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走遍中国----河南--开封--开封府

(2023-12-12 14:47:18)
标签:

走遍中国

开封

开封府

交子

《圣经》

(原创)走遍中国----河南--开封--开封府
(原创)走遍中国----河南--开封--开封府
(原创)走遍中国----河南--开封--开封府

青旅距离所有计划要去的景点,统在一公里以内,这是青旅在网上的简介中向大家保证的。所以,下午出去瞎转悠时,转着转着就莫名地转到了开封府。去买票进景区前,倒也想到之前青旅掌柜的一番议论。却转念又想,总不能凭他的几句话就哪都不去了吧,旅行嘛,重在体验。恶心也可以是一种体验。

全如青旅掌柜所说……开封府门票50元/位;且府里一应包括建筑、装饰、摆设等等什物,统都是新的。而且是,坊间对什么感兴趣,他们就给添置什么。于是,在开封府里就看到了樱花、锦鲤池、三口铡刀、蜡像排排坐、以及专门折磨女囚的刑具,等等。(很难想象被包大人看到了这些个玩意儿,他还会想来上班)
府里还建有一座四层高的红墙斗拱木楼,曰:清心楼。登楼望远,既可俯瞰整个开封府,又能望见府外的‘包公湖’、以及更远处的一些街景,说能心旷神怡该也是没问题的。但此刻楼里每层给展示的内容,却让人有些云里雾里,一下是包大人如何如何了,转而就又开始给表演起了所谓宋代乐舞,然后就又卖起了茶叶、茶具……跳跃性忒强,人完全跟不上节奏。
——然后,就想到了一句古训:听人劝,吃饱饭。(人家青旅掌柜给你说了,可你没听)(原创)走遍中国----河南--开封--开封府(原创)走遍中国----河南--开封--开封府(原创)走遍中国----河南--开封--开封府

于是,之后继续在府里转悠时,就无所谓看到什么了,而是开始想曾经北宋年间关于开封府的一些事……
首先,开封府属于一个什么机构,——这里是首都 · 东京及周边地区,行使行政及司法管理的衙署(相当于今天的北京市政府)。其首要职能,当然应该就是‘维 稳’!坚决保障首都社会基本面秩序稳定(稳定即包括了很多内容,比如行政秩序畅通、且可控;百姓生活秩序井然;市场交易秩序稳定(尤其是粮价稳定);有时间还得扫黄打黑,等等)。
而且,开封府还得参与科举、赈灾等等的工作。天下学子博取功名的最后一站即首都,你得有个统一的管理吧?每遇灾年,就会有大批的灾民涌向首都,也得应对一下吧?就都是开封府的事……此外,才是审理刑狱案件、及处理民事纠纷。
——那么,有谁会觉得,这个单位的最高行政长官会成天闲的没事,专去给你干刑侦断案的事?因此即得知,我们的包拯包大人在开封府知府任上的那一年零三个月里,他大部分时间的工作,应该都是在给文件做批示,比如:此事请交展昭同志办理,由王朝、马汉、张龙、赵虎等同志协理,云云。

所辖京畿重地,时刻关系着最高权力机构的安危。因此,历任开封府知府绝无等闲辈之可能甚至俊杰到曾有四位亲王当任过,而且其中两位后来还都继承了大统,一为太宗 · 赵匡义;一为真宗 · 赵恒。当真宗任时,还在府中设‘潜龙宫’,作皇家宗办公处。而一众臣公也都不含糊,多数人后来就都成了朝廷的股肱重臣,比如寇准、范仲淹、欧阳修、以及王安石的弟弟王安礼等等。
——开玩笑!所谓京官难做……随便一个市井小人物的关系,可能拐几拐就能拐到朝堂上去,没点儿手段怕真就玩不转!(原创)走遍中国----河南--开封--开封府(原创)走遍中国----河南--开封--开封府(原创)走遍中国----河南--开封--开封府(原创)走遍中国----河南--开封--开封府

开封府,可能是京畿机关里最繁忙的一个单位,所以几乎全年无假期。大家需得随时待命,随时奔赴前去处理各类的突发事件。那么,这么辛苦的工作待遇又怎么样呢?

北宋年间,公务员的待遇以五品官阶为准给划了杠杠,上下分成了两大块……
五品以上高级官员的待遇,只‘工资条’上的收入就够唬人的,其中包括有:职钱、公使钱、餐钱、茶酒钱、厨料钱、折食钱、薪篙钱、盐碳纸钱等等。以外,还有职田若干顷的折钱(朝廷给在城郊分的有地);还有30--100名不等的家政人员的薪资补贴;还有绫、绢若干匹,棉若干两,等等。对了,还可以领到驿券(即按级别大小,可以在官办的星级宾馆里免费食宿)。
——统统这些收入加起来大概是个什么概念呢?这么说吧,如果一名家政人员的月薪为3贯钱(约合现如今的1200元),那么五品以上官员们的月俸,就至少达到了这个水平的50--100倍……这些还只是正常收入。每逢年过节、或春秋大祭时,皇上一高兴,随手赏下来的还会更可观!有时甚至会超过官员两三年俸禄的总和。

掌权者能稳固权力最主要的方法之一,即赏罚分明,尤其是赏。而北宋的皇帝们显然是特别了解这个道理的,所以朝廷明明并没有那么多的官缺,可他们却也要给官员们一再地升官,而且还给升的是那种,说出来极冠冕堂皇的高官,比如什么太师、太傅、太保;少师、少傅、少保;指挥使、节度使、上柱国;以及各种的大学士,等等。
因此,当时的官员们等于就个个都顶着一大堆的官衔,若把它们一一写在名片上,打开来可能起码得半张A4纸。但所有这些官衔都只是些虚衔,说白了就是些荣誉称号,连间办公室都不会有的那种。但是,——官俸照发(即不干活干拿钱,而且还不少拿)。因此就可想而知,当时的政府财政在这方面的负担之重。(原创)走遍中国----河南--开封--开封府
(原创)走遍中国----河南--开封--开封府
(原创)走遍中国----河南--开封--开封府
(原创)走遍中国----河南--开封--开封府

而五品以下低级官员的俸禄,则就要低很多了,约为每月10--15贯钱左右。当然,份收入养活自己是没有问题的。但要还得养活老婆孩子等一大家子人,显然就会有些拮据了。
于是,官员们就也都各自想到了一些‘创收’的办法。比如,每隔一段时间,把那些过期的公文拿到废品收购站去卖些钱,后大家好去搓一顿,等等。这种事情原则上当然是不会被允许的,但要不出岔子,朝中上下多会选择睁只眼闭只眼。毕竟大家多都在基层呆过,知道基层干部的不容易。(也从一个方面说明,关于收废品,人家是有历史传承的)

而同期,也有连卖废纸的待遇都享受不到的!比如苏轼……被贬儋州后的他曾自述:此间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另还记述道(大意):曾经观察那些在深坑中的蛇、蛙,发现它们每每会全神贯注地随阳光而动,期间还会一边张开大口作吞吃的动作……可见阳光是有充饥作用的。
于是,每当饿极了的时候,美食家苏轼就也开始这么干了……
(原创)走遍中国----河南--开封--开封府
(原创)走遍中国----河南--开封--开封府
(原创)走遍中国----河南--开封--开封府
(原创)走遍中国----河南--开封--开封府
(原创)走遍中国----河南--开封--开封府

想象,此刻来到的地方要是曾经的东京汴梁就好了。可马上就又想到了这样一个问题:作为一个家在广州的新疆人,该从哪边来更有益?这可是之后将受到何等对待的问题,关系到本次旅行质量。

北宋年间,因为西夏崛起的缘故,陆上丝绸之路被阻隔。所以,作为西域人按说是来不了东京的,而能来,该就只有一种情况,——作为西域某国的使节。(真要能以那个身份来就太棒了)
当时,东京城中的宾馆、酒店众多,有国营的,也有民营的。凡招牌为‘XX馆’或‘XX驿’的,就都是国营的‘国宾馆’;而其他如旅店、客栈等,则就都是民营的了。
作为使节,当然要住在国宾馆。去到进门时,即有馆役迎上来,向他出示过北宋外交部门给颁发的驿券,之后的事就统由他给安排了。食宿等不提,关键是他会给找专人来,直到离开全程陪同。此人会领路陪访各部协助公干,还要兼秘书、兼翻译、兼导游,再兼陪吃陪喝陪玩陪购物……而所有这一切,统由北宋朝廷埋单。(原创)走遍中国----河南--开封--开封府
(原创)走遍中国----河南--开封--开封府(原创)走遍中国----河南--开封--开封府
(原创)走遍中国----河南--开封--开封府

那么,作为西域使节,此行来东京何事呢?是听说宋人发明了火药,想要买些回去也放烟花玩。而递交国书提出要求后,得到的答复却是:本朝最近还发明了指南针,跟火药是捆绑销shou的,所以也得采购一批。就赶忙跟他们说明:西域根本没有海,要指南针何用呢?回复说:没有海可以慢慢找嘛,找到不就有用了吗……好吧,做为友情回馈,可以把本朝最新的另一项发明 · 活字印刷术给你们看一眼,这样总行了吧?
事情有些棘手,只得打发人回去讨令……前面说了,陆上丝绸之路已遭阻塞,所以回去的人或绕行大辽、或绕行吐蕃,往返最快也得一年半载。而作为使节,只得呆在东京等着……好在北宋朝廷会给各种埋单。

国宾馆里的奢华程度可想而知,毕竟是泱泱大国的脸面嘛。但更主要的是,住在这里可以完全的谈笑皆鸿儒、往来无白丁,以提高自己的认知与见识。原因有二,一是这种地方不接待平民,即使你有钱也进不来;二是上面提到过的,这里的功能之一是给公务员们提供的一种福利,即他们可以到这里来免费的休闲度假(食宿待遇分等级而已)。只是他们每次来不可以超过30天,否则会被‘徙一年’(即流放一年)。这么好吃好住的地方,难免会有人想赖着的。(原创)走遍中国----河南--开封--开封府(原创)走遍中国----河南--开封--开封府
(原创)走遍中国----河南--开封--开封府

转头再看一下要是从广州过来会是个什么情况……

自汉唐而宋,海上丝绸之路业已成型,所以北宋时的广州,已然就是世界著名港口、是当时中国最大的外贸通商口岸了。——但这并不代表广州就高大上了,反而在当时中原人的心目中,岭南仍属蛮荒之地,所谓外贸不过是以蛮易夷罢了。所以,朝廷才会把人犯发配岭南嘛,就比如,贬苏轼往惠州。(那海南更不用说了,直接就被视为了化外之地,野人呆的地方)

北宋时,从广州往东京汴梁,一路跋山涉水可能得走小半年。终于来到了城郊,已经远远可以看到汴梁城了,于是精神瞬间一松,人就走不动了。后看到路旁有一家租赁行,就走进去给掌柜拿了一贯钱,之后随掌柜来到后院,他指着一头驴,说:就这头吧,脚力不错的……于是就牵着驴走了出来。

当然也想租一匹马作脚力,但身为一介平民,这在当时该是绝没有可能办到的。因为租赁行里的那些马匹,都是给官员们家用的;而令官员们也感无奈的是,按律他们不得私自养马,所以就也得租用。
北宋时,也是因为陆上丝绸之路被阻隔等等的原因,使得西部的马匹很难大批量的进入到中原,所以朝廷非常缺马。但在那个冷兵器的时代,马匹又是国防jun备的必需品.所以,朝廷就通过‘茶马互市’等等的手段,从吐蕃、从辽东等地设法进口;又通过减免赋税等等的办法,大力鼓励民间养马。
——效果众说纷纭,不敢定夺。但有一常识:马喜欢奔跑,奔跑就会大量出汗,西部高寒适合马匹生活,但被弄到暖和的中原来,真能合适用吗?(原创)走遍中国----河南--开封--开封府(原创)走遍中国----河南--开封--开封府(原创)走遍中国----河南--开封--开封府

继续……让驴驮着行李,牵着进城开始找住处。上面说了,凡‘馆’‘驿’直接掠过就好,级别不够;州桥以东的汴河两岸也不会去,因为那边的‘十三间楼’、‘鹰店’、‘颐颐楼’等等,都是八星级的百年老店,房费有一点点小贵……
之前有小伙伴给说过,可以住到郊外的寺院去,那里便宜。虽然提供的伙食可能会差一点,但四下的环境还是不错的,青山碧水,花木禅房,清幽而雅致,调调极特别……但基督徒不适合去那里。

然后,走着走着竟就来到了北贡院附近。这一带的客栈也一家接着一家,而且规模都不大,想必费用不会太高。本来嘛,靠近太学的地方,住客多为或来赶考、或来深造的士子、生员,穷书生们哪会有钱。
正好走到状元青旅客栈门前,行吧,就住这了。但在进客栈之前,还得先到‘交子户铺’去,用交子换点通用的铜钱来用。从广州那么大老远的地方来,总不好扛一麻袋铜钱上路的。(原创)走遍中国----河南--开封--开封府(原创)走遍中国----河南--开封--开封府(原创)走遍中国----河南--开封--开封府

——交子(世界上最早类似纸币的东西),始现于四川,后收归国有,于福建、江浙、湖广等地都曾有使用过。交子绝对是一种非常先进的货币工具,之后崩盘退出流通那属于是‘问题二’,跟它的属性无关。不过当时的面值好像一直就只有两款:宋仁宗时,为五贯和十贯;宋神宗时,为一贯和五百文。而当时的汇率大致为,1两黄金 = 10两白银 = 10贯铜钱 = 10000文铜钱。(购买力约为一贯铜钱 ≈ 400元RMB)

有人可能会问,怎么不使用银子?答案是,当时的中国并没有多少银子(从来也没有多少银子),市面上流通的就只有铜钱,银子是在做大额交易时才会用到的。所以,像《水浒传》里说,人们动不动就能掏出银子来……那完全就是在扯淡。
——元时的商业通行使民间略有了些存银;而后明朝时,因为货币信用坍塌,使老百姓不得不以白银称重交易,此实属无奈之举。而施耐庵是元末明初人,白银流通属于是他的时代。
而又曾有某人说过:要想写成一部负责任的作品,就非得把半个图书馆翻一遍不可。而在施耐庵的时代,图书馆显然还不多……更就别指望他能给上百度了。(原创)走遍中国----河南--开封--开封府(原创)走遍中国----河南--开封--开封府(原创)走遍中国----河南--开封--开封府

《圣经》:
(所罗门的箴言):懒惰人因冬寒不肯耕种,到收割的时候,他必讨饭而无所得。
                                             ——《箴言20:4》

原文是:懒惰人在秋天不耕种,他将在收割时寻找却找不到。以色列是在秋雨后耕种,在春雨后收割的。
可以这样理解这段经文,人若不耕种正义,就不会收割和平;不耕种良善,就不会收割坦然;不播种真理,就不会收获公平公义。
(原创)走遍中国----河南--开封--开封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