内地的商品,就都得在广州十三行被过一些手。更确切说,两下商品到了广州十三行差不多也就算是到头了,再往下的交易,就都得由十三行来主导(其他不论,单两下商品定价权产生的利益,就已经是非常非常可观的了)
据说当年十三行曾意外发生火灾……期间各家商行不急抢运出的白银流出汇成银水溢上街头,竟能一路穿街直投入珠江!可想当时十三行商贸之繁荣。而在十三行所在的西关一带,自然就也是众商家的住处所在。说是当年住在这一带的,最次也得是个小康之家;居拥大屋的人家比比皆是,甚至其中好些还都是当时世界级的巨富。

十三行做的是外贸生意,商人、伙计常与洋人打交道,所以行内人多通外语(甚至通多国外语)。长期与洋人打交道,难免会方方面面互为影响,因此西关一带的风气更早趋向开放。地方长久的商贸繁荣,又意识开放,自然就会促进文化教育的发展。因此至晚清,广州大半的私塾、以及大半的女子私塾就都多设在了西关。遂使西关一带的小姐们,就都普遍有了受教育的机会。
之后又有新式学校、教会学校(女校)的出现,更就使西关小姐们最早具有了现代知识女性的气质。她们生活优渥,学养上乘,见识广阔,致使仪态端庄高雅,现出一派别于时代、别于广大社会群体的清新风尚。因此,之后渐就成了一种典范(其影响力甚至至今犹存)。而如此摩登靓丽的一道风景,在当年,就被冠以了‘西关小姐’的美称。
(原创)走遍中国----广东--广州--西关小姐
(原创)走遍中国----广东--广州--西关小姐
(原创)走遍中国----广东--广州--西关小姐

那么美好的西关小姐,自然就会引得一群群的好逑君子前来。而这其中,自然就少不了那些自命不凡的东山少爷们。可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观念,也早已在国人心目中根深蒂固了,所以那些西关大少自然就也不会让东山少爷们能轻易得逞。他们惯常的手段是,用小恩小惠收买小姐们身边的丫环,以获得东山少爷将何时到的信息,然后去半途拦截施以暴揍,将人轰走……美其名曰‘护花’。
而他们自己,却常因为‘太熟,不忍下手’而无能动作。因此,他们那轰人的行为就显得极幼稚而无聊了。可就那个时代、就那个年龄,这一切好像都是可以理解的了。

——小时候,学院里的大孩子们就也干过同样的事情【见 (原创)走遍中国----新疆--乌鲁木齐--新疆艺术学院】。他们但凡看到学院门口有疑似在等学院女生的‘少爷’们,就会立马纠起一干人,冲出去把人家打跑。理由是:学院的女生都是全疆百里挑一、千里挑一的好姑娘,她们不但长得漂亮,而且还都又红又专!这样的好姑娘怎么就能落在你们这些渣渣的手里……她们生是学院的人,死是学院的死人,决不允许你们来染指。
于是,之后就连学院烧锅炉的校工子弟,就也都娶得是这些好姑娘了。因为一方面他们护过花;一方面只有这样,姑娘们毕业后才能确保能留在省会乌鲁木齐。只是这些护花使者们也就在学院门口威风一下,但凡离开了学院方圆一站地,暴露身份后立马就会遭人追打……刚出来混的时候年纪还小,没少因此莫名其妙地挨一通打。(原创)走遍中国----广东--广州--西关小姐
(原创)走遍中国----广东--广州--西关小姐
(原创)走遍中国----广东--广州--西关小姐

《圣经》:
(所罗门的箴言):敬畏 耶和华(神)心存谦卑,就得富有、尊荣、生命为赏赐。
                                             ——《箴言22:4》

人应当的责任是‘敬畏 耶和华(神)心存谦卑’;而 神的主权,即会使他‘得富有、尊荣、生命为赏赐’。
圣经上一切关乎‘富有’的应许,前提都是,人要活在 神所赐,可行公平公正的产业里;‘富足’只是与 神关系正常的一个标志。但人要是活在倚靠用欲望来拉动消费的环境里, 神还怎么赏赐他呢?因此,真智慧不是要执着于‘富有’,而是更要抓住‘尊荣和生命’。
(原创)走遍中国----广东--广州--西关小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