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走遍中国----西藏--林芝--重游派镇

标签:
走遍中国林芝派镇直白村《圣经》 |
2009年7月15日
行李都先寄存在了酒店里。一大早,只挎了个小包,就到车站乘班车往林芝去了……班车在路上走了七个多小时,至下午4:00左右到达八一镇。从车站往“渡口客栈”去的路上,突然有一种极特别的感觉,好像自己不是个游客,而是来探亲、或者来出差的……因为对这里实在是太熟了,对这里的每条街、甚至街上的每家店铺,都是那么熟。这种感觉着实有些不寻常,做为一个内地的过客,跟雪域高原上的一个小镇本全无半点瓜葛,却能对她这么熟……
辛迪两口子也是有意思,该是特意让云住在了之前我住过两个多月的那间208。房间里其他照旧,不同了的,是那面朝西的窗户……之前的每个下午,可以从那里完完整整地欣赏到日落;而今却几乎是贴着窗框耸起了一栋新楼,新楼的框架已然完成,回头等装上了门窗,这边的208房窗外,应该也就完全不见了风景,就更别说什么还想赏夕阳、落日了。【见
七月的林芝午后正热,又刚刚坐了那么久的车,头还正晕着。和云也已有五个多月没见,话多了去了……那就先在房间呆着呗。
黄昏,带云出来吃东西。去了那家做豆花汤锅的川菜馆,期间居然碰到了熟人,——经手去纳木措的客人。饭后在街上散步,竟然又碰到了熟人,——在拉萨认识的本地人。云说:看样子你在这里真是混熟了……
2009年7月16日
和云在林芝会合的目的有二:一是要一起去“直白村”,去看一眼那座号称“中国最美雪山”的“南迦巴瓦”;二是要从那里出发,往森林深处去……因为那里有一个只有七户人家、名叫“加拉”的小村庄。据说那里是进入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后的最后一个村庄,只能徒步前往,所以还绝少被人打扰……而去这两个地方只有一条路、一个起点,就是两个多月前出发去墨脱的那个“派镇”。早前提到过,八一往派镇的班车,每天只上、下午各一班。上次乘的是下午那班,这次和云坐了上午的一班。【见
一路照常晕死晕活,中午到达派镇。先让云扶着到售票大厅一侧的休息室去坐着缓了会儿,一边缓着、脑子里一边在想一个问题:要不要逃票?150元/张的票,两张就300了,要是全买成馒头至少能吃小半年。——当然不可以不买票!没有其它任何原因,就只因为我们是基督徒,基督徒做任何事情都不需要鬼鬼祟祟。
休息一会儿缓过劲来,让云等着,自己去买票。买好票直接就收了起来,然后领着云按逃票的方法进到派镇……云笑道:就这么简单?你有没有告诉别人?回她说:没有,打死也不会说,别把人给教坏了。(真的是被很多人问过,但都没有说,给晴子也没有说……所以之后他们一干人来的时候,用的也还是老办法:黄昏,脱鞋,撸裤腿,趟河……全没有一点体面)
正是午饭时候,没多想就带云来到了“兄弟饭店”。之前说过,凡是去墨脱的驴,都会到这来点卯,之后从这理论出发。我也没有例外。所以带云来看一眼这个驴群中著名的地方。——这才真正是故地重游,一进门就被掌柜认了出来,立马就迎上来用他那浓浓的四川腔说:咋个又是你呢……人黑喽,也结实喽……前些时候还跟人说起你哋,当初你一个人就想翻雪山进墨脱去,真是把人骇到了……
和掌柜寒暄着坐下,一边叫东西吃、一边问他:走路去直白村大概要多长时间?他说:单走路可能得四个小时左右,可你们一路走一路耍起,那还不得六、七个小时……不过也都没有事啲,天黑前肯定是到得了啲噻。
餐后告别掌柜,和云徒步前往直白村……此刻虽然盛夏,终日艳阳高挂,却因为雪山在侧,就再也不会感觉酷热。这就是林芝的可爱之处了。
“南迦巴瓦”不是派镇人堆起来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也不是派镇人挖出来的,可他们却就敢在路边盖起个小房子,开始跟每个过路人收“买路钱”……凭什么?
派镇人是这么说的:首先,我们这里不可能有过路人!因为一侧只能去墨脱,那地方不是每个人都能活着进、出的;而另一侧也只能去雅鲁藏布江大峡谷,那里的凶险更使每个能活下来的人都会成为了传奇……所以,这些地方闲的没事,人就根本不应该去;再就是,因为这里是个“死角”,所以我们祖祖辈辈的生活从来都平平静静、安稳祥和、不起波澜……直到远方的人们纷至沓来。——因此,我们只得让那些打扰了我们平静生活的人们,付上了些抹去他们痕迹的代价。而且,这代价实在微乎其微,还不及他们造成破坏的万一……
之后他们就又说:知足吧,知足吧,花那么点点钱,就既可以去墨脱、去大峡谷体验与原始的自然碰撞;又可以欣赏到被权威杂志评为“中国十大最美雪山”之首的“南迦巴瓦”,以及那一路被称作“宁静如化外之地、浓缩了雪域江南精华”的格嘎村、直白村、加拉村等等……难道这些还不够吗?
派镇有可以直接往返直白村的旅游巴士(当然是要另行收费的)。但巴士只能停几个固定的点,明显就忽略掉了,一路上那些可以细细品味的诸多西藏元素,比如从远处看那天蓝云白下被棉云包裹的雪山;比如亲手触摸田间那黄灿灿、穗已垂头的青稞;比如躲避那些大摇大摆、招摇往过的藏香猪;比如那阵阵盛夏里自雪山涌来的习习清凉,等等等等。
两个人沿公路溜溜达达地往前走着,时不时就会被身旁种种感动到,然后就要在路边站一阵或干脆坐一阵,感叹、享受一番……
也是奇怪,那么走了近三个小时,路上居然没碰到一个人、一辆车,连路过村庄的那些农舍院落内外也都不见有人影。心想,该是都在午休吧。云就说:这里的人真不会做生意,在路边摆摊卖水也好呀,置把躺椅也不会妨碍休息……
之前想着路上有村庄,以为随处都能补到水,所以两个人就只带了一只水壶。不曾想走一路却没碰到一处便利,即使路过那个从石头里长出两棵树来、名叫“情比石坚”的景点,附近也不见有人卖水。只得一路忍着……
之后又往前走了约半个小时,来到一处观赏“南迦巴瓦”的观景台附近。真是不可思议,居然在这里也能碰到熟人……碰到那个带我们去墨脱的向导桑杰、和他那位在当地德高望重的老爸昔热。听说我们要补水,昔热就领着云往山上某处去接山水了。我问桑杰怎么会在这里?他说:我家住在不远处的格嘎村,老爸没事时就会到这里来,卖他那些从大峡谷里找到的奇石,无所谓卖不卖得掉,找点事做,好玩而已……
昔热,是位真正的传奇人物。他曾二十余次带队穿越过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其中部分是徒步探险者,但多数还是各级科考队。之前,曾有听阿桓讲过一段他的事迹……
说那次,他是带一名搞生物研究的专家进的大峡谷。不知走到第几天的时候,专家一个不小心,失足掉下悬崖摔断了腿。昔热则冒着生命危险下到了崖底,设方把专家救了上来。之后,他一边用当地的土方法给专家治疗,一边背着他往外走,一边还得再折回去把那些仪器和资料也弄出来。如此往返若干趟,终于用了近一个月,才把专家救出来。腿怎么样不清楚,反正命是保住了。最感动的是,那些仪器和资料也一件都没有少。
——这种人,以命相交应该是没问题的。但要是亲眼看到他为人的那份和蔼和谦逊,感觉尊作榜样也是没问题的。
告别昔热父子,两个人继续赶路。大约又那么走了一个小时,就来到了昔热父子家所在的格嘎村。村子不大,农舍看着极分散,临近公路只有稀稀落落的几户。公路贴着村子拐了一个大大的弯,另一边的青稞田,直伸向不很远处的绿山脚下。田间的青稞硕穗累累、业已金黄,成片的泛着灿灿光芒。虽然收获可能还得一个月左右,但丰收在即的景象,总该无负耕耘的守望。否则,一个外乡人的心怎么就也满了喜悦呢?
田间的不很远处,有人好像在放火烧荆棘,隐隐传来“噼噼啪啪”的脆裂声。除此,四下里就再没了任何动静,既不见有人走动,也不闻犬吠,甚至没有风声……但天蓝云白依旧,青山金稞依旧,闲舍篱笆依旧,落日西倾,走过……幻境?曾经?
据说一般旅行团把客人带到格嘎村就算到头了。也好理解,如果对林芝只能走马观花,把“南迦巴瓦”只做为其中一处景点,这里该算是最佳观景点。——只是“南迦巴瓦”是著名的“羞”女峰,常年笼罩着浮云浓雾,想看她那五峰齐显的真容却是绝难的。云执着,举着相机努力想搜寻她的惊鸿一现。不想打扰她,就坐在路边一块石头上拍她……期间偶一抬头,——呀,日晕!
这是生平第二次看到日晕,上一次是在一年前走“泸亚线”时【见
不知道日晕出现的几率有多高,也不知道对别人来说,这是不是根本就算不得什么。反正我实在就只见过这么两次,所以就每次都会激动不已。极可能每次感慨的内容也都一样:如果不是这次旅行,肯定就不会看到这些;如果不是成了基督徒,肯定就不会有这次旅行;如果不是
神的怜悯与施恩,肯定就成不了基督徒,那所有这一切也就都将无从谈起。所以,我要永远感谢拯救了我的
神!——还有比这更实在的见证吗?
又往前走了一个多小时,经过格嘎桥和直白桥后,终于就到达了今天的目的地,——南迦巴瓦山脚下的“直白村”。水泥路面的公路在这里戛然而止,正常来说,走到这里真也该就是尽头了。
此刻已将近8:30,天色也已明显暗下来。那家“可以躺在床上看中国最美雪山”的“巴青农庄”,早早就进入视线,沿裸路走几分钟就能到。农庄占地数十亩,整个用木栅栏围起,其间有一支溪水从院中流过……说是旅游部门一直想要收购这里,出价已过千万,却都被拒绝了。好象是说农庄的主人在内地上过学,很有些见识。
农庄里这天没什么客人,主人也不在家。接待我们的两位藏族大姐什么也没问,直接就安排我们住在了楼上能观景的那个大房间。40元/人。
直白村还没有正常通电,——不是没有电,只是不正常,一会儿有一会儿没有的那种。比如我们在厅里去吃晚饭的时候,点菜时,有电;点完菜,没了;半天不见上菜,摸黑到厨房去看一眼,结果就被厨娘拉住让给她打电筒,这样她才好炒菜;如此这般总算上了两道菜,开始享用起“烛光晚餐”,吃到二道汤的时候,电就又来了……
如此的电况,也就注定了这里的夜,寂静而漫长。也好,一下午走了七个小时的路,实在也是累了……夜里,果然万籁俱寂,静若上古。
《圣经》:
(所罗门的箴言):亵慢人寻智慧,却寻不着;聪明人易得知识。
——《箴言14:6》
亵慢人心里满是狂傲,自身全无庄重,与人也尽是轻慢。他们所谓寻智慧,寻得只是些能满足他们心意的东西,而绝不可能是真智慧。因为寻得真智慧的前提,首先就是要有敬畏的心,要有谦卑的态度。
知识,在原文里有知识、洞察力、智慧等等的意思。一个人能得着这些可见是聪明的,他的言行也必然遵循了敬畏之心的带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