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走遍中国----西藏--拉萨--工作(开张)
标签:
走遍中国西藏拉萨纳木措《圣经》 |

2009年6月14日
买卖怎么才能算开张,——见钱为准。午后送走了第一批去纳木错的客人,回来立马就和文子把赚到的钱分了(天这么热,等一下钱化了就不好分了)。两个穷光蛋都已经有好几周没见过新鲜的钱了,此刻见有真金白银攥在手里,难免会有几分感慨……而彼此的一番鼓励
或者是这厢的展望稍微过了点,于是老天立马就来给泼了一瓢凉水,——两个人正高着兴的时候,司机多杰突然打来电话,说:郎个人草啦,不气啦,凑啦,我,怎么办?——没听懂,让再说一遍。——还是没听懂,让他把电话交给身边的某个客人……这就才搞明白,他的意思是说: 有两个人(郎个人)吵架了(草啦),不去了(不气啦),下车走了(凑了),问他该怎么办?
告诉他:立马开车走,不要耽搁了大家,其他事情由我来处理。挂断电话,文子问说:这又不是咱们的责任,怎么弄?回她说:先不管,等那两个人打电话来了再说,讲道理的人就按讲道理的办法办,不讲道理的人就按不讲道理的办法办……最关键的是,咱们以后还是低调点吧,讲话别再那么壮实了。今晚要是没人请客的话,我打算就还继续吃泡面了。
黄昏前,文子照常去上班。不久就打电话回来说:大叔,没去的两个人是我昨天碰到的那两个,他们又来找我了,说知道责任在他们自己,还说想明天重新交钱再去……那个姐姐是个空姐,人家两个人都特讲道理。回她说:那就刚好,这边正好差两位就又够发一车了……
晚上文子下班回来,问说:大叔,你猜那两个人今天为什么吵架?——这哪里会知道?她就接着说:他俩是在讨论,在现阶段的社会主义制度下的西藏社会中的藏传佛教的发展是应该着重于战略转型还是应该着重于保守稳固?他俩说他俩从一早就开始讨论,但始终意见互左,不能达成共识,于是就吵起来了。——文子说这段话,是不加标点一气呵成的,难得还字字清晰,说完也不吭不喘。
微微一阵眩晕后,对她说:文子,没看出来你一个南京人的口条能这么利落,很有些说相声的天赋嘛,我前些年听过一耳朵但没太在意,这些天才刚在网上看到那个说相声的,好像叫郭德纲,你应该去北京找他拜师啊,完了就留京在天桥发展好了,这没准比较合适你。
转天中午接又一批客人上车,接着空姐夫妇时对他们说:咱们不讨论人家藏传佛教的前途,只管咱们自己消遣好吗?你们要是再来那么一下就也不用去找文子了,你看我这现在收你们的钱,就都已经有些不好意思了……那两口子只管笑。
And离开拉萨的前一天,刚好也是他的生日。于是,晚上大家就一起到“冈拉梅朵”,去开了个‘意思全在酒里’的Party。因为有文子做内应,于是后厨就权当“耗材”地给上了一堆小点心,而且还被允许可以耗到很晚。期间种种多已不记得了,却是记得And说过这么一段话,他说:拉萨呆久了感觉好象也就那么回事儿……可细想,国内一时还真就找不到能替代她的地方!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这地方人民的精神面貌和生活状态,足能颠覆以外所有人的三观。
2009年6月15日
And上午走,TT几个人下午到。而他们到时的那阵仗,着实就把人给吓了个半死……不是TT有问题,却是她们同车来的雯雯。因为一早帮他们给在青旅订了房,所以到的时候得下楼去迎一下。她们的包车当时正停在青旅门口,三女一男四个乘客也都已经下了车……却见其中那个雯雯,就好象是在练习拜年似得,正四平八稳、规规整整地跪在地上,深垂的脑袋跟地面真就只差着一个红包的距离。——天哪,这是“高反”了呀!
看TT等三个人都只束手无策地那么傻站着,全无半点作为,实在就也懒得跟他们打招呼。赶紧就先上前把雯雯抱进到大堂,安置在了一把藤椅上。看雯雯当时似乎已全无意识,眼神也是呆滞的……(可后来她说,其实她大脑当时是清醒的,什么都知道,可就是浑身发软,怎么都使不上劲。她说原以为自己从此就是个植物人了,可听我不断在她耳边说‘没事、没事’,她就又莫名的觉得安全了……)
叫TT守着雯雯……我则跑到街对面的药店,去买了几支葡萄糖和一瓶氧气。回来硬让雯雯喝下了葡萄糖、并输起了氧。约一个多小时后,她就能动眼珠了……能开口吐字了……能问“这是哪儿?”了……(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并守护重症的“高反”患者)
帮几个人往五楼搬行李的时候,突然接到电话……是几个小时前刚从纳木措回来的客人,说是有朋友也要去纳木措,想见面咨询一下细则。于是就嘱咐TT继续守着雯雯,直到她彻底恢复意识、自己能动了,再扶她上楼。之后赶紧就去见客户了。毕竟赚钱也是很重要的。
TT是网友,而且是第一个“见光”的网友,江南人,医务工作者。却是不好好工作,成天尽幻想着诗和远方……可是又豁不出去,于是就只得成天上网去看别人的游记,过干瘾。这么就成了网友。她这次进藏该是押上了吃奶的勇气,走的也是“川藏线”,而且从成都出发就开始一路拼车……期间跟她全程保持着联系,并给指点了些合适打尖的地方。
见网友,是件有意思的事……其他不说,总该会好奇他长什么样吧?网上“头像”什么的,统统扯淡;即使长时间看文字凭感觉猜,十有八九也难能对上本尊,甚至还更会大相径庭。就说这个TT,看平日里那些雄赳赳气昂昂的文字,原以为她至少也得是个健身教练级的人物。可见到面来,却是个纤纤一小条儿的江南小小家碧玉。不是说人家不好,只是跟预期反差大到就好像挨了一闷棍,能半天缓不过来。完了还得在意识中给重新塑造一番,之后才再想办法接受……
因为有了这次的经验,所以之后再要见网友,就会事先刻意的把人家往心愿相反的形象上去想。可即是这样仍然会时有偏差,就好比之后在北京见到“暖暖”,看着那个身高170的大姑娘,就怎么也不像是个要动不动秀纳兰词的人物。
还是继续说赚钱的事吧,这个比较好玩……
开始时,会对每个游客这么来一句:回头帮忙问问身边还有没有人要去纳木措哈……于是游客们好像也就都真的会帮着去问。然后只短短几天,多杰那一辆车就不够用了……跟多杰商量,问他有没有办法?多杰一笑说:我,一个哥哥有,他,车有……于是,多杰那个跟他长的一模一样,脸圆圆、肚子也圆圆的哥,就也来加入了我们。而且他哥的车还不是黑车,是正经有《旅游特许营运牌照》的正规车辆。却是他哥的脾气不好,跟旅行社的调度们大都搞不好关系,所以才会拉不着足够的活儿,所以才会有时间来帮弟弟干“黑活儿”。
可又几天后,两辆车也不够用了!就又跟多杰商量,问他还有没有办法?多杰就继续一笑说:我,还一个哥哥有,他,车也有……问多杰:你有几个哥哥?多杰说:就~两个……
可之后,多杰的堂哥、表哥、舅哥、拜把子的哥等等,就也陆续都来了。总而言之,那段时间,他几乎就把这条线上所有拉散客的车,统统都给找来了。这些车有黑车、有不黑的车,他们原本都是跟旅行社合作的,而且那样赚到的钱要比跟我合作赚的多。但是因为旅行社没有足够的活儿能满足他们所有人,而各调度又多会照顾跟自己关系好的司机,于是就引起了大家广泛的不满。而正好此时,听说这边的活儿多到跑不过来,他们自然就过来了。——其实随着旅游旺季的步步深入,旅行社的活儿最终也会多到忙不过来。可问题是这些藏族司机们一刻也不愿意等,因为他们要养家,也因为拉萨的旅游旺季时间不长。
人员一多难免就会有杂音,于是有人就背着多杰跑来说:你每天都安排我的车满员好吗?我可以少赚一些……对这些人就一句话:你们有事去找多杰,让他来跟我说……过河拆桥的事万万不能做,否则自己都会看不起自己。
那样大约两周后,工作就全面理顺了。车不用发愁,客源就也不用再发愁了,——因为每天光是主动打电话找来的,就已经让人有些应接不暇了。而且打电话来的这些人大多还都不住在青旅,问他们是怎么知道我电话的,他们会说是某某某人告诉他们的。可那些某某某人之前也大多只一面之缘,哪里还会有印象?于是之后就也不问了。
——甚至碰到过这样的事,走着路突然就被人拦下,问说:我把你的电话给了某某某,他有联系你吗?而面对眼前的人却是全无印象,真是特特的不好意思。因此有那么一阵子,走在北京路上会感觉,好像到处都是熟人。于是,那段时间的日记里就常会记这么一笔: 
《圣经》:
(所罗门的箴言):善人给子孙遗留产业;罪人为义人积存资财。
——《箴言13:22》
因为行诡诈的终有一天会碰到更诡诈的,到时他就会被消灭。所以任何长命的产业,最终一定都是靠公平、公正等善行,才遗留下来、并继续传承的。
罪人总是会被‘依法没收全部非法所得’,之后再分配,最终就会到义人手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