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走遍中国----江苏--扬州--东关街

标签:
走遍中国扬州东圈门东关街《圣经》 |


2012年11月2日
礼拜五
多云
道行还是浅,知道旅行又将开始了,人就莫名的不得安生,凌晨5:00刚过就醒了。大冷的天儿,肯定是不能这么早起的,于是就硬又在被窝里赖了一个多小时。然后才起来收拾了一下,7:00整背包下楼,此时的整个谷里工业园还不见一个人。
先乘区间车来到安德门,在地铁站口的KFC早餐后,再乘地铁到南京站;后再转乘10路公交到南京客运东站;进站购得37元/位的客票,乘9:50的客运大巴往扬州去……
扬州,是一座比较彻底的运河城市。所谓‘运河城市’,就是指那些因为运河的诞生与存在而兴起的城市。比如天津、廊坊、泰安、枣庄、徐州、扬州、常州、无锡、苏州、嘉兴、杭州等等,就都是。那么反过来说,要是没有运河的存在,这当中的很多地方可能也就不会存在路了。
为什么说扬州比较‘彻底’呢?因为这里根本就是京杭大运河一期工程的奠基处。——春秋时期,扬州名称‘邗(hán)’。吴王夫差为北上伐齐,就学他爹吴王阖闾之前伐楚时,凿就‘胥河’运兵运粮……向东北方凿水道,一路拓沟穿湖,直至连通淮河。这就是史书上提及的‘邗沟’。

而后,如果说‘邗沟’作为京杭大运河的一期工程,已使‘邗’地在中华版图上有了个重要的注脚。那么到它二期工程的时候,‘扬州’就已经迎来了一日千里的发展、直至开创起了她的辉煌时代……
——当隋文帝开启运河的二期工程‘黄河段’之初,‘扬州’已自之前的‘吴州’悄然更名。之后到隋炀帝时,大运河完成了永济渠和通济渠的开凿,使黄河与淮河连通;后即改造了包括邗沟在内的整个江南运河,终使中华南北从此可以直通水路了。而扬州作为这南北水路的交通枢纽,藉漕运之便利,驱银货之流转,终得富甲江南,成为了曾经帝国最最繁华的超级大城。
而紧接着的唐、宋时期,因着国际贸易的逐渐兴起,使得有更加巨量的物资需通过运河流转,更就夯实了扬州为国际大都市的地位。且促进她再创辉煌、再再创辉煌、再再再创辉煌。据说所谓‘扬州出美女’,就是从这个时期开始的。
大运河的三期工程是在元朝时候,那时的运河航道已经甩开中原,直通大都(北京)去了。但江南扬州繁华依旧……后至明、清,兴起了海运;再后又随着津浦铁路通车,使陆路交通渐趋发达,运河就终于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走向了没落。而那一众曾经璀璨夺目的运河城市,自然也就繁华渐去,趋向平凡了……
那么,这都已经‘平凡’了还去那干嘛?因为人家曾经辉煌的太过耀眼,总该要去瞻仰一下的……但也实话说,除了想要去看一眼‘瘦西湖’和东关街一带的老城,也真再就不知道该去哪了。扬州也有园林,但因为之后要去苏州,明显是那边更具代表性,所以这边当然就算了;而又一切的寺、庙、观、庵等等本就统统不去的,所以,扬州真就属于是过一下下的意思。




江浙地区富庶,高速公路四通八达,而南京至扬州仅百公里本也就不远,所以只个把钟头就到了。走出客运站,乘30路公交车到文昌阁。下车的地方不好打车,看到路旁有载客的黄包车,就烦师傅给送到了瘦西湖景区南门附近的一处巷口。(很多地方都能看到黄包车、人力车,但好像只扬州把这正经当个行当了)
之前上网查到扬州有两家青旅:‘过客’和‘个园’。‘过客’的广告词上说:我们与瘦西湖仅一墙之隔……所以就选了这家。可在巷口沿着‘过客’的第一块指示牌往那巷子里望去,心莫名的就开始在往下沉了……这地方也太偏、太静了吧,该属于是背巷的背巷。于是突然就想到,这种地方应该是没有路灯的。之后一路往巷子深处去,果然就没看到有路灯,直至走到青旅门前,才见门上挂着几盏已经退了色的红灯笼。
然后,就幻想出了这样一幅场景……残夜里,苍月凄凄,巷道里也正阴风游行。人自巷口,就着深处那轻轻摇曳的红灯笼的微光缓行,静静地走过整条黑漆漆的巷子……来投店。下面的问题是,这客人为什么敢来,而掌柜又为什么敢接待他?难道他们都是在《胆儿肥榜》上有排名的吗?
‘过客’不大,但看得出来,当初开店的时候掌柜还是蛮付了些激情的。他们在厅里做了个可以容一堆人玩桌游的榻榻米,上面各种的枕头扔了一堆;厅的一角还有个小书吧,矮书架给置成拐尺形,围起了几个布艺的懒人沙发;而最特别是,四周围尽可能地摆了各种绿植,甚至边墙处专门作了一个满布半墙绿植、其间只可以坐下两个人的小玻璃间;至于文青留言墙、及骚客涂鸦墙,那些就不说了……
——可你们倒是维护一下呀。这都已经大中午了,可昨晚宵夜的餐盒仍就还在垃圾桶里;而且至少两个烟灰缸里还满着烟蒂;榻榻米上也还扔着半袋薯片和几本杂志……最离谱是自打进门,前台的哥们儿就一直没工夫搭理,因为人家正带领旁边房间里的两个女生,喊打喊杀的到了最紧要的关头。我们懂事,才没有去打扰。之后的间隙,哥们儿竟然问了一句:干嘛?
——干嘛?我接生会来找你吗?于是就也少废话了,直接交钱领房卡,身份证都没给出示。当然心里也就有数了,这里是彻底不会存在服务的。
那种动静,想在房间里躺着休息会儿就也不可能了。后又想到,这些人可能会如新闻报道中所说的,给你没日没夜的那么来。于是就默默地拿过手机,搜了一下个园青旅的地址……后就起身,离开前往去踩点儿了。还心想,要是那边也这样,就得考虑去住酒店了。
小跑一阵,到要出汗的时候来到公交车站。乘4路车到世纪联华,下车后拐几步,就来到了‘东圈门’老街;自那儿往北穿街引巷,不一会儿就又来到了东关街上……个园青旅就在这附近的花局里。而还没找到花局里,已经就决定要明天搬过来了。之前对东关街没有概念,就只知道是条老街,还以为是在棚户区里哪。此刻就才看到了她整洁可人的模样……






东圈门和东关街,是两条平行的东西向横街,之间由马监巷、五谷巷、薛家巷等纵连着;而整个的这周边一带,就是现如今扬州的老城历史文化旅游区了。其间种种明显都已翻新过(而且仍在继续着),各宅院外观被统一成了灰墙黛瓦,一切的巷道路面也都是新的,但老城大体的格局应该没有变。
历史文化区嘛,总得要表现出些这方面的内容……好在扬州是真不缺!于是在那些巷道里转悠的时候,不经意就会碰到些名人故居,比如:作家李涵秋(张恨水)故居,画家张玉良(潘玉良)故居,等等等等;以及一众早期革命家们的故居、和一堆曾经盐商富贾的故居。当然,最为人知的,还是我们的前
总 书 记 · 江家的故居。
至于旅游区嘛,两条街上自然就也少不了那些真真假假的‘老店’了。好在这种地方本地人一般不会来,而外地人又并不关心,你说是老店就老店吧,只要能供得大家吃吃喝喝、嘻嘻哈哈的四处游走,也就是了。(想这里旧日繁华时该也大致如此罢)









个园青旅所在的花局里是一条里弄,这是一个以青年休闲文化为主题的街区板块。街区正在大力的招商,鼓励年轻人们来这里创业,意思好像是希望能或者创新些什么、或者传承些什么。所以,街区里已经就有好些清吧、啡吧、酒吧、以及各种的工作室在进驻了。挺好。
个园,是一座大盐商的故居,其故居东门外即个园青旅。青旅为复古的建筑,酒店的排场,青旅的调调……但并没有听到喊杀声。于是直接就上前订了两天的床位,六人间,50元/床。
之前想多了,过客青旅那边晚上并没有人打游戏……人都挤在榻榻米上去玩桌游了,且欢声笑语直至后半夜。





《圣经》:
(所罗门的箴言):迷离通达道路的,必住在阴魂的会中。
也可译为:人若偏离智慧的道路,就必会与阴魂为伍。原文里的‘通达’,与‘训诲’‘思想’为同一词,有洞察力、教导、成功和顺利等等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