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走遍中国----西藏--拉萨--萨噶达娃节(穷人节)
标签:
走遍中国西藏拉萨穷人节《圣经》 |
藏历的每年4月1日——4月15日,是拉萨的“萨噶达娃节”,据说这是为了纪念释迦牟尼的诞辰。但它还有另外一个说法,即“穷人节”。所谓“穷人节”,就是这些天为一切笃信藏传佛教的人们,提供了一个行善布施的机会,从而就引得拉萨、及周边地区的一切穷人都聚拢来“过节”了。
一直也没搞清楚当年的“穷人节”到底是公历的哪几天。只记得自五月下旬起,就不断听见有人在说‘今天是穷人节’……可因为那段时间等于每天都在过穷人节,天正好又热得要死,所以就实在懒得出门,打算把这个节略过了。
直到六月上旬的一天中午,文子从街上回来,看大家都无所事事地在床上赖着,就很诧异地问说:你们怎么还不赶紧到街上去讨钱,这两天可是穷人节最高潮的时候……然后就强行赶着大家上街了。说是最近实在钱紧,一定得去讨点钱了,让大家去给她壮壮胆。还说要是一不小心讨成了富婆,晚上就不吃方便面了,要请大家出去吃顿好的。
对“穷人节”根本一无所知,其中原委还是之后从小雅那里了解到的【见
:几年前刚到拉萨时,那时的穷人节好玩!因为有拉萨周边好多地方的人同时涌来,所以市区里突然一下就多了好几倍的人。从布达拉宫后面的龙王潭公园,直到德吉南路附近,绵延好几公里的路上,会满都是赶来过节的人们。那些天里,大家会沿着几条传统的转经路不停地转经。那些路几乎环城,转一圈下来少说也得四个小时。所以看街上,就永远会满都是人……真正是盛况空前,场面宏大,令人叹为观止。
:赶来过节的所谓“穷人”可以被分为几部分:一部分是各寺院集体前来的喇嘛,他们多是为要修缮寺院、或为办理某件法事筹措经费。他们会集体坐在那里,或诵经、或演奏梵乐,随施者施舍,不瞩目、也不道谢。他们是出家人,不为利益,所以施者众多,面前的钱也很快就会堆成一座小山;另有一部分跟他们差不多,是偏远村寨来的村民组织。他们的村寨可能有修桥铺路等等这样的公益事项,他们赶来募集资金。这是善事,所以也会有许多人给钱。
:再有就是真正的穷人了……他们或家里有病人、或子女众多,或身有残疾等等,情况不一。他们是穷人,但不是乞丐,所以不惯伸手,也不惯说讨巧的赞词,甚至不惯不住地说“谢谢”。但因着过节,他们只要找个地方静静地坐在那里,就一定也会有人走去布施他们。那一切的交流都只是心灵上的,甚至不会有一个眼神,这样,就维护到了尊严。
:还有一部分人,就是那些从外地来的职业乞丐了。穷人节上就是因为有越来越多这些人地混入,好多人渐渐就不再像从前那么好施了。
——拉萨街头的乞丐,平日里也很规矩,绝没有抱人腿、或跪着磕头等等的表现。他们应该确都是迫于生计才如此的,所以不需要表演。乐意施舍他们的人很多,但大多给出的面额都不大,给几角钱的是常事,——那是因为他们每天都在给,而且不止给一个两个三个……于是,常就能在街头看到奇异的一幕:有人会因为身上没有了零钱,就递一张整钱过去,并告诉受者,自己想布施的数额……之后受者接了,就会大大方方地把其余部分数出,再还回来。
第一次看到这情形时完全就被惊着了,——跟乞丐换零钱!这在汉民族看来几乎就是等同于“踹寡妇门、刨绝户坟”一样的缺德事,在这里却显得那么自然,施者与受者都显得那么从容。过后才了解到,这里的人们是这样理解的:行善随时都可以,在乎善心,不在乎形式。

小雅还告诉说:能在穷人节上伸手乞讨的,并不只是穷人,任何人其实都可以,比如亲戚朋友见面后也都会彼此伸手“乞讨”……这是拉萨的一种风俗,可以理解为:因为你在我心目中很重要,所以我要给你一个施舍的行善机会,好让你下辈子更有理由活的舒坦;也可以理解为:我在你面前降卑,看哪,我都卑微到要向你乞讨了,可见你在我心目中的尊贵……因为在藏传佛教中,予人行善的机会也是一种善行。所以大家就会认为,在过节的这些天里,“乞讨”来的钱越多,下辈子就会活的越舒坦。因此,节日里的无论“施者”与“受者”,就都是快乐的了!
问小雅:那你几年来“施”与“受”的记录如何?
她说:前几年,每年的这些天都会施出去几千元。但从去年(2008年)经历过“3 

文子的本事就全在她那张嘴上,什么话都敢说,可正经让她去干的时候,却就又什么都干不了了。出门前还说要讨了钱请大家吃饭,可上街后,无论怎么谆谆诱导,就都死活不敢伸手了……所以当然是什么都没讨着的了。而且回来的路上,她还硬要吃一只拉萨街头独有的那种藏式酸奶小冰棍。这就等于我们一干人出门去讨钱,非但一分钱没讨着,还净亏了五毛钱……
文子和五月,是五月下旬住进来的。一住下就“熬”上了……这两个人没有一点点能“同框”的东西,却是机缘巧合硬把他俩暂时凑一块了。五月之前是业内小有名气的“程序猿”一枚,纯宅男,可以成天不出门,可以成天抱着笔记本不撒手。而文子不同,她几乎每天必要上街去溜几圈……他俩当时刚从尼泊尔回来,采购来的新衣服让随时一身新的文子,成天招展的跟只花蝴蝶似得。可以非常肯定,要是条件允许,她绝对会成套的“一日三换装”,——就是早晨的衣服前襟上如果绣着一根光杆的花枝;中午换的衣服前襟上,花枝头就必得绣有一枚花骨朵;而晚上换的那件上,花骨朵的位置则必就得绣有一朵大红花……
而且,文子每出门前至少得花一个多钟头化妆。她化妆是从头发一直伺候到脚指甲盖的,这绝对没有夸张。他们住进来的最初一段时间,只要她在房间,我盯屏幕盯累了偶尔抬头休息一下,几乎永远看到的都是,她在摆弄那些护肤品或化妆品。就问她:文子,你摆弄这些个玩意儿不会烦、不会累的吗?她会说:大叔,女人的事情你们男人不懂,就不要乱问了好吗!你是真没见过吗?就回她:不,我见过,见过把额前的一绺头发摆弄十分钟的……所以后来就选择长期一个人了。

平心而论,文子,美女!——大美女!不仅是化妆后,素面的品相也极不错。很有些“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的意思。但最关键的是,文子喜欢笑!喜欢大笑!双手拍腿的那种。而且她笑点极低,笑起来也根本停不住,且全身都有响应,所以就很有感染力。
文子还有一种令人羡慕的奇能,就是她怎么吃都不会超磅、怎么饿也都不会减磅。那段时间,她每天晚饭后,都会特意跑到大昭寺附近的“雪域餐厅”,去买一客酸奶蛋糕回来做甜点。看她很是吃了一段时间,就问她:你不怕长肉吗?她说:不怕……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吃的不比人少,却一直也不会太胖;在山里一下徒步好几天,也不会明显瘦下去。随便怎么折腾,左右的变化都不会太大。
文子是南京人,“驴行”已久。但毕竟是女孩子,被条件局限,不能天马行空般常年累月的神游。但她仍然在以自己的方式‘奋勇地’努力着,她说:姑娘我,走出去傲游,无不行至极远;停下来赚钱,无不尽至极能……有了钱就再走出去傲游。我真的是太爱这世界的美好了,所以实在不想停下来。
文子和五月,是几年前在江西
而后突然有一天,文子从外面回来后宣布说:从明天起,姑娘我要去‘冈拉梅朵’端盘子了,每天晚上去工作三个小时,一个月700大元,说是还包吃,怎么样?问她怎么会想到要干这个?她说:我的钱不能再动了,否则今年就全得耗在拉萨。我从那儿路过,看到他们正在往门口的小黑板上写招聘的事……想想也不很累,就去做做呗,至少就把房租赚出来了嘛……我是不是很务实啊?
因此,大家却就多了一个闲聚的地方,晚上没事就都会去坐坐,算是给文子捧场了。当然,也因为有了内应,就可以在其他客人以为“没有了”的情况下,照样从厨房端出各款比萨来,而且还能把一杯饮料“分”出好几杯来……
(冈拉梅朵,是“雪莲花”的意思。她是拉萨闻名已久的一家餐吧,主营藏餐、尼泊尔餐和西餐,店里的咖啡和一些小点心也还行。但感觉最该被津津乐道的,却是她里面用餐环境的那种文艺范儿……
首先是楼上楼下挂满了未加画框的油画,就好像画家还没确定那些画作已完成,还会随时摘下来拿回画室去做修改;再就是店里大大小小地设了好几个书架,其间有各种文字的各类书籍,而且好些应该已经没有再版了,但在这里却可供大家随意阅取;还有就是他们在楼上辟出了一个小型聚会的场所,不知道那算不算是波希米亚风格的,反正那里的小沙发和小地毯,看着就会让人正经不起来,你想坐着、卧着、半躺着都行。最妙的是,那里有一部老唱机和一些The Beatles、U2等等的黑胶唱片,还有一部老放映机和一些老电影的胶片……)
——可即使这样,文子在那也没干很久,应该勉强干完一个月就撤了。理由是,拉萨的旅游旺季到了,餐吧每天顾客盈门,太累!
之后不知道被谁提醒,文子在网上开了一家网店,专卖藏式饰品和工艺品什么的。这个好像比较适合她,反正她每天都要上街去逛,说是已经跟八廓街上的好些掌柜混的很熟了,——这些也算是一波资源吧。文子是这么操作的……她先去找那些掌柜谈合作意向,然后拍些样品照片,回来放在网店上;之后就再找全天下的亲戚朋友们,帮着给冲销量、做宣传什么的;再之后就是去买货、发货,然后等收钱了。
成天看文子进来出去地忙活,但因为对这些东西完全不懂,所以就也无从问起她的买卖如何?几周后终于忍不住,才问她:忙了这么些天,赚到钱了吗?她说:赚2000多了,但赚的大多都是熟人的钱,你说这能算是销量吗?但卖出去的这些东西,尤其是首饰,南京根本买不到,所以她们也是真喜欢的。
听文子这么说,挺感慨……一是感觉对好些时代性的东西好像完全不了解,不知道它们命长与否,也不知道它们走向西东,所以就也不确定自己是否真就要废了;再就是感觉,无论真假,如今赚钱的方式是真多。想二十年前刚出道的时候,如果也能有这些机会,怕是随便选一个踏踏实实地干下去,该也不至于活得好像曾经那么狂野……
近四个月后的九月中下旬,文子和五月才离开拉萨。之后他们又去了一次尼泊尔,然后从那去了印度、斯里兰卡和泰国。我迟他们一个多月离开拉萨的时候他们才回国。之后不久,文子就到杭州去工作了。
两年后的一天,偶然翻看起在拉萨的日记……突然就不能自己的想念起了那曾经的一干人,于是就一个个地给发去了问候信息……不久,文子回信息说:大叔,我回拉萨了……我只想要简单的生活,可城市生活太过复杂,我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也找不到对等的认知……所以还是拉萨好,这里简单。
又一年后,文子去曼谷做了中文学校的老师。这才是她的专业。
再一年后,文子把自己嫁到了巴塞罗那。很羡慕地问她:那不就随时都可以欣赏弗拉门戈了吗?她的回信却是:什么弗拉门戈,就是街头要饭的那些人弹的唱的跳的那些吗?他们的动静比拉萨“穷人节”上喇嘛们诵经的动静还大,烦死了。
《圣经》:
(所罗门的箴言):弃绝管教的,必致贫受辱;领受责备的,必得尊荣。
——《箴言13:18》
被管教,是因为出了差错,需要匡正。拒绝管教,意味着要弃正从恶,一路错下去。最终致贫受辱,实在也是没什么可意外的。行事难免出错,虚心听取意见建议,及时做出调整,胜算就会大很多。人固执是因为愚蠢,而谦虚的人却是真有智慧的,两下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谦虚的人心怀敬畏,而刚愎自用的人,是被狂傲蒙蔽了心眼。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