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09'驴游“夜郎”记(续4)

(2009-04-06 21:30:20)
标签:

车江

侗家

宰荡

侗族

夜郎

榕江

杂谈

  淳朴民风-宰荡09'驴游“夜郎”记(续4)

当天离开苗族聚集的雷山,到达侗乡榕江。一路上最难走的一段路就要算雷山到榕江的这段路了。160多公里,行走了整整5小时。倒不是路面不好,而是黔东南崇山峻岭,山高、坡长、弯道多,不断的加速、刹车让人很是难过,我这不晕车的人都有些经受不起了。中途不断的上下人、加水,在所有公交车内部或车顶上都会有一个大水箱,要专门给磨得发烫的刹车片淋水降温。所以车行进的很慢,接近晚8点才到。

“地无三分平,天无三日晴”人们常常这样形象比喻贵州多变的地形和天气。自从入黔还没见过太阳,昨晚还下了一夜的雨,感觉山里的气温湿冷湿冷的。

乘榕江去黎平方向的中巴,行驶大约28公里,提醒司机在一处隘口—丰登坳下车。以后的路就只有烂泥路了。大约在泥水里行走了两个小时,约5公里。看到有一寨子,村口有一条小瀑布从坡上流下,菲菲细雨中,几个工匠拨弄墨线、开凿榫卯,帮村民造房子,一问便知是我要找的宰荡了。

这是我第一个见到的侗寨。村子不大,不到百户人家,完整的侗寨原貌,鼓楼、花桥都有。居住在这里的侗族木楼,除了村口的几栋稍新外,其他的木楼因为年代久远,木质大都变成黑灰色了,有些甚至已经倾斜。一条小溪从寨中流过,一座很旧的廊桥,一个古老的鼓楼,几个小男孩为了避雨,躲在鼓楼下正玩着拍“宝”的游戏(纸折成的方块,一方把另一方的“宝”打翻为赢)。身旁不时走过刚从田间劳作回来的侗族妇女,她们身穿黑色衣裤配戴蓝色围裙,盘着特别的发髻,有的牵着水牛,有的担着稻草。沿着泥路再向上走不远,有一个叫“加稍”的小寨子,那里还有一座漂亮的廊桥,虽然看上去有些破旧,但原汁原味,感觉没有任何矫揉造作。09'驴游“夜郎”记(续4)

像雾像雨,湿冷的山寨。或许是累了?冷了?饥肠辘辘,一看表已经下午近两点了。寨子里没有商店更没有饭店。正在发愁如何解决填肚子的问题时,走来两个侗族小姑娘,一个叫杨美银,一个叫罗笑祝,很腼翩的来到眼前,好像在说要带我们找地方吃饭,我们跟着他们以为要到她们家里去吃,结果引我们到了曾是村支书的杨秀昌老师家里。杨老师很热情,把家里的好东西拿出给我们吃。一碗油炸花生米;一盘炒蛋,真正的无公害、纯粹的土鸡蛋啊,香喷喷的;一小篮青菜、一个坑坑瘪瘪的小铝盆放在炭火上,水开了把青菜放在里面涮熟吃;主人取出侗家的粘粑给我们品尝,本来很硬,放到炭盆火上一烤,一下变得又软又甜。杨老师还拿出自家酿的糯米酒给我喝,端到面前闻一闻很醇香,喝到嘴里淡淡的甘甜。喝过一碗,我又添了一碗,很快就感到身上暖暖的。后来当地人跟我说,侗家若拿出自家酿得的米酒给客人喝,是把客人当成贵宾。自然是很荣幸喽。

最让人感动的是吃过饭后,主人竟不收钱,侗家热情好客是传统,给钱有瞧不起主人之嫌。当然我们不能给本不算富裕的人家再增加负担,找理由留下几十元钱,贴补家用。杨老师很喜欢我的一支看来很普通的圆珠笔,送给他留作纪念。我感到这里的人民十分的淳朴,就像侗家自己酿得糯米酒一样,酒如其人,既甘又醇。09'驴游“夜郎”记(续4)

雨停了,身上也暖和多了。原路返回,来到车江。这里的侗家沿着车江一字排开,足足15公里。高大的鼓楼、侗族祭拜的“萨玛”祠堂。江边有亭子和卵石行人道,青石板小道从岸边一直延伸到江水边,侗家妇女在那里洗衣洗菜。沿着江边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古榕树群,盘根错节,依然枝繁叶茂。试想要是在烈日炎炎时节,走在这古老茂密的巨榕下的鹅卵石小道上,才会真正体验“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句古语的真正含义。

这一天很从容,回到榕江时间还不算很晚,到车站一问还能赶上去从江的班车,立刻取出行李前往行程的下一站。

                                                      

                                                         2009年3月14日

交通:

到达:榕江-丰登坳,中巴7元,28公里, 1小时;

丰登坳-宰荡,步行,5公里,2小时;

宰荡-丰登坳,步行,5公里,2小时;

丰登坳-车江,中巴7元,25公里,1小时

车江-榕江,公交中巴2元,3公里

离开:榕江-从江,大巴25元,86公里,2.5小时;

门票:车江古榕树群正在修门楼,我们去的时候还没收票,据说很快就收,10元/人

住宿:榕江雅馨宾馆80元/间(标准间)

 

09'驴游“夜郎”记(续4)

 

 

 

09'驴游“夜郎”记(续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