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走遍中国----西藏--可以去拉萨了

标签:
走遍中国西藏墨竹工卡米拉山口《圣经》 |
2009年5月7日
昨晚回到八一时已经9:00多了。辛狄夫妇见到我们特别高兴,他们下午就已经从小龚那里得到了我们平安的消息。辛狄说:你这样的客人是可以有的,能活着从墨脱出来,还能领回一帮兄弟,真可算凯旋了。
小龚当时不在客栈,他早一个小时前就到附近的一家酒楼去订了房,正饿着肚子在等我们……一身疲惫的几个人,几天来又误会连连,于是就把一场本该是的庆功宴,礼礼貌貌、尴尴尬尬地演成了一顿散伙饭。期间小龚说自己的假期吃紧,打算明天一早就先行往拉萨去。而我们三个游民都特闲,则决定在林芝多呆一天休整一下。
小龚是一大早走的。他起来洗漱的时候我醒了一下,但躺着没动,直到他要出门了才冲他摆摆手、扬扬下巴,算为送行。回头到拉萨了还得见,哪难么多儿女情长……
原本打算要至少睡到正午的,可有几个要骑行去看“南迦巴瓦”的二五青年,一大早就在走廊里嘁里喀嚓地摆弄他们的座驾,于是就毁了所有人的清梦。看了一眼时间,才刚刚8:00(就是内地的凌晨6:00)。却是邻床上铺的一个姑娘极其的令人钦佩,鼾声一直很平稳,全没有一丝被打扰了的意思。于是三个人陆续起来去洗漱时,往返都会不自觉地朝那上铺一瞅,羡慕之情如滔滔江水。
之后,三个人一起上街去吃早餐。期间,阿桓提议说完了就去找地方蒸桑拿。赶紧回他:兄弟,这里是西藏,不是你的上海,哪里会有这么早开门的地方。可阿桓不死心,非说要上街去找找。就对他说:那你俩去吧,找到了给打个电话来,我之前已经把这里转两个多月了,实在没兴趣了。
不是有意要脱离组织,的确是有一大堆活得干……独个回到客栈,立马开始清理装备。于是就清出了一大堆要洗的东西……冲锋衣、裤一套;抓绒衣、裤一套;快干内衣两套;毛袜子五双;鞋子两双等等,把这些东西堆在一起,有小山那么宏伟。而且,所有这些都不能用洗衣机洗、只能手洗,尤其是那套冲锋衣、裤,用力揉搓都不可,,只能用软毛刷一点点地刷。专业的功能性物件就得用专业的手段对待,否则就是在乱花冤枉钱。
对于一个怕洗衣服的人来说,这实在是个有点宏大的工程。于是整整一个上午,就都光着膀子耗在楼顶的洗衣房了。可即使如此,有没有把衣服都洗到足够干净,也是不很清楚的。反正肯定都是洗过了。
阿桓和老金是午后回来的。老金上来楼顶,看到那好几绳晾的衣服,惊诧道:你一上午就都干这啦?真行!你就应该学我,什么都买最便宜的,够用就行,用完就扔,一点也不累赘……你看,我刚买了把牙刷,两块钱。(老金的洗漱用具之前在翻雪山时统统扔掉了,他之后几天的洗漱基本上就是在糊弄鬼)
老金这正说着,只见阿桓也攥着一把两块钱的牙刷、兴冲冲地上楼来……不过他另一只手里还拎着个红胶袋。他一过来就招呼说:快来看,我可捡着便宜了!说着打开胶袋,竟然是一堆新鲜的冬虫夏草。阿桓说:一共110根,900块钱,一根还不到9块钱,怎么样!(那应该真是挺值的。当时的确这么认为)
之后,就见阿桓一根根地剥去虫草外层的膜皮;并用那把两块钱的牙刷,小心翼翼地刷去上面附着的泥土等杂质;然后就再一根根整齐地码放在半张铺开的报纸上,开始晾晒……完全给予了虫草们八星级的服务。
每年四月底到六月初,是藏区各地采挖虫草的时节。于是,八一街头就常会有藏民拿着新鲜的“虫草”兜售,而且价格很便宜。但如果不懂,建议还是别去贪那个小便宜。
——后来在拉萨认识了 主内的张弟兄,他是资深的藏药商人,在这个行当已经摸爬滚打半辈子了。他是这么说的:生长在海拔3500米左右的虫草,才会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但在藏地的广大地区,有些东西长的象虫草,却是完全没有价值、或价值极低的。而这类东西非专业人士是很难分辨的。
弟兄还告诉说,他每年要数次前往西藏的那曲地区去收购虫草。因为那里、以及以东至青海玉树等等的地区,才是真正上等虫草的产地。而且其价格,即使在产地也至少得几十元一根。
——这是 主内弟兄提供的虫草知识,绝对信得过。
黄昏时,几个去看“南迦巴瓦”的二五青年回来,沮丧地说:有云,啥也没看着……
晚上和云通电话,告诉她:西藏离太阳近,洗的衣服一会儿就能干透,这样明天就可以去拉萨了。云则告诉说:广州禽流感横行,一些地方已经被采取了措施,感觉好象当年的‘非典’时期。
2009年5月8日
在林芝呆了两个多月……这完全是行程计划外的冲动之举造成的。虽然期间也有赏桃花、走墨脱等计划内的内容,可依旧显得有点莫名其妙,——到西藏来旅行,拉萨都还没去过,就在一个小地方呆了这么久。所以,此刻计划内的事一完,毫不犹豫就背包走人了。
行前跟辛迪夫妇道别,格外地提醒他们:六、七月份云要从此路过,届时会不会有盛装的小朋友举着格桑花夹道欢迎、以及地区领导来给献个哈达什么的,都且不论;但让她享有一间平价上房,总得考虑一下吧!(那会儿是旅游旺季,客栈会统统爆满,因此所谓“平价上房”之要求,怕是的确需要一点点面子的)果然,辛迪老公拍着胸脯说:你放心,我们绝对不会让她露宿街头,会永远为她留着平价的——厨房。
林芝往拉萨去的班车很多,个把小时就会有一班。车资100元,准点发车,很方便。有同住青旅的一位广西南宁的警官和我们同路,于是一行就又变成了四个人。
为了方便路上按动快门,上车后四个人各霸了一个窗位。没办法,那一路的景致实在可人……班车沿两山间的冲积平原一侧一路西行,宽阔的平原上,尼洋河宛若一条绿色的绸带蜿蜒而来、又曲折而去,不急不缓,不慌不忙,显得那么平易、那么优雅;而两则的山顶上隐隐还挂着残雪,山坡上却多已蒙了翠绿;所幸今天的天气又好,日光艳而不灼,天蓝云白也如常的纯纯粹粹;却是高原的路上永远不会有喧嚣,于是眼前的一切就仿佛时光静止,那般宁静、又那般和平……真正由不得人不动容。
所谓人生惬意有“三上”:枕上,厕上,马上(在动态中看风景)。想那从前的人也聪明也不聪明,聪明的是能总结出这么句话,确实都说到了点儿上;不聪明的是,没想到之后会有一种东西叫相机……而每当相机被端起时,恰可能就错过了最好的风景。也真是矛盾,在绝美的景致前总会特别想与人分享,于是就端起相机来想把它留住……却立马就会意识到,应该有错过什么了。
中午到达的“墨竹工卡”,大家在这里打尖吃午饭(墨竹工卡,是迎娶文成公主的那位藏王“松赞干布”的出生地)。几个人进店去看了一眼,看到菜单就都笑了,感觉不是店掌柜疯了,就是他以为所有进店来的人疯了。那菜单上的菜价之高,感觉十年后看着应该都合适。这摆明就是只做一锤子买卖的。
晕车,路上不敢吃东西;而他们几个身上都带着零食,于是就都拿那些糊弄午饭了。
之后上车继续前行。班车很快就行进在了一段很长的上行路上,而且明显能感觉到海拔在提升。之前的大晴天好像骤然就阴了下来,窗外的景致也渐渐褪去绿色,变成了广袤与荒芜……直至下午近2:00到达“米拉山口”。因为不是旅游包车,所以,之前就还在想要不要到山口时跟司机商量一下,停车让我们几个下去留个影?可不曾想,车到山口后司机直接就熄火、开门,让大家自便了。
“米拉山口”是林芝至拉萨的公路最高点,海拔高度为5018米。虽然此刻已经五月了,可据说仍然随时会碰到风雪天。——果然高海拔!气温明显就低下来了。而且山口处寒风凛冽,多少有点举步维艰;风中还夹杂着点点雪沙,能打痛人脸。可即使这样的环境,却仍被当地藏民发掘出了些商机……于是几乎每个在此停留的游客,就都会被他们团团围起,央求让买他们怀抱着的五色经幡。他们会跟人说:买下经幡挂在山口,就会给你带来好运……如今的藏民聪明的了得。
班车再出发,驶离“米拉山口”不久,随着海拔的不断下降,之前阴郁的天空就又渐渐晴回来了。今天很神奇,竟然没怎么晕车。
下午4:00多,被老金提醒,终于就远远看到了那座,建在孤孤的山上、代表着西藏的一切的一切的——布达拉宫。她是全世界旅行者的一个“标点”,而她的神秘更吸引着无数人想要靠近她……可我却必须要跟她保持距离。谈不上遗憾,因为这关乎信仰。
可她毕竟就在那里,风姿昭然……绝难描述当时心情的复杂,最终却化作了一句问候:嘿,布达拉;嘿,拉萨;我来了。
《圣经》:
(所罗门的箴言):不劳而得之财,必然消耗;勤劳积蓄的,必见加增。
——《箴言13:11》
不劳而获会给人一种错觉,以为总能如此。于是就没有了珍惜的必要,来得容易,去的也会容易。主观明确的不劳而获,应该统统都出卖了品德和灵魂。因此它的咒诅和厄运也就随之跟了来,而为了应付这一切,他之前不劳而获的价值应该是远远不够的。
勤劳积蓄的,必见加增。这不是废话,而是真正大智慧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