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走遍中国----西藏--拉萨--走马观花

标签:
走遍中国西藏拉萨东措青旅《圣经》 |


班车进入市区后,最终停在了城东的一家客运站。阿桓在拉萨有朋友,所以下车后就自行离开了。那个南宁的警官和我是两眼一抹黑,于是就都跟着了老金。前面说过,老金之前是先从内地到的拉萨,再到林芝跟我们遇见,然后才一起走墨脱的。而且他去年也来过,虽然呆不到二十四小时就被赶走了……【见
三个人一起住在了二楼的一个十人间,20元/床位。跟所有“青旅”一样,这里的走廊墙上、房间墙上、以及部分的房顶上,也满都是‘自以为艺术家’们的涂鸦。其中多数作品,表现出才华乱溢……南宁警官的假期得来不易,分秒都珍贵,所以这边安顿下来后赶紧就出去找旅行社,去联系往‘纳木措’一日游的事宜了。老金和我则躺着休息了会儿,之后就想让老金带路,去近距离地瞻仰一下‘布达拉宫’。可老金居然托大,道:不就是一栋大房子吗,有啥好看的?立马就回他:也没啥,就是想去看看合不合适收购,不行撬两块砖下来拎走也好。
老金是绝对做不了导游的,没半点服务意识不说,你要是不紧着问,他导游辞的第一句和第二句之间就能给空出一刻钟来。走出青旅后,他指了一下不远处的一家“中国银行”,算是给他的导游辞开了张:那就是去年(2008年)‘3
· 14’时,央视上报道的那家被烧的银行……望去,被火烧过的墙壁已经被粉饰过,否则实在会很刺眼。但做为一次非常事件的见证,它再怎么被粉饰也照样会显得很刺眼。
原指望老金能给说多几句,比如是谁放的火、银行里的钱有没有受损、他当时在不在场、有没有顺便趁火打劫、之后有没有被悬赏捉拿,等等。可我们老金再就没有了第二句,而且直接就径自往前去了……走不多远还突然一拐,进了一条幽深而逼仄的小巷。他一边自顾着往前走,一边头都没回地甩来一句:我先带你去‘大昭寺’和‘八廓街’那边转转,顺路。
这会儿才刚到拉萨,哪儿哪儿都新鲜,转呗……于是跟着他七拐八拐,还真就拐上了‘八廓街’。可只在街上稍稍转了转,眼睛也只四下里略略扫了扫,就马上意识到,这条街足能掏空任何一个女人的口袋!于是脑子里瞬间就闪过了一个念头:要不要阻止云到拉萨来?
——八廓街上的店铺一家挨着一家……那些闪烁着珠光宝气的新、老古玩店共有多少家且不论,单说些卖日常用品的店铺。那些店铺的里里外外,都摆满、挂满、堆满了满溢着异域风情的商品……有藏式的、尼泊尔式的、印度式的服装、首饰、工艺品、铜艺品、香品、食品、茶品、等等等等。而所有这些物品,在中国的其他城市都是不易见到的,它们的造型之独特、色彩之艳丽,做工之精美,足能令任何人瞠目。
那么,如此物欲的诱惑谁能抗衡?——老金!人家真可以目不斜视,权当无睹。
我们是从‘八廓街’东侧的某条巷道里转出来的,所以得顺时针绕大半圈,才能转到‘大昭寺’的正门。于是,就被那里的情形再一次惊着了……天哪!原来真的会有那么多人在那里磕长头。那些人的身下大多有一张等身长、宽的垫子,那显然不是只为用一两天准备的。据说他们磕长头的次数多是以‘十万次起’计的,完成时间多以‘年’为单位。
老金朝一边努了努嘴,让看一个戴眼镜、剃光头的男人。那人当时正坐在垫子上跟人聊天,应该是磕头磕累了在休息。老金说之前别人告诉他,那是个广东人,已经在这磕头磕两年了……看那人约有三十出头,很瘦,脸色很苍白,但精神看着还好。不知道这两年里,他得到当初想要的东西没有?
在‘八廓街’上走马观花地转过一圈后,才又被老金带回到北京路上,继续往‘布达拉宫’方向去。这边刚走上街口,突然就围上来了几个藏族大妈,接着就是一串串的藏银首饰给怼到了眼前。说‘不要’‘不买’完全没用,人家没说让你买,人家说的是‘你看看,你看看’。无奈,只得接过一条来看了看。谁知就再还不回去了,人家死活不接,这会儿才说让你买。全都是大妈,也不好发脾气,只得就再应付一下了。
当然,价钱是可以谈的。于是就把50元/条的项链,最终谈成了10元三条。只是被大妈们‘哥哥’‘哥哥’的喊了一通,吃了些辈分儿上的亏。(藏银,是一种银和白铜的合金,比例多少主要看良心)
从大妈手里接过三条项链来仔细一看,才发现上面绘有藏传佛教的宗教图腾。于是转手就递给了老金,让他拿去送人。正此时,本来已经离开了的大妈之一突然又转回来,问说:你还要不要,10块钱五条给你。——这是专程回来气人的吗?老金拎起那三条怼过去说:这些你要不要,送给你,不要钱。大妈扭头就走了。
——直到这会儿才突然想到,大妈们手里的那些所谓藏银饰品,可能统统都是从浙江义乌进的货,否则绝对不会这么便宜。那么如果这样的话,那些东西就也不可能是藏银了,顶多是些铁片什么的。那我们刚才的这一通交易,不就变成行为艺术了吗?天哪,拉萨也已经开始玩这些了吗?
走着路,把想到的这些给老金一说,老金说:还有一点……这些年这边的旅游业搞得不错,有不少外地人跑来开店。可去年‘3
又走了一会儿,终于忍不住问老金,还得走多久?老金说:你这人走路不抬头的吗,这不已经就到了吗?一抬头,‘布达拉宫’果然就在过红绿灯后的几百米外了。紧走几步穿过马路,布达拉,已然就在眼前了。那个瞬间的感受此刻都还清晰,——这就是布达拉了吗,好象应该再雄伟一点才对的吧……于是脑海里猛然就闪过了仓央嘉措的诗歌:
住进布达拉,我是这雪域最大的王;
流浪在拉萨的街头,我且是世上最美的情郎……
《圣经》:
(所罗门的箴言):所盼望的迟延未得,令人心忧;所愿意的临到,却是生命树。
‘所盼望的迟延未得,令人心忧’,说明了灵性生命的幼稚。人如果太在乎所盼望、或所得到的,就会把自己陷入一种进退两难的困局。没有人敢说所盼望的就一定能得到,能做的,不过是尽力而为;应有的心态,也该是坦然才合适。
‘所愿意的临到’是指心有敬畏的人,他‘所愿意的’是以心存敬畏为先决条件的,那里没有猖狂、没有骄傲、没有妄念,全然是公平公义,是仁爱良善,而统统这些都是能造就人的,就好比‘生命树’可以使人得圣洁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