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走遍中国----北京--颐和园

(2023-08-25 16:31:42)
标签:

走遍中国

北京

颐和园

昆明湖

《圣经》

(原创)走遍中国----北京--颐和园
(原创)走遍中国----北京--颐和园

2011年10月20日   礼拜四   

凌晨时下了点儿雨,之后天儿就一直那么阴着了,不知道它往下是怎么个意思,所以就先躺着没起。可之后都躺到没意思了,也不见它或雨或晴的再给来点儿意思,于是只得就起来了。
今儿打算去颐和园……乘地铁5号线转10号线、再转4号线到西苑,后再走不长一截路,就来到了颐和园 · 北宫门。颐和园门票有联票和次票两款,联票60元、次票30元。联票的意思是,您已经来颐和园无数次,已经知道各位帝、后的私房钱藏哪还想再花钱更深入仔细地了解些其它的;而次票的意思则是,您是第一次来,想先看一下这里跟您家小区楼下有什么不同?
(原创)走遍中国----北京--颐和园(原创)走遍中国----北京--颐和园(原创)走遍中国----北京--颐和园(原创)走遍中国----北京--颐和园(原创)走遍中国----北京--颐和园

上午9:00左右,入园的游客还不很多,多的却是早起晨练的大爷大妈们。于是就感慨,到底近水楼台,京城百姓们连日常遛弯儿的地方都是曾经的皇家园林。

自北宫门入园,先要经过那条,曾令乾隆帝都忍不住想一试讨价还价的‘苏州街’。这里是万寿山后山后湖的中段,湖两岸仿江南水乡的河街市井建起一条商业街,——专为供他们唯一的客户 · 万岁爷,率众来游逛。也就是说,只有在乾隆帝来游幸时,商业街才会全面‘开张营业’,而那些妆扮成各商铺掌柜、伙计的太监、宫女们,也才会前来上岗。
别说,商业街上开起的店铺还真不少,什么玉器店、古玩店、绸缎庄、点心铺、茶楼、银楼等等统统都有,足能讨万岁爷欢心。说是万岁爷还常会真的走进哪家店里,去跟伙计’把货询价……
——不过,这些都是曾经颐和园还是‘清漪园’时候的事儿了。而那之后,苏州街多就闲着了。再后到咸丰年,更连整个清漪园都毁于了战火。(而眼前看到的,不过是二十多年前建起的‘仿品’)

后,直到光绪成年该亲政了,‘亲爸爸’慈禧觉着,还政后自己得有个养老的去处,这就才让重修了一下园子。而以为从此能一展抱负了的光绪,因感恩慈禧还政,还欣然为园子重新题名,——鉴紫禁城东北隅,乾隆帝退位后养老的‘颐和轩’,取 ‘颐养天年,安享和平’之意,题名曰:颐和园。
并于光绪十六年(即1890年),命在东宫门外建起了一个小型发电厂(即颐和园电灯公所),使园内从此用上了电灯、电扇和留声机。(原创)走遍中国----北京--颐和园
(原创)走遍中国----北京--颐和园
(原创)走遍中国----北京--颐和园
(原创)走遍中国----北京--颐和园
(原创)走遍中国----北京--颐和园
(原创)走遍中国----北京--颐和园
(原创)走遍中国----北京--颐和园

过苏州街,迎面即万寿山后山。山下标记山腰处为‘四大部洲’(即藏式寺院),不上山,而是沿往西的小路往石舫去了……这是挺长的一段路,且路过好像全无名堂,因此就也不见几个游客,却是正合了想要清静的心意
这一段是山脚下的林地,林间古木参天,且盘根错节。凌晨时的雨,清洗了林间苍翠,也茁壮了浓绿葱郁,——致此刻极度的养眼。林中有雀鸟啼鸣,欢声不绝于耳;更不止一次地看到松鼠,或树上树下的忙活,或草丛、枝头地互相追逐,尽显得原林野趣。
矛盾的却是,分明是喜欢在这样的阴雨天独自漫步的,又会受那好像永远无望的阴郁困扰,因此就会感到左右纠结……

颐和园,总占地面积约二百九十公顷,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如此造园装景而成。但,虽属江南园林设计手法,而最终的园林效果却明显要大气的多。它在园林的湖光山色、与皇庭的宫闱红墙间寻找着平衡,终达成了湖波可以荡漾,却宝山庄严;野趣纵能横生,承建却中规中矩,等等的各种勉为其难。于是游行其间,虽得心旷神怡,却又不好过于放纵身行。

颐和园,三分之二以上的面积是昆明湖;余下的不足三分之一,又被万寿山占去了将近一半。因此,所谓园内可分为行政、生活、游览的三块区域中,其行政区和生活区的全部,实际上就只东北隅的一小块。
看攻略多都是建议从‘东宫门’入园,那样可以一进门就开始参观行政区和生活区。我随性,瞎走的北宫门。但之后感觉该反而是走对了,因为不用一入园就去看‘玉澜堂’,就看到曾经变法失败后光绪遭遇的惨况……那样肯定会被搞坏心情,因此就少了游园的兴致。
(原创)走遍中国----北京--颐和园
(原创)走遍中国----北京--颐和园
(原创)走遍中国----北京--颐和园

石舫,在昆明湖的西北角,那附近有个渡口,游客可以自那里乘画舫去畅游昆明湖。石舫真一奇景,百多年来北京城几经战火,多少古迹已无存,却唯它屹然。所以,曾经几乎一切关于北京的风光片就都会把它掠一下。

石舫的前身就只是寺院的一处放生台,后乾隆帝营造清漪园,拆了寺院重建,顺便就将放生台改造成了舫。但依续原用,每年陪母亲孝圣皇太后来此放生。而有意思的是,后来皇太后竟又喜欢上此垂钓……于是,那不久前被放生了的鱼虾,总该有些又给钓了回来。而且,说是还因此就引领了皇家舫上垂钓的潮流,之后代代有人效仿。

后到慈禧时,又先后两次修缮了石舫。前一次的动作不大,之后的用途也依然,放生、垂钓……后一次就了得了,石舫给彻底仿了西洋蒸汽轮的样式,非但建起了西式舱楼,还用砖雕装饰了舱内,且在各处嵌了五彩琉璃;甚至舱内的一应陈设也都置换成了西洋的,包括各种家具、各种摆件,等等等等。于是此后,石舫的作用就也改变了,慈禧会常来这里用餐,尤其是早餐……当然是西餐。毫无疑问,那时的石舫必然引领了大清朝崇洋的潮流。
慈禧取 ‘河清海晏’之意,给石舫命名:清晏舫。然国运飘摇,哪里还能有什么河清海晏!——只短短几年后,八国联军就将战火烧到了北京城。而彼时的大清国正就好像这石舫,面上各种的华丽,却被专制的石锚沉锁着,无能前行一寸。生生就把自己化作了一块顽石,无奈闲看斗转星移,地覆天翻。(原创)走遍中国----北京--颐和园
(原创)走遍中国----北京--颐和园
(原创)走遍中国----北京--颐和园
(原创)走遍中国----北京--颐和园
(原创)走遍中国----北京--颐和园
(原创)走遍中国----北京--颐和园

自石舫往东,不多远就是那条著名的‘千步长廊’。长廊是乾隆帝专为母亲建的,为要老人家在湖边散步观景、或观雨、赏雪时,可以避日避风避雨,还可以随意歇坐。
长廊著名的原因有二,一、够长,——廊长728米,柱格273间,为国内之最;二、廊中梁枋间柁墩上的彩画画面之精美、内容之丰富,令人叹为观止。据说彩画足有14000余幅之多,而且画幅大小各异,内容也绝无雷同,除些传统的湖山风景、翎羽花卉,还有诸多典籍、传说中的人物和故事。

不算小时候亲眼见人在家具、在寿材上彩画,后在好些地方的老宅或古迹里,也都有看到过这种彩画。但其中大都画质平平,显得呆板而平俗,极少有能细看的。不知道当初的匠人们,是仅为敷衍工钱呢、还是的确技艺就如此了。
但‘千步长廊’里的彩画不同,它们要精美……其间山水浓墨重彩,层次分明;花鸟色泽鲜亮,羽、茎清晰;人物形态饱满、表情生动,使故事感极强……等等等等。总之,自廊下一路昂首观望,画面一目了然不说,还可追究玩味学识。
更有,长廊面湖依山而建,随湖畔山势延展。游人若置身廊外,以廊柱间隔为画框,画中的昆明湖,随即就会成为一幅幅移步换景的佳作……就比如此刻,湖光旖旎,霏烟浩渺,轻雾迷离,绿波画舫,又湖畔林间莺声雀语阵阵……真正若人间天上。
(原创)走遍中国----北京--颐和园
(原创)走遍中国----北京--颐和园
(原创)走遍中国----北京--颐和园
(原创)走遍中国----北京--颐和园

昆明湖,广阔;与一侧原名‘瓮山’的万寿山,古时称‘瓮山泊’。后乾隆帝为庆母亲六十寿诞,决定改造这里,一方面命在山上大兴土木(即现今山上一应建筑的原型,后历战火被毁,光绪年又重建),且将其更名‘万寿山’;一方面又拓凿深挖了山前水泊,至之前的两倍,打算之后用以操习水师。鉴曾经汉武帝为征滇地,于长安凿‘昆明池’操演水战。遂效仿,‘昆明湖’始名。

昆明湖仿杭州西湖,于西侧建‘西堤’,堤上桃柳成行,又六桥妆饰,却也形似。有如此刻,天上阴云蔽日,湖中青雾弥蒙,堤上柳浪桥影倒映镜纹碧波,调调也诗意。湖中还照历代皇家园林‘一池三山’的规制建三岛,曰:南湖、治镜阁和藻鉴堂。岛上林荫浓翠间也都各有楼台,拨雾远眺,犹若海市蜃楼。
走十七孔桥即可上南湖岛。但转过东宫门一带后实在没力气,干脆没再往南边去。
(原创)走遍中国----北京--颐和园
(原创)走遍中国----北京--颐和园
(原创)走遍中国----北京--颐和园
(原创)走遍中国----北京--颐和园(原创)走遍中国----北京--颐和园
(原创)走遍中国----北京--颐和园
(原创)走遍中国----北京--颐和园
(原创)走遍中国----北京--颐和园

后经乐寿堂,先去了后湖东端的‘谐趣园’(生活区那边游客太多,看着眼晕)。此园仿无锡 · 寄畅园而建,小巧玲珑,清幽致朴,实实在在一座园中园。十月中的谐趣园,池塘里的荷莲已显残败,但满园翠柳依旧。最妙是那一园连接起了各轩、堂、亭、榭的游廊,不同于之前‘千步长廊’的通达,而是尽情曲折于园中山石绿荫、与清潭微澜之间,环转迁回,活泼致趣。
更难得,在廊间一隅,竟有一班票友在习练昆曲。唱腔婉转细腻,也曼妙……(原创)走遍中国----北京--颐和园
(原创)走遍中国----北京--颐和园(原创)走遍中国----北京--颐和园
(原创)走遍中国----北京--颐和园
(原创)走遍中国----北京--颐和园(原创)走遍中国----北京--颐和园
(原创)走遍中国----北京--颐和园
(原创)走遍中国----北京--颐和园

位于‘东宫门’附近的行政区和生活区部分是最后去到的……这里有曾经慈禧垂帘、光绪旁坐,或听政、或会见外宾的‘仁寿殿’;以及殿后慈禧、光绪和隆裕皇后居住的乐寿堂、玉澜堂和宜芸馆。

慈禧居住的乐寿堂临昆明湖,是颐和园里位置最佳的居处。‘乐寿’取自《论语 · 雍也》,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乐寿堂中间起居,西套间就寝,东套间更衣。起居间中设紫檀宝座,后有十五折玻璃屏风,说是每天凌晨,帝、后都要在这里给‘亲爸爸’请安,听训。
乐寿堂前的堂阶两侧,对称列有铜铸的鹿、鹤与大瓶,依了‘六(鹿)合(鹤)太平(瓶)的谐音。院中栽植的玉兰、海棠和牡丹,也寓意着‘玉堂富贵’。堂后临湖岸上,立有一具高达十余米的‘探海灯杆’,灯杆为两根木柱,顶端以金属云冠相接。说是杆上每有灯光亮起,即表明太后已驾临颐和园。(原创)走遍中国----北京--颐和园(原创)走遍中国----北京--颐和园(原创)走遍中国----北京--颐和园(原创)走遍中国----北京--颐和园(原创)走遍中国----北京--颐和园(原创)走遍中国----北京--颐和园

玉澜堂,只独院而已,而且只一门可出入、只一厢房可居住,因为其余门、其余房门,都给用青砖砌死了。可怜光绪帝,自变法失败后,每慈禧移鸾颐和园,就会被幽禁于此……

宜芸馆是隆裕皇后的居处……光绪帝仅一后两妃:皇后隆裕和珍妃、瑾妃两姊妹。隆裕皇后名叶赫那拉 · 静芬,是慈禧的内侄女,据说生得龅牙凸目(其实不至于,有照片。但好像确也不是能招人疼的那种),终童身而薨,卒年四十五岁。
极贵人家也会有如此不堪,怎能不令人唏嘘。

回转至湖畔东岸,视野极开阔,致颐和园湖光山色一览……万寿山敦实,昆明湖静波,四野绿荫葱郁,点点楼台精工,等等等等。自然的秀美与造园的巧妙完美结合,相得益彰;又有皇家历史的加持,终是就了这一派无以替代的胜地。这是一处值得反复游览的地方,为景致、为避暑、为探史、为放松、或单就为去消遣……怎么都可以是理由,去到也怎么都不至于后悔。(原创)走遍中国----北京--颐和园
(原创)走遍中国----北京--颐和园
(原创)走遍中国----北京--颐和园(原创)走遍中国----北京--颐和园
(原创)走遍中国----北京--颐和园
(原创)走遍中国----北京--颐和园

《圣经》:
(所罗门的箴言):作假见证的,必不免受罚;吐出谎言的,终不能逃脱。
                                             ——《箴言19:5》

朋友间最不可饶恕的就是背叛和谎言。身边发现有谎话连篇的人要尽量躲开,怕他们在因谎言受惩罚时,会波及到你。谎言迟早会被揭穿,接着就会有惩罚,现时的惩罚还在次要,关键是人设的坍塌,可能会受影响到永远。
(原创)走遍中国----北京--颐和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