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走进“三晋”黑土地(续3)

标签:
应县木塔旅游 |
09’走进“三晋”黑土地
离开云冈,不进大同市区直接经绕城高速,转向大运高速去应县。那里有举世闻名的释迦塔。
下高速后沿省道开车不到半小时就到应县。第一次添加汽油,每升5.9元,比北京便宜4毛多钱呢(以后在山西全境都是这个价格)。
华北一带民间有“沧州狮子应县塔,正定菩萨赵州桥”说法。
应县木塔全称佛宫寺释迦塔。建于辽代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毕。是我国现存最高最古的一座木构塔式建筑,也是唯一一座木结构楼阁式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木塔本身造型没什么特别,谈不上雅致俊秀,也不雄伟高大。主要在于它的设计、用材和建筑水平甚高,才使木塔近千年当中,经历多次战火地震而不倒。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我国著名的建筑大师梁思成、林徽音夫妇就不畏千辛万苦,来此考察测绘。
木塔位于寺南北中轴线上的山门与大殿之间,属于“前塔后殿”的布局。塔建造在四米高的台基上,塔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呈平面八角形。第一层立面重檐,以上各层均为单檐,共五层六檐,各层间夹设暗层,实为九层。因底层为重檐并有回廊,故外观看上去为六层屋檐。
“还有外观为双层数的佛塔?”此前我一直都奇怪、疑惑为什么应县木塔会是六层?原来是重檐,比较少见哟。木塔各层均用内、外两圈木柱支撑,每层外有24根柱子,内有八根,木柱之间使用了许多斜撑、梁、枋和短柱,组成不同方向的复梁式木架。有人计算,整个木塔共用红松木料3000立方,约2600多吨重,整体比例适当,建筑宏伟,艺术精巧,外形稳重庄严。
该塔身底层南北各开一门,二层以上周设平座栏杆,每层装有木质楼梯,游人逐级攀登,可达顶端。二至五层每层有四门,均设木隔扇,光线充足,出门凭栏远眺,恒岳如屏,桑干似带,尽收眼底,心旷神怡。塔内各层均塑佛像。一层为释迦牟尼,高11米,面目端庄,神态怡然,顶部有精美华丽的藻井,内槽墙壁上画有六幅如来佛像,门洞两侧壁上也绘有金刚、天王、弟子等,壁画色泽鲜艳,人物栩栩如生。二层坛座方形,上塑一佛二菩萨和二胁侍。三层坛座八角形,上塑四方佛。四层塑佛和阿难、迦叶、文殊、普贤像。五层塑毗卢舍那如来佛和人大菩萨。各佛像雕塑精细,各具情态,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塔顶作八角攒尖式,上立铁刹,制作精美,与塔协调,更使木塔宏伟壮观。塔每层檐下装有风铃,微风吹动,叮咚作响,十分悦耳。
来此考察参观的多有欧美日本等国际学者游客。都对中国古代的建造艺术赞叹不已。
塔身局部已发生倾斜,虽已得到加固,但是一些构建已经不堪千年重压而开裂破碎。更让人担心和伤心的是,现在对木塔的管理,通向寺庙的路坑坑洼洼,花坛里花枯草黄。塔内一层的释迦牟尼像身上落满了尘土,挂满蛛丝虫网。塔基石雕许多地方长满野草。更有甚者,有人就在塔内佛像前,当着外国游客的面往地下擤鼻涕……而管理员就在一旁懒洋洋地吃着棒冰。
芝麻大的景点,60元的门票。美好的建筑,费解的管理。只可惜宝塔会落到这些败家人的手里……
下一站—浑源
到达:云冈石窟-大同绕城高速-大运高速-应县出口,约70km,1小时;25元
门票:释迦塔60 元,参观1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