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走遍中国----安徽--黄山市--汤口--黄山(下)

(2023-11-20 14:31:57)
(原创)走遍中国----安徽--黄山市--汤口--黄山(下)
(原创)走遍中国----安徽--黄山市--汤口--黄山(下)
(原创)走遍中国----安徽--黄山市--汤口--黄山(下)

用包里带的干粮午餐后休息了一会儿,之后就又出去晃悠……先就奔了西海大峡谷。却不曾想,花一个多小时去到大峡谷入口的排云亭了才知道,西海大峡谷今年轮休,不开放。悻悻然站在当场想应对,这就才发觉,之前为赶时间就又是一通专心低头走路,全没有顾及身边的景致。而此刻再无事,又已经知道了返程所需的时间,大可以慢下脚步,不再辜负黄山了……

返程前,先又稍往前去看了一眼丹霞峰。丹霞峰之‘丹霞’指的是丹霞峰之山岩略显红赭,每被落日余辉映照时山体会折射出斑斓色彩,与山间云霞相织后,周围会呈现出种种炫目的幻彩霞光。
丹霞峰距离始信峰不远,景致也相当,都仿佛是被花岗山岩堆起来的。只是丹霞峰要更显得‘破碎’些,甚至有些石与石看似已摇摇欲坠,全就好像一个不负责任的匠人,随意地把一些石块码成堆柱后就了事了。而之后还辩称,你们不见那些或立或卧、或仰或俯的巧石吗?其间又奇松妙配,不更显得活泼生动了吗?分明是一座极具艺术价值的完美作品,只是非圣贤不能略其精邃,(原创)走遍中国----安徽--黄山市--汤口--黄山(下)(原创)走遍中国----安徽--黄山市--汤口--黄山(下)(原创)走遍中国----安徽--黄山市--汤口--黄山(下)(原创)走遍中国----安徽--黄山市--汤口--黄山(下)

自丹霞峰折返,又经排云楼,前方不远就是飞来石了(即86版《红楼梦》片头的取景地)。该是因为有了上过影视的经历,所以飞来石的简历上就被赋予了新的内容:当年女娲补天后,被发现遗留的又一块石头……
如此,传说女娲补天后遗留的石头就有三块了:一块说是生成了孙悟空,——但人家不认,说是自开天辟地人家就已经在世上了;再就是被那一双僧、道变化后,强塞给神瑛侍者随宝玉一同降生贾府的那一块,——但女娲又不认,说是那块石头顽劣,全不堪用,根本就没有考虑过用它补天,又何来遗留?如此说来说去,还就只此刻黄山的这块比较没有争议。——所以就才请给拍了电视剧嘛。
远看飞来石,石身略前倾,分明有预去之意,人却偏以为‘飞来’……行吧,大家高兴就好。近前再看,高约数丈的飞来石石基座上,已有明显的裂纹,飞去该是迟早的事(向下飞也是飞)。此刻既然还在,就权让继续为黄山置景吧。

那么一路走走停停,回到光明顶时,天即已黄昏。恰石碑台上无人,就去坐了送斜阳西下……人生,不过二十个日落啊!【出处见 (原创)走遍中国----起点--深圳(原创)走遍中国----安徽--黄山市--汤口--黄山(下)
(原创)走遍中国----安徽--黄山市--汤口--黄山(下)
(原创)走遍中国----安徽--黄山市--汤口--黄山(下)(原创)走遍中国----安徽--黄山市--汤口--黄山(下)
(原创)走遍中国----安徽--黄山市--汤口--黄山(下)
(原创)走遍中国----安徽--黄山市--汤口--黄山(下)
(原创)走遍中国----安徽--黄山市--汤口--黄山(下)(原创)走遍中国----安徽--黄山市--汤口--黄山(下)

光明顶山庄的多人间统统都是十人的,这天除了我,房间里的其他几位同属一个旅行团。不知道那旅行团是怎么给安排的,居然没有给安排晚饭,而是让大家都吃泡面了。于是举着泡面的众人,一窝蜂地涌向楼层尽头的开水炉……其场面,可想而知。
——于是就才知道,这是又英明了一把……然后就在众目睽睽下,从背包里拿出气罐和炉头来,开始烧水做饭。现如今的人都矜持,明明是看着羡慕的要死,却在那里抱怨打水的人太多、或水根本就烧不滚,没有一个人肯过来要求分享。
其实我也想好了,他们只要开口就给他们用,把整罐气用完也无所谓,又不贵,回头再买过就是了。但我也没打算主动去问他们,那么上赶着干嘛,或许人家根本就愿意吃温吞水泡面哪。

攻略上说,黄山上的物价要比山下贵4、5倍,而且还只能是保证‘有’,不存在保证‘好’那么一说(全是人工肩挑背担上来的,当然只能如此)。所以,上山前准备些干粮,就显得极为必要了。
老早就有听说过,黄山脚下有一种叫‘蟹壳黄’的小烧饼。烧饼用素油反复和面制成酥皮,以梅干菜碎和肥膘肉粒做馅,包好后表面还要拍上白芝麻,然后再拿去烤制。而烤好的烧饼小巧饱满,表面金黄,好似煮熟的蟹壳,遂被称‘蟹壳黄’。听做法,极似新疆酥皮烤包子的‘猪肉版’,因此就早早决定一试,而且还准备用它做上山的干粮。
可不曾想,来到汤口镇了却发现,街上竟然没有一家挂‘蟹壳黄’招牌的店铺。又懒得因为个烧饼满世界地问人,于是之后就在一家普通的包饼店随便买了几个烧饼。巧克力、榨菜和纯肉小罐头都是身上常备的,但凡徒步就必会带上这些。因为经验,几乎有些迷信这些东西了,巧克力可以快速补充体力,榨菜可以快速补盐分,小罐头则便于快速加热)
(原创)走遍中国----安徽--黄山市--汤口--黄山(下)
(原创)走遍中国----安徽--黄山市--汤口--黄山(下)
(原创)走遍中国----安徽--黄山市--汤口--黄山(下)

没有给大家用气炉的后果还是比较严重的……先是还不到22:30,毗邻的两张床上就已经先后响起了山呼海啸般的呼噜声(看来是真累了!);之后是房间里的人都睡下后,睡门口的那个人不关灯,而那盏灯正好在我头顶。
应该也是累极了,先昏昏地睡了一觉……后突然就被那两个呼噜王一声雄壮的和声惊醒了,又给灯光一耀眼,竟就睡不着了。于是翻身下床去了一趟洗手间,之后不知怎么想的,竟就出门下了楼;后看前台不见人,大门又开着,就出去转了一圈……
外面自然黑灯瞎火,也全不见星空。后隐约看到山庄深处有灯光,就往那边去了……而及至去到却发现,其实那里什么也没有,就只几间亮着灯不知何用的彩钢房。奇怪的是,居然有人在那支起了一顶帐篷……
感觉这个操作非常的不明智!且不说背着上山本身就增加了负担,山中气候多变,一旦生故,本已疲惫的身体经一夜折腾,第二天肯定就再难应付了,能不能继续玩是小事,能不能顺利下山才是问题!所以,出来玩,不该省的钱千万别省。

又回到房间,关灯后摸上床再躺下,后伴着呼噜王的呼噜声就又睡去了。而后在他们翻身变音的时候,就再又被惊醒……如此这般,一直跌宕到门外有了声音。
(原创)走遍中国----安徽--黄山市--汤口--黄山(下)(原创)走遍中国----安徽--黄山市--汤口--黄山(下)
(原创)走遍中国----安徽--黄山市--汤口--黄山(下)

2012年3月29日   礼拜四   小雨

凌晨5:30,在一片嘈杂声中醒来时,房门已大开,房间和走廊里的人气也已串通,鼓噪声全如菜市场的早市。人们是被各属旅行团的导游叫醒的,‘登黄山,观日出、云海’,是旅行社当初揽客、拿人钱财时的承诺之一。日出、云海,100%是有的。但会以什么形式显现,就不是人力所能为的了。而人力能及的是,在特定的时间,把特定的这帮人从睡梦中叫起来,并打发到户外去,面东排排站好……
然后老天就看不懂了,——这阴着天,下着雨,这帮人想干嘛?于是一会儿后,终于有明白过来的就转身回来了;再一会儿,就大家都回来了……然后继续一起去泡他们的面。还间或有人自嘲:所以看不到日出,是因为咱们的人品不行。

一是因为昨晚出去过,没看到星空,就知道今早肯定看到日出;再就是昨天入住时问前台,从房间的窗户能不能看到日出?人家说:房间不行,但打开走廊的窗户探身出去稍稍左倾,就能看到……所以就根本没下楼,而是直接去开了走廊的窗户,于是就给雨丝点在了脸上。
更看到,不远处炼丹峰的观景台上,竟然依旧站满了人,且还有人披裹着宾馆的被子。这些人怕是还不知道吧,宾馆的被子都是唐朝的古董,一旦被雨水打湿了,不赔个大几千根本下不了山!开玩笑,三月里登黄山敢不带件厚衣服!

回房间上床又去眯了会儿,直到之前的嘈杂声渐渐退去。再起来的时候,二楼的几个多人间就已经人去房空了(旅行团嘛,要赶时间)。这就才关起门,开始不紧不慢地洗漱,跪下来早祷。然后开气炉烧水冲咖啡、给小罐头和烧饼加热;然后吃早餐;然后再来一杯咖啡、再来一杯……直到脑门上开始渗汗,周身彻底暖和起来;然后再烧水装满水壶……到7:00多才走出山庄下山。(原创)走遍中国----安徽--黄山市--汤口--黄山(下)
(原创)走遍中国----安徽--黄山市--汤口--黄山(下)
(原创)走遍中国----安徽--黄山市--汤口--黄山(下)(原创)走遍中国----安徽--黄山市--汤口--黄山(下)(原创)走遍中国----安徽--黄山市--汤口--黄山(下)
(原创)走遍中国----安徽--黄山市--汤口--黄山(下)
(原创)走遍中国----安徽--黄山市--汤口--黄山(下)
(原创)走遍中国----安徽--黄山市--汤口--黄山(下)

昨天,连爬山带晃荡,运动了将近10个小时。这是今年的第一次大运动量,所以晚上时腿就有些发软了。因此睡前就还在想,今天的行程怎么办,继续再不断地上山、下山,怕不得瘫在哪儿!——而此刻的雨,一下就把问题解决了。下雨当然就不适宜爬山了,那就直接下山好了呀。又不是谁要偷懒,下雨了嘛……不过当然,那也不能就去乘索道,只是就不会再这个山头、那个山头的去了。

兜起冲锋衣上的罩帽,防雨防风防寒就都有了。一门心思地下山,节奏理顺后速度是极快的,快到可以完全不在乎山间被雨丝加重了的晨寒;快到可以在空气的清新里横冲直撞,然后就明了目、醒了脑、洁净了肺脾……于是自光明顶,经鳌鱼峰到百步云梯,该就没用上两个小时。而且路上几乎不见人。

这边已经就是黄山的前山了。这里的山形山貌也于后山大不相同,简单说,就好像把后山的山岩敲去了棱角,且厚厚地浇了几道白石浆,于是就明显的灰白、滑腻了。
而正就在这样的鳌鱼峰附近,见远远山路上的一个弯处,竟有一前一后两个人正在上山。于山林,那两个人实在显得渺小,——阴雨的天色,苍灰的山色,山间未绿的枯丛中隐隐小路蜿蜒,路上人两粒,蠕行……人于山微,山于天微;却山立于天下,人自在于山林。把这个构图框起来,上部可大半留白,下部勾几笔意思一下就好了……题《旷 · 山》如何?
(原创)走遍中国----安徽--黄山市--汤口--黄山(下)
(原创)走遍中国----安徽--黄山市--汤口--黄山(下)(原创)走遍中国----安徽--黄山市--汤口--黄山(下)
(原创)走遍中国----安徽--黄山市--汤口--黄山(下)
(原创)走遍中国----安徽--黄山市--汤口--黄山(下)
(原创)走遍中国----安徽--黄山市--汤口--黄山(下)
(原创)走遍中国----安徽--黄山市--汤口--黄山(下)
(原创)走遍中国----安徽--黄山市--汤口--黄山(下)
(原创)走遍中国----安徽--黄山市--汤口--黄山(下)
(原创)走遍中国----安徽--黄山市--汤口--黄山(下)
(原创)走遍中国----安徽--黄山市--汤口--黄山(下)

虽是下山,山路却也起起伏伏,所以还是得卖些力。途经莲花亭时知道,今年天都峰轮休,莲花峰开放。但下雨,不往,就继续直下‘迎客松’去了。

黄山迎客松,了得!于华夏,上到中原庙堂,下至塞外厨房,形象随处可见,说是中华名片之一也全不为过。迎客松,立于前山玉屏楼旁;而那玉屏楼,背靠玉屏峰,端于文殊台,左有青狮石,右有白象石;又迎客松于左,送客松于右,真正的八面威风。说天气好时,于文殊台上,可尽赏前海山峦雄伟、奇峰罗列的胜景。难怪古今伟人们多会在此题书行文,感叹山河之壮丽。——‘江山如此多娇’即在其列。
再看那迎客松,虽传说已历千年风霜饱经,却依然主干遒劲,枝桠郁郁葱葱。迎客松之奇,在于其深翠一枝斜展开来,像极姿态大方、款款而出的迎客之臂。其形惟妙惟肖,喜感满满。
于是就随手抓住个单身狗,对他说:来,我先帮你拍……然后就在那旁边的一道石栏上拍了。我们不去最正经的那个位置,因为那里要排队,而且看样子二十分钟都危险能排到。

前山的索道上端就在玉屏楼。而也是从这里开始,下山的路就越发好走了,一路下坡不再起伏,且路况极佳。几乎是一口气直下到慈光阁的,算一下时间,自光明顶至此,该总共用了5个小时多一点点。(原创)走遍中国----安徽--黄山市--汤口--黄山(下)
(原创)走遍中国----安徽--黄山市--汤口--黄山(下)
(原创)走遍中国----安徽--黄山市--汤口--黄山(下)
(原创)走遍中国----安徽--黄山市--汤口--黄山(下)
(原创)走遍中国----安徽--黄山市--汤口--黄山(下)
(原创)走遍中国----安徽--黄山市--汤口--黄山(下)
(原创)走遍中国----安徽--黄山市--汤口--黄山(下)
(原创)走遍中国----安徽--黄山市--汤口--黄山(下)
(原创)走遍中国----安徽--黄山市--汤口--黄山(下)

《圣经》:
(所罗门的箴言):我儿,不可听了教训而又偏离知识的言语。
                                   ——《箴言19:27》

强调受教的关键是知行合一。说到底,还是为人父母要在孩子面前,做知行合一、言行一致的榜样,否则就所有的说教都会落空。父母可以不完美,但总该要负起自己言行的责任,自己都说一套、做一套,还怎么能使儿女信服。(原创)走遍中国----安徽--黄山市--汤口--黄山(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