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自网络
在教育上,和老人观念不一致怎么办?
梁小桥
有一天很晚的时候,一个妈妈问我:小桥姐,在孩子的问题上和老人有分歧怎么办呢?我问她具体在哪些方面有分歧呢?她说老人就是看不得孩子哭,不论对错,只要孩子哭了就不行。在孩子发生了问题后,她会批评孩子,一旦孩子哭了,老人很是受不了,就阻止她再管孩子了。她说这样导致她不能够在孩子发生问题的时候及时的纠正,弄得家里人都不开心。
记得原来有个妈妈和我说过她婆婆看到她给孩子买那么多的幼儿书籍,就很是不理解,总说够了够了,把那些钱用来给孩子买吃的多好,还能长身体!同时婆婆还举例说明说她养儿子的时候就啥玩具和书都没有,不也一样上大学!她就和婆婆说她以后每个月少买一件衣服,用省下来的钱给孩子买书看!
其实人和人之间是有很大差距的,妈妈和爸爸在孩子的教育上都可能存在观念上的差异,更何况是作为隔代人的爷爷奶奶呢?出现分歧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有问题不怕,只要我们找到能够解决问题的方法。
首先,作为老年人应该清楚孩子的父母才是他的监护人,是他们要跟随孩子更长时间,他们知道什么是对孩子负责任。现在的育儿观念和几十年前有很大不同,不能够“以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多”为理由强制年轻人依照自己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如果想教育孩子,那么老年人也应该不断的学习新的教育理念,不能一味的依照老方法来对待。同时在年轻人管教孩子的时候老年人应该采取回避的态度,免得看着孩子哭导致心里不痛快,转而迁怒于年轻人。如果在年轻人管教孩子的时候,老人看不下眼去,出面去管教年轻人,孩子找到了长辈这把强有力的保护伞,马上会投奔过去,就会导致父母所有的工作前功尽弃。
如果老人对年轻人的教育方式存在异议,那么就在年轻人教育完孩子以后,避开孩子,心平气和的单独和年轻人说出自己的想法,而不是一味简单粗暴地制止。
其次,作为年轻人也应该虚心听从老年人的建议,毕竟是过来人,不可能他们给的建议一句对的都没有。有些时候我们静下心来的想想有时候老人说的话还是很有道理的。但是当时我们在气头上,无论如何也听不进去。老人的话不一定全对,但是肯定不会是全错。举个例子说,我们身边都会有几个妈妈朋友因为在月子里不听老人的劝告落下头痛、脚疼的毛病的吧!在孩子的感冒发烧的时候,老人的一些小方法还是很简单实用的吧!所以对待老人提出的建议我们要以尊重的态度来对待,但是否要接受就要三思而后行。
毕竟他们是长辈,他们对待孩子的心是好的,尽管爱中有溺爱,但是我们到老的时候,你能保证自己不会溺爱的更加厉害吗?
同一屋檐下,难免有意见不统一的时候,尤其是小问题一旦关系到孩子,都变成了大问题。不过话说回来,年轻人工作忙要老人帮忙照管孩子,接送幼儿园甚准备一日三餐,老人是搭钱又搭精力,甚至有的老人比孩子的父母做的都要多。如果说孩子就是一家股份制公司,那么老人就以他们付出的精力在这家公司入了股,他们就是这家公司的股东,既然是股东,就有为这家公司提出意见的权利和义务。同为股东,意见不统一、有所冲突也是在所难免,毕竟大家的出发点都是好的,都是为了公司的前程和更好的发展,所以大家要彼此尊重互相理解。总不能够在需要老人帮忙的时候将孩子推给老人,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又强制性的要求老人噤声吧!
年轻人可以想一下,老人带了一天孩子十分劳累,然后你下班回家因为一点小事劈头盖脸把孩子一顿训,老人又该是怎样一种心情?
年轻人要和老人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尽管在孩子的问题上各有分工,但方向一定要保持一致。
题外话:有些妈妈问小桥姐是怎么解决家里的问题的。其实我的方法也不一定就适合普及,在怀孕之初我就和家里的老人谈好在孩子的教育上只有我和孩子的爸爸负责。后来有了孩子,大家都知道我做了三年的全职妈妈。因为我始终觉得他是我自己的孩子,能生就能够养,我不能把带孩子的工作推给老人,所以我放弃工作选择了全职。在我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也有过分歧。但是在我批评孩子的时候,无论我用什么方式,我家的老人都是回到自己房间不做任何表态。可能在第二天我心情平静了,他们会单独和我说:“小桥,我觉得你昨天对铁锤有些不妥。”甚至有一次我误会铁锤了,他们也没有制止我。同样也是在第二天早上告诉我事情其实是这样的。我很感谢我家的老人能够给我足够的空间,在孩子面前也给了我们足够的信任和尊严。
加载中,请稍候......