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走遍中国----西藏--拉萨--白帐篷

标签:
走遍中国西藏拉萨白帐篷《圣经》 |
五楼一直住着一个日本哥们儿,他好像比我们所有人都还更早就住着了。从没跟他说过话,也没来没有主动打听过他,可莫名其妙的是好像每隔一阵子,就准会有人来给讲些关于他的事。那段时间也奇怪,整个五楼居然一个懂日语的都没有,好在那哥们儿会点英语,而如今的国人好像也个个都会点英语,于是就勉强也能跟大家交流。
那哥们儿其实挺冤枉,他总想找人说话,可每次话一多就准会有人跟他说起关于抗战……于是就搞到他很崩溃,得无数次地跟大家解释:我家在日本的偏僻乡间,远离东京、以及一切大城市;我的爸爸、以及爸爸的爸爸都是农民,他们毫不关心政治,而且整个家族中,也只有我一个人来过中国……
——人是当笑话跟我说起这些的。我就随口问了一句:那哥们儿在这住了这么久想干嘛?人告诉说:他想去阿里,然后经那去新疆,但因为阿里属于边境地区,边防森严!即使国人进入也得办理特别的“边境通行证”,何况他一个外国人。
(后来有业内人士告诉说:阿里不是不准外国人进入,只是手续有些麻烦,而且他们必须组团,且全程要由专业人士陪同。这不仅有出于国防安全的考虑,也是对他们人身安全的一个保护。那一路民情复杂,语言、民俗、生活习性等等的不同极容易引起误会,没准一个错误的手势就能被要了小命……所以各方就责任计,在手续一块实在也是不敢有半点马虎的)
可问题是,会老老实实办手续的外国人一般都在酒店住着;而住青旅的一干人,则大多想的都是“不走寻常路”。所以,那哥们儿就明显也是想这么来一下,——绕过所有手续,而后独闯阿里。
说他最初是想单凭一张亚洲面孔就蒙混过关……于是就自己跑到汽车站,排队去买往阿里的客车票了。结果在售票窗口一开口,就被发现是外国人,直接就拒绝了卖票给他。他当然不会死心,回来后就又央求同房间的人帮他去买票,还真就有全无国防意识的家伙跑去帮他买了。可当他去乘车的时候,竟然一些就被车站的人给认出来了。这次更绝,直接就把他给轰出了车站。
哥们儿很愤怒,回来后在楼顶上来回踱步,不住地大骂“FUCK!FUCK!”——可完了还是不死心,继续想辙……后来不知道是谁给他出的主意,让他去日喀则,说那边可能没有拉萨这么严格,到那再去想办法……哥们儿就真去了。
可大约只一周后,他就又出现在了五楼……这回是真好奇,就问常跟他聊天的那个酒吧后厨的厨子怎么回事?人告诉说,那位去到日喀则才知道,那里根本就没有往阿里去的班车,所有那些车都是从拉萨出发的,而且途中一般就不会再上人了。而那哥们儿又不会讲中文,脑子又轴,哪里是能办成事的人……不过他这次好像要消停了,说是家里打电话让他回去,他说也正好回去学些中文了再来……
就又问:他干嘛非要去阿里?人告诉说:他说他曾看过一篇关于“白帐篷”的文字,其中故事发生的地方,他查地图查到应该在阿里至新疆沿途的某处……于是就一直心向往之。怀疑哥们儿要是去到真找对了地方,没准儿真就能留下来,给谁家去放牦牛。
常去剪头发的那家发廊生意一直挺好,几次想晚上去剪,都是因为去到看人太多就作罢了。之后就索性每次上午去。
开发廊的小伙子是四川人,说是已经在拉萨开发廊好几年了。问他去年(2008年)‘3 · 14’时在这吗?他说:在噻!那天我还不是正在给人剪头发,那些人就冲过来了,有人拿起摆在门外的一个凳子,一下就把门上的玻璃都给打碎了!当时剪头发的是个藏族啲,就在巷子里头住起啲,认识也好多年了。他就出去问是咋个回事?我听不起(懂)他们说啥子,反正完了他就指住巷子里头,转头对我说:快跑!我就跑出去了……出去才看到,前面那些店的火就都已经放起了啲!那个时候,好多啲人都正往巷子里头跑,后头的藏族人就抡起棒子撵起啲打,好骇人呦!
问他受伤没有?他说:
问他发廊有没有被烧、损失大吗?他无奈地苦笑道:整个就叫烧了啲!现在这是今年来了又重新装修了……那个阵仗,哪个躲得过呦……之后哪个还敢在拉萨呆!我们在这里做生意的亲戚有车,大家啥子都不要喽,直接开起车就走……‘川藏线’都不敢走,走的是‘青藏线’,路上有部队护起啲……在家里头耍了差不多一年,这就才又上来。
问他,经历了‘3 · 14’还敢回来,不怕吗?他说:我们亲戚去年下半年就先上来了,原本是想把生意结束了就走的,可毕竟经营了那么多年又不舍得。再看拉萨渐渐好像就又稳定了,他们就又把生意做起了……今年才就又给我打电话,说现在的拉萨安全得很,街上到处都有武警守起啲。还说我的发廊一直就那么荒起,房东也没有再往外租,说是在等我回来……我才就回来了噻。
他又说:那种事情一辈子碰到一次就行了噻,我也不可能那(么)命苦,又再碰到一次噻……我回去说我在西藏看到打仗了,那些街坊还把我羡慕的要死,说人一辈子都不可能碰到的事情都让我碰到了,说是让我带他们又回来也看一下……那些人是瓜啲!他们当打仗是好耍啲呦!
最后他还说:其实我们和这巷子里头的藏族人关系多好啲……以前他们整天坐在店门口晒太阳、赌钱,轰起都不走。我回来装修,他们见了自己就走起来帮忙了……真的是认识好多年了啲。
之后又一次去剪头发……期间突然跑进来一个和掌柜年龄相仿的小伙子,他一进门就问掌柜说:昨晚你去哪里了,电话也打不通,是不是到哪个坝子上钻帐篷去了?然后就帐篷长帐篷短的混说了一通。那人走后就问掌柜,钻帐篷是什么意思?掌柜就笑着说:他开玩笑啲,拉萨这里哪里会有帐篷钻,偏远的牧区才会有啲。之后,掌柜就很给解释了一下关于“钻帐篷”……
在雪域高原广袤的牧区,世代游牧的藏民们依水草而居,以帐篷为家。那些地方地处偏远,自然环境恶劣,致使人迹罕至。所以对每个牧民家庭来说,人口的众寡就意味着劳动力的优劣,这是非常自然的事情。那么,当一个适龄男子到了婚娶年龄,他该娶一个什么样的女人为妻,似乎就也已是不言而喻的了,——这个女人必须要非常健康,而且必须要有生育能力。可怎么才能在婚前就得到这些信息呢?只能由女方自己来提供证据,——这就是“白帐篷”出现的缘由了……
女儿长大成人,健健康康,能正常婚嫁,——这是伦常,是所有为人父母的心愿,也是家族的一种荣耀。牧民家也一样,只是他们的做法有些不同……他们会在女儿长到16岁左右时,在与自家帐篷有一定距离的地方,另外为女儿搭起一顶“白帐篷”。以告知整个牧区:此处有女待嫁。之后,就会有男人晚上来“钻帐篷”了……
——直至女子第一次怀孕、并成功生产。如此就可表明,这个女子是健康的、是有资格为人妻的。之后,就才会有人上门来提亲。也就是说,娶这女子的男人可能不一定是孩子的父亲。而且,如果女子产下的是个男婴,她甚至就还有了“择夫权”。但是如果相反,这女子总不能怀孕,那么三年之后,她可能就永远都嫁不出去了。而且,她也会因此就成了家族的耻辱。
这里会产生一些问题……比如,去钻帐篷的会是些什么人?又比如,女子的第一个孩子可能生事不明,最终娶她的那个男人能接受吗?等等。
前一个问题,可能主要得看父母的态度。所以就会看到,有的白帐篷会被父母的帐篷远远地守着,每当有人来,门口的藏獒一吼父母就会知道,他们只要出门去闪一下,白帐篷里的女子应该就不会被勉强、被欺凌了。而另外一些白帐篷,则就会被孤零零地丢在草原上,仿佛要随它去自生自灭……
或者有人会说,其实那只是因为女儿大了,甚至可能已经有了意中人,白帐篷只是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可以光明正大幽会的地方……没办法反驳这种说法,因为时代在变,藏地的情形也在变,一些近乡镇的地方已然不见了白帐篷也都有可能。而且,偌大的牧区即使有些浪漫的故事又有什么可稀奇?但是,如果真正到过那些远离人群的牧区深处,真正亲眼见到过那些整个人污头垢面、穿着肮脏的衣服、瞪着惊恐的眼睛的女子,——孤独地守着她的“白帐篷”。人们就该知道,那些所谓浪漫,对那里的许多许多人来说是多么的遥不可及。——因为那里实在根本就不会有人去,还哪里存在什么选择?
至于另一个问题:女子的第一个孩子不是自己的,娶她的男人能接受吗?——答案是,完全没有问题。因为这是藏区世世代代的传统。这个不可以按咱们汉民族的观念来对待,因为一个民族的文明发展程度,受历史、地域、环境等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这个非常复杂。而藏地因为种种原因,其发展明显滞后,于是在他们的一些风俗里,就至今还保留着类似这种目的与形式原始、实则出于无奈的内容。究其缘由,或许仅仅就是因为这里地域广袤,生存环境恶劣,且人烟稀少,而这里的人民却也得生活下去……如此而已。
那天剪发回来,突然被前台的人叫住,并给递来一个特快专递的邮袋。回房间撕开,里面居然掉出一件夏装快干衣。寄件人是,云;寄件理由是,提前寄出的生日礼物……收礼物的感觉真好。社会的文明发展,也挺好。
《圣经》:
(所罗门的箴言):与智慧人同行的,必得智慧;和愚昧人作伴的,必受亏损。
少年人并不具备分辨智慧和愚昧的能力,相与同行同伴的唯有家人,受家庭影响成就的性格,可能会伴随他的一生。于是这里就有了一个问题,我们自己是智慧人还是愚昧人,我们于最亲近的人能传递些怎样的信息?
智慧与愚昧最根本的区别首先就是:人有没有敬畏的心,人有没有谦卑的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