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投资标的衡量短期理财
(2009-09-11 09:55:07)
标签:
数字商业时代投资理财银行财经 |
用投资标的衡量短期理财
采访·撰文/齐鹏
一周之内发行97款理财产品,消费者选择短期理财产品时,一定要考虑理财产品的投资对象。
据第三方专业理财机构普益财富不完全统计,仅8 月7 日至8 月13 日一周,共有22 家银行发行97 款个人理财产品,其中,19 家中资银行发行了91 款,3 家外资银行发行了6 款。受信贷政策动态微调的影响,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大幅上升,达到了47 款。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市场上的理财产品很多和“信贷”相关。“今年前7个月,超过8万亿元的天量信贷让银行感到有点‘失血’,所以很多银行短期理财产品都祭起‘信贷’大旗,需求大自然获利就高。”东方华尔金融产品高级经理史慧分析了当下银行短期理财产品被热捧的原因。
理财产品扎堆上市后,引起了投资者的高度关注。“定期存款都没有这么高的收益!”李虹(化名)是一家货运代理公司的市场部经理,一次在银行办理业务的时候,银行的客户经理向她推荐了一款短期理财产品,让李虹觉得如获至宝。
“以前我没有发现这种理财产品多好。在印象中,银行的短期理财产品收益不高,还要承担一定风险,所以自己从来都没有尝试过购买。”李虹在惊喜的同时,也感到有点不可思议。其实,有很多人都和李虹持相同的观点。
史慧分析,如果想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短期理财产品,除了投资标的和收益之外,起始金额、投资时间等也是重要的参选因素。
“工商银行的‘新股申购’系列是不错的产品,投资标的是申购新股。‘打新’一项是稳赚不赔的买卖,不过这类投资产品对资金量的要求较高。我们在给客户建议短期理财时,资金量一般控制在5万~10万元之间,因为这个资金量足以应付那些突发事件和应急所需。如果有更多闲置的钱,我们就不建议他们做短期理财。”史慧还表示,这些用于短期理财的资金是可以马上赎回的,如果稳定性好的家庭可以选择半年理财产品,如果稳定性差一点的家庭最好选择3个月或更短时间。
“很多人都忽视了短期理财。大多数投资者选择理财产品,最先看的就是产品收益。但是,即便是银行,高收益产品必然也伴随着高风险。我们看到的那些高收益产品一定具有浮动性收益,是不保本的。”史慧建议,选择一款理财产品最先关注的应该是它的投资标的。
以光大银行的阳光理财“T计划”和招行“贷里淘金”新品为例,两款产品的投资标的分别是辽宁省交通厅的信托贷款和铁道部及优质特大型中央企业发放信托贷款的资金信托。“从投资标的来看,这是投向政府部门和央企的贷款。所以,它们具备了稳定收益的条件。从风险因素看,这两款产品的风险可以忽略不计。这时再结合它们的收益率做比较,收益高的可以优先考虑。”史慧表示。
反观建设银行发行的“利得盈信托贷款型”新品,虽然有3.18%的高收益预期,但是其投资标的是某有色金属公司和某鞋业公司,在带来高收益的同时也伴随着较高的风险。史慧认为,有色金属和鞋业这两个产品受国际因素的影响较大。“一个受国际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一个受对外贸易因素影响,所以给产品自身的获利带来很多不确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