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技术溢出效应 PK 产品市场恶性竞争

(2011-07-15 10:46:02)
标签:

熊彼特

技术外溢

技术溢出效应

产品研发

产品市场

财经

分类: 封面专题

撰文/Mark Schankerman  翻译/何莉莎

  当很多研究都在支持技术外溢的时候,其带来的负面作用却被长期忽视。计量经济学认为技术的溢出效应也许会被产品市场的竞争所腐蚀。

  我在过去的研究中对三个高科技产业:计算机、制药和电信产业进行评估,发现技术外溢效应在这三个产业中都有所体现,并且在其中的两个产业中发现了“偷生意效应”。

  产品研发所产生的外溢效应对于生产率和产业组织的影响,经济学界已经探讨多年。当很多研究都在支持技术外溢的时候,其带来的负面作用却被长期忽视。

  事实上,产品研发至少有两种类型的溢出效应:第一种是知识和技术的溢出效应,这种效应会提高其他公司在相同技术领域的生产率;第二种类型的溢出效应则导致了恶性市场竞争。

  鉴于技术溢出效应也将使其他公司受惠,产品的市场研发恶性竞争对于原公司的价值构成损害,这可以用“偷生意效应”理论来解释。“偷生意效应”是在研究产生规模效应的内生增长模型中,新熊彼特主义者提出的一种能够抵消规模效应的因素。它是熊彼特“创造性毁灭”过程中取走原有产品垄断利益的效应,或者说,对原来的知识创造者是一种负效应。

  我认为鉴别两种类型的溢出效应所带来的影响是必要的。计量经济学认为技术的溢出效应也许会被产品市场的竞争所腐蚀。尽管我没有如此极端的偏见,但是考虑产品市场竞争所带来的影响是必要的。具体来说,就是评估在产品研发中,是存在投资不足还是投资过剩的现象。

  要实现有效评估,我们需要比较产品研发所带来的社会回报率和本公司的回报率。如果产品的市场竞争影响在技术溢出效应中占据主导,那么你的商业智慧就应该是在产品研发中采取“投资不足”策略。

  如果新的研发机会产生在特定的区域,那么在这个区域中的所有公司都会自觉地在研发上投入更多,这种集体行为将提高他们整体的生产率,这种情况下将不存在技术外溢效应的消极影响。我在过去的研究中对三个高科技产业:计算机、制药和电信产业进行评估,发现技术外溢效应在这三个产业中都有所体现,并且在其中的两个产业中发现了“偷生意效应”。

  通过研究不同类型公司的研发回报率,我发现小型公司的社会回报很低,因为他们都倾向于做利基市场,即指向那些被市场中的统治者/有绝对优势的企业忽略的某些细分市场,选定一个很小的产品或服务领域,从当地市场到全国再到全球,同时建立各种壁垒。但是这样做的后果是他们的技术外溢效应变得更加有限。

  因此,我建议企业家应该重新思考是否应该为小型公司提供更多的研发支持。当然,除了研发支持,我们应该也能为同行业中的小公司找到其他有效策略,如限制流动性等等。

  对于技术外溢效应,Bernstein and Nadiri建立了“外溢水池”理论,测量“外溢水池”最简单的方法是将同行业中所有公司的技术知识总和相加。一个公司能否在技术研发中获益,取决于这个行业中其他公司的研发状况。在“外溢水池”中,本行业的所有公司都会被考虑进去。然而,我认为“外溢水池”却无法考虑到技术研发的消极影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